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球视点     
《传媒》2001,(3)
由美国Burson-Marstelle公司所做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记者表示国特网是他们对一个事件进行采访时首先想到的参考资料来源,而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称他们在采访时首先求助于本公司的档案室或者图书馆。 该项调查还表明:目前记者将大量的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2.
《声屏世界》2001,(4):51-51
由美国Burson-Marstelle公司所做的一项最新调查结果显示:超过三分之一的记者表示因特网是他们对一个事件进行采访时首先想到的参考资料来源,而只有四分之一的人称他们在采访时首先求助于本公司的档案室或者图书馆。 该项调查还表明:目前记者将大量的工作时间用于上网——40%的受访者称他们平均每周上网 4至 10个小时来寻找相关资料,另外40%的受访者称他们每周上网的时间超过11小时。57%的记者认为因特网上内容与其它来源的参考资料一样可靠。超过 60%的受访者称他们相信由传统媒体网站提供的信息,认…  相似文献   

3.
根据PPA发起的新的主要研究表明,82%的商业决策者认为,杂志是他们紧跟本行业技术发展的最重要的工具。接受调查时,75%的人认为:商业杂志是他们获得有关新产品,新服务和新市场的信息的最主要来源。72%的人  相似文献   

4.
德国新闻记者的来源 德国目前大约有6万名新闻工作者,分别为报社、杂志社、广播电台、电视台以及公共和私营出版机构工作。他们中间有的是被雇用的编辑记者,有的是以“自由记者”身份工作的职业者,他们中的多数人分属于两个行业组织,分别为:德国新闻记者协会会员约25000人;大众传播媒介产业工会会员约20000人。 德国一家叫《说与写》的杂志调查说明,大多数传媒  相似文献   

5.
一、必然抉择笔者对目前江苏省内地市级电视台的调查表明:它们开办的服务类栏目的广告来源有70%以上靠栏目组人员主动去市场找寻;其余少量的广告来源,主要是小广告公司提供广告和台里同事介绍的广告。从这些服务类栏目从业人员的结构和情况看,他们大多是记者编辑出身,对经营几乎不懂,更遑论市场营销。再加上这些栏目成立时间晚,人员少,如果栏目组人员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去市场找寻广告上,必然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精心制作节目,从而造成节目质量下降,久而久之,节目收视率自然下降,获取广告资源将变得更加困难。面对这种情况,地市级电视台服务类栏…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10,(1):26-26
<青年记者>:报纸介入社会调查,您认为会不会对一些专业调查公司构成冲击? 袁岳(零点研究咨询集团董事长、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基本不会,全球有不少媒体介入社会调查,还没有任何一个在规模与方法创新上对专业机构形成真正的冲击,实际上他们最后都要借助于和专业调查结构的合作才能维持下去.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天津日报摄影部在探索新闻摄影的时效性、新闻性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他们举办的“今日图片新闻”、“昨日图片新闻”成为读者喜欢的专栏。该报每年发表新闻照片一千六百多幅,其中上述两个栏目的照片就占三分之一。他们在介绍经验时,提到这样一个例子:去年国庆节晚上十点钟,摄影部得知我国第一座按国际标准建成的海上油田首船原油已启运大连。他们马上派出记者,乘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国内地调查记者行业的第二次全国性普查,与六年前进行的首次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后发现:调查记者行业面临严重的人才流失趋势,传统媒体调查记者从业人数下降幅度高达58%;调查记者行业依然由男性主导,且年龄结构偏向年轻化,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相对更高,从业经历也更加丰富;调查记者高度集中在7家传统媒体和2家新媒体机构,41%的调查记者工作地在北京,曾经籍贯最集中的"调查湘军"现象呈衰落之势;他们在择业动机、角色认知方面与首次调研结果高度相似,但职业认同感显著下降、工作自主空间有所收缩、职业忠诚度更加充满不确定性。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自我报告的职业满意度并未出现显著下降,主要原因是新入行的调查记者和新媒体机构的调查记者的工作满意度相对更高。  相似文献   

9.
精确新闻报道(precision journalism)是由美国骑士报团的记者梅耶(philip meyer)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1973年,梅耶总结自己的报道实践经验和理论探讨成果,写成了名著《精确新闻学》。书中梅耶提及社会调查法可以成为新闻的来源,正式把社会调查法纳入新闻学的范畴。他指出,在这之前,并非没有人用社会调查法做新闻报道,只是没有系统化罢了。 所谓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来搜集资料,验证事实以进行新闻报道的一种报道形式。照梅耶的说法,社会调查法运用在新闻上,能公平地客观地反映调查事件的经过,去除团体偏见和新闻行业的成见,把直观变成真凭实据。  相似文献   

10.
一年前,笔者曾针对鲁中晨报30岁以下的年轻记者作过一次调查,调查的主题是“都市类报纸青年编辑记者最常遇到的问题”。调查列了8个选项供被调查人选择。调查结果令人十分意外,很多我们整天苦口婆心说教的话题,依然是年轻报人们苦恼的问题,比如线索来源少、版式总是感觉重复,等等(结果见下表)。针对年轻记者感觉比较突出的问题,我们进行了小范围的研讨。下面是笔者在和年轻记者探讨时的发言摘要,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1.
吴晖 《视听纵横》2002,(5):86-87
精确新闻报道(Precision Journalism)是由美国骑士报团的记者菲力普&;#183;梅耶(Philip Meyer)于1967年首先提出的。精确新闻报道,是指记者在采访新闻时,运用调查、实验、内容分析等社会科学的方法,收集材料及查证事实,用以报道新闻。也有人称其为“量化新闻”。但这主要是从报道的结果表现形式而言的,多数的报道以数字、图表等报道形式,给公众一个量化的真实。精确新闻报道有两种方式:一是主动性精确新闻报道,是记者自己做全面的调查和研究;二是反应性精确新闻报道,是记者利用政府机构,大学和私人公司收集好的报告来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2.
李华 《传媒》2000,(11)
由美国飘氏(Pew)研究中心和哥伦比亚新闻学评论杂志联手所做的一项新调查表明:40%的记者为了本机构的利益而故意回避或淡化某些虽有新闻价值的事件的报道。 调查表明:市场竞争的压力导致了新闻机构不愿意去报道一些被认为太麻烦或者太复杂的事件。这项调查涉及了206位记者和81个新闻机构主管人员,其中150人来自地方新闻机  相似文献   

13.
新华社有个在加拿大学习的研究生到《多伦多时报》实习时,跟该报一老记者到一家新开张的饭店去采访,回来后写了一条消息交给总编辑。总编看后,首先问他们在这家饭店吃饭了没有?他们说吃了。总编没吭声,从口袋里掏出200元钱,然后写了一个条子:某某饭店经理,我们的记者今天吃了你的饭,实在对不起,现把饭钱退给你。然后,总编把那篇稿子也退给记者,说:“吃了饭的消息不能登,得重写?”  相似文献   

14.
三十年来美国记者群体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上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记者呈现给世界的形象基本是:过于年轻、收入较低、缺乏专业理念,职业道德感越来越差。如今美国记者状态已经有所改变,他们更成熟、更具专业理念,绝大多数大学以上毕业,收入居中等偏上,而且他们对于新闻工作更加满意。2003年,美国印第安那大学新闻学院的4位教授完成了《2002年美国记者调查报告》。这项调查开始于70年代初,此后每10年一次。美国记者调查报告基本上可以写照30年来美国记者的概貌。此外,美国报纸主编协会的调查和美国国内报业协会的年度调查也分别从不同角度描画了新世纪美国记者的形象。  相似文献   

15.
法国新闻研究所在新闻法律技术处和法国职业记者身份证委员会的协助下,完成了一份140页的调查报告《1990年的法国记者》。这份报告总结出几个主要特点:记者数量增加,队伍更为年轻化,文化程度高,女记者越来越多。这一调查是由雷米·里埃费尔和法国新闻研究所调查人员完成的,他们调查了具有代表性的1559名记者的材料。法国记者的队伍在不断壮大:1965年为9990人,1981年为16619人,1990年为26614人。调  相似文献   

16.
本文的研究将显示出提供信息的团体对报纸有多大影响,州政府的六个机构公共信息发言人通过他们给记者提供信息而控制日报的内容,他们提供的大约一半的信息后来被用在新闻报道中。公共信息发言人认为,对他们的机构来说是重要的事情,同样也在新闻媒介中得到反映。但本文的研究也表明,虽然也使用公共关系部门的信息,但它们不是记者所依赖的主要信息来源。在所有的新闻报道中只有不到一半的稿子涉及到了六个机构中的某一个,实际上包括公共信息发言人提供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美国新闻业正处于变革时刻,这是一个主流报纸和电视迅速让位于在收集和发布新闻方面更为高效的媒体的年代.众所周知,这个国家的报纸长期依赖广告作为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如今这一基础正在坍塌,而报纸作为这个国家一直以来的主要的独立报道来源,正面临且战且退的形势.越来越少的记者在越来越少的版面上,报道着越来越少的新闻.20世纪后三分之一的时间里,大型都市类报纸几乎垄断了话语权,但随着他们的主流读者的流失,这种优势正在终结.商业电视新闻,曾经是印刷版报纸的主要竞争者,其受众规模、广告收入、报道内容也在持续萎缩.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许多初学新闻写作的人,当他们一旦拿起笔来面对稿纸的时候。就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写好一条导语并不那么容易,或者当他们将自己写的导语同有丰富经验的记者写出的优秀导语进行比较时,才发现一字一词的运用是见真功夫的。那么,写好导语究竟难在哪里?首先难在事实的选择上。记者从现场采访了解了那么多的事实充塞在脑子里,而真正值得写入导语的只能  相似文献   

19.
什么是记者?就像我们曾经问大学生是如何变成记者的?记者是如何变成好记者的?他们之间有什么样的特征?首先,他们一定是理想主义者,尽管他们中的一些人是用诙谐的语言讲述他们的故事,或者用沉默或微笑回答你尖锐的提问。他们带着作出贡献的理想走进这个行业,能够从事这样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诱人的小妖女网络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最大的冲击首先是人才的流失。33岁的尼克·丹顿两年前放弃了伦敦《金融时报》的记者职业,像今天的越来越多的传统媒体记者一样,大胆地走进了网络时空。尼克在旧金山创办了自己的网络公司 Moreover.com。当记者时,尼克每天是按部就班地早上9时上班下午5时下班。而有了自己的网络公司,他习惯夜里工作。到了2000年3月,他决定把公司的一部分股份卖给风险资本家,预计售价至少在1000万到2000万美元之间。“我后悔没有更早一点离开传统媒体,开办网络媒体。”尼克说。网络媒体有令传统媒体记者做梦也想不到的东西:一夜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