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字的作用是把音、义结合的语言记录下来,因此,汉字的栽体是它的形,汉字的内涵是它的音和义。汉字把有声语言的听觉信息转换为汉字符号的视觉信息,这些符号所负载的实际上是不同的语言单位。形是字的本身,字音和字义是字所记录语言的声音和内容。认识、研究汉字,实质就是认识、研究汉字的形音义之间的关系。笔者从形音义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谈“0”和“零”这两个常用汉字的异同,从而回答“0”=“零”与“零”≠“0”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详细地阐述了他对汉字形音义相互关系的理论 ,特别是汉字语义学的理论。首先他对文字的性质和文字的形、音、义的关系作了确切而明晰的说明。其次 ,“六书”理论是理解汉字形音义关系和汉字这一书写符号的体系的关键。他关于“六书”的阐述是其汉字语义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作为汉语的载体,汉字也像西方字母一样,是一套具有形音义的符号系统。然而,与拼音文字相比,汉字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其理据性。"六书"中的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的音义形之间有很强的理据性。汉字是由图画发展而来的,是一种表意文字,具有很强的理据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汉字的形音义之间也发生了变化,导致汉字理据性丧失或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理据。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汉字理据性的特点为学生讲解汉字,使复杂难学的内容变得简单容易化。  相似文献   

4.
汉字有很强的系统性。汉字的形音义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一点一画的不同,可以通过形音义三者的关系和由此而形成的系统加以区别。从汉字的形音义三者关系来掌握汉字的系统性,能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发散思维模式的形成,达到汉字教学优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汉字是一种与拼音文字不同的表意文字。它既是一种抽象的符号系统,又具有较强的图形特征,整体性和形象性突出。汉字学习是一项复杂的活动,不仅要分别认记形音义三要素,特别是字形本身的结构关系,还要建立形音义三者之间的统一联系。汉字的这些特点以及认知汉字的独特方式,必然会对儿童的思维产生特殊影响,必须有助于儿童整体思维水平以及分析综合能力、形象思维能力 和类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是识字教学的重要目标。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识字教学的内容包括字音教学、字形教学和字义教学。小学生开始识字,一般是知其音义早于字形,对抽象的汉字符号,学生是陌生的。因为汉字结构复杂,不易识记,对于初学汉字的小学生而言难度确实很大。  相似文献   

7.
<正>一、用汉字的形义之美释疑汉字,尤其是古代汉字的形音义之间存在着一定联系。汉字是表意文字,形义统一,具有见形知义的特点。借助汉字的形音义,能帮助学生充分理解思想品德基本概念。教学"走进法律",向学生解释什么是"法":法,古写作"??"。"水",表示法律、法度公平如水的表面;"廌"(zhi),指解腐,神话传说中的一种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用角去触理屈的一方。法的基本含义是:刑法、法律、法度。教学"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我这样  相似文献   

8.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教学有内在规律可循、有科学方法可依。汉字是表意文字,因义构形,是形音义的统一。前人为了表意而“造字”,后人通过析形而知“义”。但是人的识记力有限,用的汉字量有限,以“有限”表达“无限”,就使多数汉字承担一字多义的重任,更使数百基本构形单位承担着构建成千上万个汉字的繁复任务。所以,要准确理解和轻松掌握大量汉字就应该科学地分析汉字基本结构的组合方式和功能。  相似文献   

9.
理据性是汉语的一个显著特性,是汉语语言符号发生、发展的动因。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通过字形与字音、字义相联系,而汉字字形与客观事物之间往往具有一定的联系,从汉字字形能够直接获得其所表达的意义的相关信息。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果将这些隐藏在汉字背后的造字理据与汉字文化揭示出来,不仅能增加汉字教学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加深留学生对汉字的进一步认识,同时还有助于他们理解、掌握汉字并了解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朱芳芳 《现代语文》2014,(10):13-15
引言: 对汉字的研究最早始于《尔雅》,汉字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在古今人际交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形音义进行了认真分析,为我们认识和研究汉字提供了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我们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在对留学生汉字教学中和这些理论结合起来能够使他们更好更快地理解汉字的意思,掌握汉字的字形结构。  相似文献   

11.
汉字是表意文字,是形音义统一的,具有见形知义的特点。比如有个人叫王敬言,让人一听就觉得,他可能是警察的儿子。因为敬言就是警察的警字拆开的。汉字姓名中有些姓和名之间有着玄妙的关系——在字形上具备或分或合、拆与被拆的特点。有些人的姓名是拆姓为名,在取名  相似文献   

12.
一、偏旁溯源,系统识字1.理解偏旁形音义小学阶段的识字目标为3000个汉字,这些汉字包含着200多个偏旁。这些偏旁中有的形音义一致,如氵、艹、口、土、扌,但绝大多数偏旁的形音义是不统一的,如阝、页、厂、彳。学生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偏旁的  相似文献   

13.
一、探讨汉字性质的方法学 文字是以形体记录声音而表达意义的,因而任何文字都有形、音、义三个方面。作为单个的汉字,通常也有这三个因素,只有为数不多的汉字不能单独作为语素而存在。在这个意义上说,包括汉字在内的一切文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某种文字的特点是共性中的个性,是在同其他文字相比较而存在和显现的。因此,要探索汉字独具的本质,必须着眼于共性中的有关的可比性,即必须从形音义及其有无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汉字形音义的分析,有助于我们释读汉字中蕴含的文化信息。以“辛”和“辛”旁汉字的形义作一简要分析,可以从某种侧面反映汉字信息发展演变的相关性,为理解汉字的形音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文字发展规律与汉字规范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的文字有着共同的发展规律,表形→表意→表音并不是所有文字的发展轨迹。文字具有形、音、义三方面的属性,从形与音义的单通道联结( 见形知义或见形知音) 到双通道联结( 见形知音与义) 是文字的前进进化。表音文字只是表意文字在单通道联结状态下突变的结果,两者是分支进化关系,不存在进化阶段的高低之分。认清文字发展的规律,把握汉字发展的方向,有助于做好汉字的规范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教师应该掌握汉字学的相关知识 根据教育科学的原则,教师教汉字,理应掌握相关的汉字科学知识。比如,汉字部首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掌握了各部首的形音义,就容易成批量地理解和识记各部中字的形音义关系,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识记的效率。这种遵循部首的系统规律,  相似文献   

17.
3 单项选择题1)从汉字记录的语言单位看 ,汉字是。 A 音素文字    B 音节文字 C 语素文字    D 音位文字2 )下列说法不正确。 A 汉字不是拼音文字 ,是记录意义的 B 英文是拼音文字 ,是记录语音的 C 汉字不记录语音 ,英文不记录意义 D 汉字和英文都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3)同汉字相对应的单位是。 A 音素    B 音节 C 语素    D 词4 )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但不是每个汉字都有。 A 形体    B 读音 C 笔画    D 意义5 )汉字字数繁多的根本原因是。 A 汉语音节结构简单 B 汉语语素比别…  相似文献   

18.
从汉代许慎以降1800多年来,汉语汉字的教学一直存在很大误区:即脱离了汉语语词确立的理据和文化背景,脱离了汉字音、形、义结合的规律。笔者研究发现,汉语语词的音义结合是具有内在的逻辑理据的,而作为记录汉语语词的可视符号,汉字不仅能够反映中华民族的认知、思维模式,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信息。本文结合"辰"字的古音、古形、古义,将辰字蕴涵的认知、思维模式,以及文化信息和文化哲学意蕴揭示了出来,对于今天汉语汉字教学方式的转变有着十分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9.
更素造字是汉字造字八法之一,是复素字中“更换原字中某一字素而创造新字的造字方法。”《说文解字》收字9353个,重文1163个,其中更素造字的重文668个。汉字是表意体系的语素文字,是形与音义的统一体。汉字在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音义完全相同,而形体不同的异体字。下面就《说文》中更换义素而产生的异体字的原因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关于形近字的形成原因,有人认为是汉字演变过程中分化与简化的结果,但没有较详细的论证。笔者以现代汉字中的一些形近字为对象,分析了几十组彼此间有音义关系或是有造字义联系的形近字,并探讨了其形成的过程,以期揭示一些由汉字分化与简化形成的形近字的成因,给汉字研究和汉字教学提供一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