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与朱元思书》是吴均的一篇书信体游记散文。通篇不到一百五十字,却如泼墨般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浑宏而又动静相宜的山水图景,真所谓妙手出奇章! 吴均,字叔痒,南朝梁吴兴故鄣人。著有《齐春秋》、《文艺类聚》等书,除著书之外,他还善以骈体文写一些短小的书信,大抵是以写景见长,很是优美动人。《与朱元思书》就是他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记叙自己旅游富春江的书信。  相似文献   

2.
《与朱元思书》还是《与宋元思书》马东震选人中学语文教材的《与朱元思书》是篇除炙人口的山水小品,为历代传诵:作者吴均通过书信形式,给他的朋友朱(?)元思描绘了富阳至桐庐(现在均属于杭州市)沿途的秀丽景色,仅以一百几十字,就将富春江的景色写全、写活、写透...  相似文献   

3.
《三峡》和《与朱元思书》都是写山水的佳作,行文各有特色,但亦有相同之处。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几个重点进行异同点的比较赏析,有利于对文本的解读和把握。  相似文献   

4.
《三峡》和《与朱元思书》都是写山水的佳作,行文各有特色,但亦有相同之处.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几个重点进行异同点的比较赏析,有利于对文本的解读和把握.  相似文献   

5.
“天山共色”是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一个句子。《与朱元思书》被选人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与朱元思书》是一篇由清词丽句构成的写景小品文,寥寥144字就描绘出了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的景致,  相似文献   

6.
南北朝时期的山水散文渐趋繁荣,在当时文坛大放异彩。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第三单元选取《三峡》、《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这三篇南北朝山水散文的代表作,启发学生赞美自然,培养审美情趣。南北朝山水散文注重山水之景相得益彰,运用巧妙的手法和华美的文字,借景抒情表明作者心志。这时期的山水散文体现出南北朝文人不拘礼法,放荡不羁的一面,也表明了他们想要远离俗世隐居山林的愿望。  相似文献   

7.
集体把握 读《与朱元思书》,如读一首好诗。它不仅有词采隽永、韵律和谐的诗一般的语言,更洋溢着清新淡雅的诗情;读《与朱元思书》,如赏一幅山水写意,因为它有特色鲜明的景物,更有明朗洒脱的画意。阅读本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重点揣摩写景的技法,咀嚼蕴涵其中的人生况味。  相似文献   

8.
<正>吴均的《与朱元思书》,是东晋南朝山水散文中的优秀代表作品,最近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不论从备山水散文之一体,还是从东晋南朝文学的代表作的角度看,它的入选都值得欢迎。  相似文献   

9.
《三峡》与《与朱元思书》堪称南北朝时山水小品文的双璧,两文都用细腻的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了旖旎壮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了对祖国山水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二者写作手法不乏相同之处,但景物描写和心理感受也有不同之点。将之对比鉴赏,韵味无穷。  相似文献   

10.
《三峡》入选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其他三篇文章分别是《短文二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唐诗五首》(《野望》《黄鹤楼》《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钱塘湖春行》),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山川美景”。可见,编者将《三峡》纳入富有文学性的“山水文”范畴。  相似文献   

11.
《与朱元思书》是苏教版初语九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其中对山水的描写尤其令人称道,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但文下注释却有令人费解之处。  相似文献   

12.
《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山水小品,作者以简练隽永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抒发了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表达了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相似文献   

13.
以《与朱元思书》为代表,吴均的山水小品,其清峻脱俗而又不失富丽精工的格调,绝立于"绮纷披,宫徵糜曼"的齐梁文坛,同时也营造出一种清新恬淡的"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14.
陈新强 《考试周刊》2010,(36):46-47
吴均的《与朱元思书》在写景抒情上历来为世人称颂,其描写生动形象,意境清新自然,使人悠然神往。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鄙弃,对官场政务的厌倦,也传达了纵情山水、淡泊名利的心志。  相似文献   

15.
《与朱元思书》和《小石潭记》同为山水游记中的名篇,两篇文章呈现出很多的相同点。如内容上都写到了水、树、鱼、情;在写作技法上,都抓住景物的特征,运用了修辞,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用词都很生动精练。  相似文献   

16.
江山多娇,引得墨客折腰,吟诗作文,为我们流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山水美文。《与朱元思书》即为佳作中的精品。其清丽之文气,隽永之韵味,令人读后齿颊留香,美景美情溢满心中不吐不快。  相似文献   

17.
以《与朱元思书》为代表,吴均与友人书札的山水小品,其清峻脱俗而又不失富丽精工的格调,绝立于“绮觳纷披,宫徵糜曼”的齐梁文坛。同时也营造一种清新恬淡的“一无我之境”。  相似文献   

18.
【我解读】 《与朱元思书》是南北朝时期梁代文学家吴均写给友人朱元思的一封书信,课文为其节录。作者借对旅途所见的富春江两岸秀美雄奇的山光水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之情,同时也含蓄地流露出对世俗社会的鄙弃。这篇山水小品虽仅144个字,却将一座奇山、一条异水、一个不俗之人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19.
南朝梁代作家吴均以写山水小品札记见长,其“文风清拔有古气”。他的代表作《与朱元思书》,文字优美,清新隽永,风格简淡,质朴无华,似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 又似一曲动听的美妙乐章,读来使人心融意畅,脱尽烟火之气。下面就此文的审美意蕴,与大家共赏。  相似文献   

20.
[案例描述]《与朱元思书》是一篇山水小品文,作者以简练的笔墨,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大自然画卷。在教学此文时,课堂气氛是活跃而轻松的。通过形式各异的课文朗读把握读音和节奏,到学生自主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全文,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