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刚 《集邮博览》2011,(4):64-65
2002年10月9日,在上海市集邮大楼举办的第三十三届世界邮政日活动上,上海邮迷率先见到一款新颖独特的带有个性化副戳的邮资机戳(图1)。  相似文献   

2.
2002年10月9日是第33届世界邮政日,各地纷纷刻制纪念邮戳和宣传戳呈一组绚烂的邮花。上海刻用带宣传戳的试机邮资机戳,加盖在邮件空白处,颇具特色的是:左部宣传戳为上弧下横形文字“庆祝第33届世界邮政日/邮政一帮您拓展新天地”;日戳与邮资戳之间有三竖  相似文献   

3.
收寄包裹时使用的邮政日戳,几经变换,戳型较为复杂。建国初期,包裹业务沿用普通邮政日戳,有的下半环刻有“包”、“包裹”等字样。1956年至1957年,邮电部为统一邮政日戳规格标准,颁行了新的日戳式样。但对包裹业务日戳并无具体要求,仅提到包裹科  相似文献   

4.
据笔者所知,邮政总局曾规定从1989年1月1日起,邮政快件纳费一律由贴邮资签条改为贴邮票。但同年2月16日,福建福州3支局却使用邮政收寄机盖邮资戳(见图)。  相似文献   

5.
读2004年第2期《首见三野“优待作单挂号处理”戳》(下称《戳》文),对于作者的“解读”和“诠释”,笔者实在未敢苟同。这个戳封,笔者认为是一个残损的、撕掉邮票的保价信封。 如何解读保价封上盖用的“优待作单挂号处理”这个邮政副戳?笔者理解:这件保价信函,邮局给予优待,只作为单挂号邮件处理;也就是说,这件部队交寄的保价信函,平信邮资免了,保价费也免了,只要贴用单挂号邮资的邮票就行了。就是这么简单。 作为邮政副戳,用语都很明白,一  相似文献   

6.
1967年1月1日和2月10日,原湘潭县韶山冲邮电支局启用一种邮资已付戳,戳上刻有毛泽东旧居图案,共计20枚,编号(1)-(20)(见附图)。这是我国历史上一套特殊的邮政日戳。现将它的启用始末、使用情况介绍如下,以便让它在我国邮戳史上有个正确的地位,让邮人了解这段特殊的邮政史。  相似文献   

7.
目前,各地启用的宣传戳数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对邮政宣传戳的收集也越来越受到集邮者得注重,但是,邮政宣传戳的启用从大的环境来看基本处于无序状态,部分刻制使用单位的随意性较大,几乎没有制约。我也赞成邮政宣传戳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的看法,但是,“多”与“少”要从局部还是全局上来看,对于局部地区甚至部门来说,有泛滥的趋势是不可否认的,我们更愿意看的是有更多的邮政部门参与邮政宣传戳的使用。对邮政宣传戳的启用数量,各地邮政部门需要从爱护的角度去自律,亟待规范邮政宣传戳。  相似文献   

8.
沈福才 《集邮博览》2012,(12):39-39
我收藏有两枚带有“特种印刷品”副戳的邮品,使用日期为1999年,符合当时特种印刷品平邮资费,均是邮政部门加盖的。  相似文献   

9.
蒋秋红 《上海集邮》2008,(11):35-35
邮资机不只是邮资戳和日戳的组合,其丰富多彩的个性化副戳,为组集者提供了大量的专题素材。 笔者热衷于收集带图案的邮资机副戳。这些副戳题材丰富、图案精美,所承载的专题信息与邮票和实寄封片相比毫不逊色。纵观这些副戳,其种类有表明邮件类别的邮政业务副戳、为纪念某一事件而刻制的纪念副戳、为弘扬某一事物的宣传副戳、企业用户为推介产品和宣传企业形象而设计的广告副戳。后三种在题材方面更是包罗万象,倍受集邮者青睐。  相似文献   

10.
副戳存疑     
本刊051239介绍一个江苏邳州的“信封如有破损请拒收”副戳。笔觉得这个戳可能不是邮政副戳,而是邮寄出售品,为防止中途被人私拆信封,由寄件人自行盖用,以提醒收件人注意的图章。因为目前在邮寄过程中邮件破损相当普遍,而集邮或邮购服务单位往往在信封内夹寄售品最怕破损,故加盖此章以提醒收件人及邮递员。同时让收件人明确责任,防止日后因收件与寄件内容不符引起纠纷。邮政部门一般对于收到后有破损的信件,  相似文献   

11.
戳趣园     
《集邮博览》2013,(3):61-63
最近,戳趣园收到江苏太仓邮友蔡虎平的来稿,详述了一枚邮政副戳“寄件人自行封补”背后的故事。故事发展可谓一波三折,结果更值得反复深思。尤其是邮政相关部门,如何在政策出台和服务大众之间求得一个平衡,恐怕将是需要今后长期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单圈双月牙腰框圆形日戳是新中国最早自行设计的邮政日戳,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以(56)邮业字第52号通知颁布“邮政日戳戳面规格式样”,规定自1957年1月起在全国使用,其后20多年不断补充完善,直到1995年文件宣布该戳样“退休”。  相似文献   

13.
河南安阳邮局曾以有框波纹戳盖在台湾来信的邮票上,同时盖用“邮票完好”副戳。但也有误用的,如附图为香港回归日寄安阳实寄封上所贴香港过渡邮票,盖有红色49×18mm有框波纹戳和“邮票完好”戳。推测是邮政人员误以为此封为台湾来信,因为此封贴有台湾常用的航空标签,封背并有寄件人的台湾地址。  相似文献   

14.
蒋宇冰 《上海集邮》2008,(12):34-34
前不久,收到银川寄来一张“戊子鼠”贺年有奖片,早已不是贺年时间,邮友只为赠我“宁夏奥运林”连体戳而用。引起我注意的是此片正面还盖有一个红色邮政副戳,  相似文献   

15.
补充一例特快邮资已付戳太原地名下刻“电局邮政特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一款邮政日戳始于1872年(同治十一年)2月22日的上海海关邮资已付戳~①。此后,邮政日戳的格式不断更新,迄今140多年来行用过的邮戳种类多而复杂,其中实线腰框式邮戳自清代开办国家邮政的后期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诞生起,经中华邮政至中国人民邮政都有使用的记录,是代代相传的"三朝元老",可以说是中国邮戳史上的老寿星,值得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7.
蚁健 《上海集邮》2001,(4):44-44
欠资戳并不少见,但手绘的欠资戳就不多见。 1949年一封由广东广州市寄往广东汕头澄海县莲中乡的信,正面左上角贴有邮票三枚,但均在邮递的过程中失去,仅留存邮票的残迹。此封到达杜厝邮局时,邮政人员不承认已纳邮资,故按欠资邮件处理,用笔在信封正面左上角手绘了一个“欠资戳”(见图)。又在封背加贴一白纸条,注明“应纳欠资费3千元(商用数码)”。并在白纸条上加盖杜厝邮局“卅八、四月、廿五”的邮政日戳。  相似文献   

18.
何捷 《上海集邮》2000,(1):43-43
国家邮政局于今年2月26日开办邮政礼仪汇款新业务,统一设计、印制了(汇统3005庚)专用“邮政礼仪汇款通知”及礼仪卡。 重庆市九龙坡区杨家坪支局于4月初推出这项新业务时,启用了一种“礼仪汇款”戳(见图),用红色加盖在“邮政礼仪汇款通知”及汇款收据上。  相似文献   

19.
李杰 《上海集邮》2001,(6):44-44
一般邮资机戳的格式左为邮政日戳,右为邮资符志。但笔者近日收到一种格式恰好相反的邮资机戳。此戳为成都沙湾邮局使用,盖在74mm×33mm有背胶的白色签条上,左右两边有锯齿孔。  相似文献   

20.
正上世纪80年代,由于函购业务的增加,一些邮局曾使用过一些"挂号""快件"邮政副戳,这类邮政副戳只需要盖在信封上即可,比起纸质粘贴的挂号签条要简便很多。在这类戳记中,尤数甘肃敦煌启用的副戳最具特色。1987年5月20日至1996年8月15日,我国发行了《敦煌》邮票第一组到第六组,共24枚邮票和3枚小型张。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