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7月11日上午,一个自称为“南湖居士”的人在网上发了一道《两所乡村小学和一个支教者》的帖子。一篇普通、熟悉、并不新鲜的文章却有257000次的点击率。这篇帖子里的主人公就是徐本禹,华中农业大学经贸学院1999级的学生,山东聊城人。他在从事家教时偶然读到一篇《当阳光洒进山洞里……》的文章,促使他2002年暑假来到至今不通水电、不通公路、不通电话、非常贫困的贵州省大方县猫场镇一个叫狗吊岩的岩洞小学支教……徐本禹只是源于“朴素的报恩心理”的举动,感动了别人感动了中国甚至感动了世界。徐本禹穷大学生的身份与“感动中国”之间的巨大反差,讲述了一个浅显的道理:为仁行善并不一定是富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行善方式或有不同,行善能力或有大小,然而善举背后那颗贮满“爱”的心一样伟大。徐本禹还给当代中国青年树立了一个学习的榜样。其实,我们的社会并不缺少拥有爱心的人,缺少的恰恰是催化爱心的催化剂。徐本禹的事迹借助“感动中国”被放大,起到的正是爱心催化荆的作用。爱具有传染性,爱可以“感动”人,爱本身也可以被“感动”。徐本禹“感动中国”的最大意义正在于:期待更多的爱被“感动”。为此.本刊特约请徐本禹支教所在地的贵州毕节日报社和其家乡的山东聊城日报社撰文,讲述他们对新闻人物的宣传以及他们与主人公之间鲜为人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陈雪梅 《新闻前哨》2006,(11):25-25
1998年,白岩松为足球义赛来到黄石,有记采访他时间:在你的采访过程中,哪一件事最让你感动。白岩松立马回答:作为中央台的一名记,如果只有一件事被感动,那我就太悲哀了。白岩松的快速反应,既彰显了铁嘴名记的水平,同时也说明一个有责任感的记,其爱憎是分明的,情感是丰富的,在采访过程中会常常被许多事件和人物所感动。在这个被感动的过程中,记的灵魂得到净化,思想得到升华;在这个被感动的过程中,记也会变得才思敏捷,笔墨酣畅。如果能巧妙地抓住这个感动来做章,你会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  相似文献   

3.
不是我感动了中国人,而是这些人被自己感动了。因为这些人心中原本就有爱心,心存责任。贫穷绝对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自己能做好的事情就自己做,为何无缘无故地接受别人的慷慨?人最可怕的不是没钱,而是缺精神。我认为苦难不是好事儿,别人真正欣赏的不是你的苦难,而是你的奋斗。感动不要泛滥,行动才能改善。——洪战辉洪战辉事迹首先打动了我们,这是一种宽厚博大的仁爱精神、真情至爱的负责精神、愈挫愈奋的拼搏精神、自立自强勇于担当的奋斗精神,它看似平凡而又伟大。面对诚信缺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一夜情、超女、大长今……我们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那首唱遍了大街小巷的歌--同桌的你,曾经让我一次次地感动过,感动的不只是那低垂的旋律和演唱者老狼那独有特色的嗓音,而是因为那歌中有着从前的影子和尘封多年的友情.难忘同桌的你,一个普通、纯朴而又有着执着爱心与内涵的女孩.  相似文献   

5.
章文一 《湖北档案》2007,(10):35-35
人性的至美。是从心底流露出来的善良与关爱。 当你一时疏忽,丢了一件重要的东西,正着急地不知所措时,突然响起一个声音:“这是你的东西吗?”此时你会心中充满感动。  相似文献   

6.
真鸣 《声屏世界》2007,(12):66-66
岁末盘点英雄。央视二套的《中国骄傲》持续三年以危机事件为载体,把目光对准了那些在危机事件中的平凡英雄,以及他们在危机事件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勇气、智慧与爱心。2007年11月913播出的《中国骄傲》,那些平凡英雄的故事让我们感动之余更多的是震撼!  相似文献   

7.
2003年1月13日,距离羊年春节还有18天的时候,我们泰州日报在一版登载了一则“特别公告”:自1月17日(农历腊月十五)起,报纸在一版开辟《新年热线》专栏,持续15天报道社会各界通过热线电话提供的感人故事。正如《新年热线》报花标注的“共享你的感动,分担你的忧愁,传送你的爱心”那样,一篇篇“我”的报道或满怀受助的感激,或陷入困境的求助,或乐于奉献爱心的真情流露,直至腊月廿九的“年夜饭”——福利院的老人喜庆团圆、省牧校藏族学生欢聚一堂(正月初一见报),《新年热线》在广大读者中反响热烈。“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初夏时节.当众多的学子历经千辛万苦跨过高考独木桥后.一部分贫困学生“考得起学读不起书”的问题又一次摆在社会和媒体面前。如何开展好爱心捐助贫困大学生活动.让众多的好心人慷慨解囊.共创和谐社会?武陵都市报今年暑假期间对此进行了新的尝试.即用“青春励志故事”来感动读者、激活爱心,织成构建和谐社会的纽带.使社会新闻传扬更多的人文精神。从7月底到9月初的短短40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在社会新闻版“爱心捐助贫困大学生”专栏上,刊发“青春励志故事”40余篇.收到爱心捐款30余万元.使40多名贫困大学生筹足了第一学年的学费.顺利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职业记者,除了灵敏的新闻嗅觉,更重要的是要常怀一颗善良的爱心,才能迅速从那些普通百姓身上感受到一种质朴的真爱,才能采写出感动自己又感动读者的新闻作品。  相似文献   

10.
李玲  邹盛强 《新闻窗》2005,(1):32-33
2004年岁末,为了一位普通的出租车驾驶员,贵阳交通文艺广播电台推出了一台特别节目,引起了无数市民的关注,人们为贵阳涌动的爱心而感动……  相似文献   

11.
感动     
感动朱兴泉只要你乐观地面对人生,就常常会为许许多多的情景而──只要你乐观地面对人生,就常常会为许许多多的情景而感动。为雪地里绽开的红梅而感动,你会从严寒中拥抱热情,从冷酷中体味坚强。为戈壁上挺立的胡杨而感动,你会从无望中寻找希望,在荒凉里看到生机。为...  相似文献   

12.
很小的时候,我闯过一次祸。薄暮时分,不小心踩进装着一窝小鸡的纸箱子里,造成三只小鸡毙命、一只身负重伤的“重大事故”。在我家串门的叔叔急急忙忙抱起我,连连拍着说:“不怕,不怕。”我哭得很厉害,心里起伏着一种异样的感觉,不是因为小鸡和我,却是因为叔叔。我将这种感觉学给一个我很崇拜的大哥哥,他说:你被感动了。后来,我再给别人学这件事时,就会加上一句话:知道不知道,我被感动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是一个非常容易受感动的人。走在街上,看见一个小伙子蹲下身,给自己的母亲系鞋带,我很感动;过斑马线,看见一位小妹妹牵起一位盲人的手,我很感动;有一天散步时,一对老夫妻骑着一辆三轮车从我身边经过,老头登车,老太太坐在上边,剥一颗糖,胳膊伸得很长,绕过肩膀送进老头的嘴里。我竟然被感动得流下眼泪。我很庆幸身边都是好人,而且奇怪的是,所有的好人都被我碰上了。我是一个记者,于是我用我的笔,将这一切写成一篇篇的小文章,我的感动通过报纸,诉说给了更多的人。我很快乐,我认为这些小故事像春风春雨,可以融化掉冬天凝结的冰雪。但是后来就有人说我,你太软弱、太感性、太善良,太……总之,我已经很落伍了。市场经济了,媒体首先要生存,为了挣钱,要千方百计地刺...  相似文献   

13.
它山路亦难     
接到江苏电视台的一个电话,说:“看了你的《乡间守渡人》,我们想把它拍成电视片,‘大写真’栏目里用,不知你同意否?”我说:“行,你们什么时侯拍,来找我,我带路。”打电话的人,名叫曹云豹。《乡间守渡人》是一篇只有1000多字的人物通讯,  相似文献   

14.
晓贝 《出版参考》2004,(12):i005-i005
心无常态 人总是在顺境时迟钝,逆境时敏感,通常到了穷途末路,心就变冷也变得脆弱,冷眼看世界,好像人情世态翻来覆去全是一群丑角的龙套。但假使这时哪位朋友和师长给你稍稍一丝善意,又准会把你感动得像孩子一样热泪盈眶。  相似文献   

15.
随着“感动中国”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这场应该由人类最纯粹情感唱主角、闪耀着人性光芒的节目,有可能会加入一些世俗的考量,比如强力部门形象宣传的需要,比如某些地方为扭转整体形象而做的“媒体公关”,虽然现在尚无明确信息表明上述担心的成立,但我想,重新探讨“感动中国”的“立身之本”,尽每个人之力保持住“感动”二字的干净与含金量却也不是一件坏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南人 《新闻天地》2006,(5):12-14
年轻的记者患上疾病、家庭连遭恶运,重庆新闻人用善良和爱心感动了一座城市。这是发生在重庆的一个感人故事。故事的主角是重庆晨报青年记者王华。2005年4月25日,他突发重病又无钱医治时,重庆新闻同行走近他  相似文献   

17.
2007年7月29日,一个普通的日子,因为有了一次特别的行动,有了河北电台文艺频道组织的“以爱的名义——救助王玲玲爱心特别活动”而让人铭刻记忆、感动满怀!在这普通又特殊的一天,文艺频道以爱的名义,全员出动、多点互动,以连续四小时直播特别节目,为一个罹患白血病的硕士研究生募捐善款八万元,谱写了一曲动人的爱之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陈振仕 《视听纵横》2006,(3):101-102
“3月6日晚上,温州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实况直播了2005?感动温州十大人物颁奖典礼,的确是件件事迹动人,人物的名字个个掷地有声,他们的名字连同他们的事迹震撼人心,也震撼着温州乃至全国大地,汇成一句话:人生活着最好的意义是让别人活得更好,感恩社会,把一切奉献给社会、给亲人和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19.
胡伦 《新闻天地》2010,(2):60-61
“市场永远是正确的,行情不好,你想卖高,人家也不买,萧条的时侯,只能便宜卖,我们去年卖的房,到现在我都心痛。不过没办法,卖卖要根据当时的市场情况。”  相似文献   

20.
云海 《新闻天地》2007,(1):21-24
患有白血病的青岛大学女生栾丽君将社会捐赠给自己的10万元救命钱,转捐给了另一名急需进行移植手术的大学生病友,她这义薄云天的善举令无数人为之感动,一曲感天动地的爱心之歌在齐鲁大地上广为传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