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光阴似什么     
有这样一则故事:学生造了一个“光阴似炮弹”的句子,结果老师给判了错。学生很有些不服气地说:“古人能说‘光阴似箭’,难道我就不能说‘光阴似炮弹’吗?”在办公室里,我把故事讲给老师们听。老师们听后付之一笑,并且认为,语言的运用有个习惯和约定俗成的问题。“光阴似箭”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而“光阴似炮弹”则只能算是滑稽的杜撰,难以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这样的表达应该是不妥当的。显然,在老师的脑子里有着一种固有的思维定势。我又把故事拿到教室里讲给学生们听。学生们定神听着,之后是一阵笑声。等笑定之后,我问:“你们认为…  相似文献   

2.
杨丽玲 《班主任》2023,(1):46-48
<正>“小鑫从音乐教室回来后边哭边发飙,把桌子都给踢翻了。”学生们一窝蜂地跑来汇报。原来,音乐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们最喜欢听谁的歌,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喊出自己喜欢的歌星名字,其中就有鹿×。于是,老师接着问:“你们觉得鹿×帅吗?”不知谁说了句“鹿×就是一个变态”,结果惹恼了小鑫,因为他是鹿×的“超粉”。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02,(Z3)
一天,在非洲加纳的一所中学里,有位老师走进教室。他拿出一张画有一个黑点的白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你们看到了什么东西吗?”学生们都盯着那黑点,大声地说:“一个黑点!”老师听了很沮丧:“难道你们当中,就没有一个看到这张白纸吗?把目光老盯在那黑点上,黑点就会越来越大。在生活中,你们看问题可千万不能这样啊!”然后,老师又拿出一张中心画有白点的黑纸,问他的学生:“孩子们,这次你们看到了什么呢?”学生们大声回答:“一个白点。”老师高兴地笑了:“好极了,孩子们!盯住生活中那些美丽的白点,并把它们深深地刻在心扉上,成为推着你前进的动力,那么,你们的人生就会变得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我们听了一位老师上的一堂思维发散课.这位老师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道简单的应用题:“有桃树30棵,梨树50棵,两种树一共多少棵?”然后要求学生把已知条件变为间接说法,进行发散思维.学生们纷纷回答:  相似文献   

5.
一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时,点了一个学生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认真听,找出这个学生有哪些地方读错了。读书的学生刚读完第一自然段,一只只小手便齐刷刷地举了起来。有的学生还不停地喊着“我,我”。当这名学生读完课文后。学生们一个个不客气地把所有问题都列举出来,把这个学生说得一无是处。找到问题的学生当然都很开心。因为他们得到了老师的表扬;然而,读书的学生却一直埋着头,很沮丧。结果,老师还给读课文的学生一个定性评价——没有认真预习。  相似文献   

6.
在东滩初中视导时,我们发现学生的作文上错别字比较少。他们究竟是怎样帮助学生减少错别字的呢?听老师们说:“要想学生少写错别字,教师自己必须先注意,要把正确的字教给学生,教师写错了,学生也会跟着写错。”这话很对。我们在别的学校就看到过这种现象:语文老师在黑板上把“欺骗”错写成“期骗”,学生在笔记里也就写成了“期骗”;物理老师把“电量”写成“电(?)”,学生的作业里也写了“电(?)”。东滩初中的校长告诉我们:“过去我们总是强调语文老师要注意消灭错别字,语文老师也的确做了不少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荆州市教研室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近几年来把教研的目标确立在课堂教学的创新突破上。作为一名教研员,能以身示范,为第一线的老师们上示范课,这种“下深水”的举动的确值得称道。凡是听了余映潮老师的课的老师们无不为他生动精采的教学演示所感动、所折服。大家都感到余老师的课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读了一本小学语文老师写的《新课标小学作文探究》论文集,参加了“全国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研讨活动”,重点听了邵坤老师的《放飞童年》和樊铭路老师的《我想变》的教学。读了论文,又听了作文课,我感觉耳目一新,非常高兴。我从中看到了小学语文老师作文教学指导思想的改变,看到了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上提出的新思路及具有创造性的指导方法,看到了老师们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也看到了小学生作文表达的童心。变化之一:变学生被动作文为学生自主作文很多教师都提到:“学生认为作文难。难在何处?难就难在学生没兴趣,没话说。”为什么呢?有的…  相似文献   

9.
    
系办公室里,老师们正在专心备课。“王老师,你的信。美国来的!”传达室老刘推门而入,打破了宁静。王老师狐疑地接过信,拆开。同事们都知道,王老师并没有海外关系,怎么来了封美国信?大家都好奇,就过来凑热闹,嚷着要一起分享。王老师招架不住,只好读给大家听:“敬爱的王老师,您好……”信是用汉语写成的。“我是九四级学生陈凯。也许您已不记得我了,但无论如何我都不会把您忘记……”陈凯?九四级的学生毕业已经5年了,他还真的有点想不起来了。“王老师,大学期间,我既不是学习上的尖子,又不是学生干部。在很多师生眼中,我完完全全就是一个没有…  相似文献   

10.
《不自由,毋宁死》这一课,我听好几位老师上过;可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唐江澎老师上的。这节课,唐老师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演说才华调动学生的激情和模仿冲动。这样一节课上下来,学生们都觉得受益匪浅。“在唐老师的引导下,我们不仅仅在演说水平上,更在感情上,在精神上获得了很多!”一位学生这样说。这,其实给我们怎样听课提供了一种思路:听课,就要听你的教学才华。  相似文献   

11.
徐荣芝 《山东教育》2011,(12):18-19
一天体育活动课上,学生们都在打乒乓球。我也想活动一下,于是走到学生跟前.可他们说已经没有球了。这时,我看到学生森森拿着球站在不远处。就对另一个学生说:“你去借森森的球用一下。”那学生去了,但很快回来说:“老师,他不借。”“你没说是老师用吗?”“说了,他还是不给。”听了学生的述说之后,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们听了这样一堂历史课:内容是“20年代欧洲的国际关系”。当讲到西方大国对德国赔款问题的态度这一难点时,老师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站在英。法、德、美四国立场上,运用学过的知识分头讨论,做“自家的打算”。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几乎人人都在思考,纷纷为“自家”出谋划策,然后老师让各组的代表登台发言,将‘咱家”的打算公布于众。在此基础上,老师稍做补充,加以总结。这样,老师没有苦口婆。C地讲,就把这个难点给解决了,总共用了不到6分钟的时间,不但没有影响教学进度,反而激活了课堂气氛,调动了…  相似文献   

13.
黎沛泉 《师道》2005,(6):58-58
在一堂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老师讲授了30分钟新课后,留10分钟给学生做练习。老师看到一个学生还在看书,没做练习,就上前催他动笔。学生说:“刚才没听懂,想把书看懂了再做。”老师却撂下一句:“听都听不懂,还想看懂?”  相似文献   

14.
欢乐便利店     
抬错了体育课上,老师说:“大家听我口令,‘一’就抬左腿,‘二’就抬右腿。明白吗?”“明白。”“好。一!”大家都抬起左腿,只有一个同学抬起了右腿,和旁边同学的左腿并在了一起。老师大声说:“是谁不听口令,把两条腿都抬起来了?”爆笑指数:(郭欣雨)马丁·路德·金学生甲:你知道  相似文献   

15.
美丽的错误     
一次,我听一位老师上《科利亚的木匣》一课,他在板书过程中把“匣”字写成“箱”字了。当时有学生举手提出:“老师。你把‘匣’字写错了。”老师听后连忙对学生说:“同学们.这‘箱’字是老师故意写的.我想看看大家上课有没有认真!”之后.教室里立刻鸦雀无声,学生全都坐得端端正正.眼睛注视着黑板。整节课气氛沉闷。课后.一学生告诉我说:“老师经常这样.自己说错了或写错了。就说考考我们。真没劲!”  相似文献   

16.
“运师见习的新老师回去了,我们班的同学个个哭得眼睛红红的……”一个老师的话没说完,又一个老师接着说:“新老师总共给学生上几节课,他们倒个个痛哭流涕的。”“我们教了学生这么久,要是我们离开了,他们会哭吗?”……耳边听着老师的谈论,眼前浮现出见习老师和学生们在一起的情景:下课铃响了,学生们还想和见习老师多呆一会儿,一位文静的学生悄悄地藏起了见习老师的教本,大胆一点的学生就跑到讲台前拉住老师的手和衣服不放开,见习老师的脸上没有丝毫的怒色,只是耐心地解释着;体育课上,见习老师和学生们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虽然老师…  相似文献   

17.
牵手诚信     
杨玉晓 《山东教育》2008,(11):18-18
前段时间,我欣然接受了公开课的任务。在认真的备课后,我决定在四年级一班进行试讲。课上.为了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几个笔记本拿出来对他们说:“如果哪位同学上课时能够积极、正确地回答问题,老师就把笔记本奖励给他。”学生们一听有奖励。那劲头甭提有多足了,纷纷举手抢答问题。最后,我在课堂上把笔记本奖励给了回答问题积极正确的学生。  相似文献   

18.
一次,听一节观摩课《第一次抱母亲》,我们都能感觉到授课老师有着较高的教学艺术,亲和力极强,课上得行云流水一般自如,又有着一唱三叹的回环之美。快下课时,老师问学生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有什么收获?”学生有的回答自己学习课文的收获,有的回答自己情感上的升华。不料,一位学生突然答道“:今天我有点感觉了。”那一刻,老师愣住了,我们也愣住了,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公开课上学生们的积极配合,我们已经习惯了他们对老师的溢美之辞,习惯了他们用一些充满激情的演说般的语句来为一节课续上一个美丽的“豹尾”,习惯了他们的“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19.
听过于永正课的人都说,于永正有一股子灵气,“从心所欲而不逾矩”,举手投足都有戏。他教《燕子》,一边引导着学生读书,一边在黑板上画画,学生把课读懂了,他的“燕子展翅图”也画完了。学生们瞪大了眼,听课的老师啧啧称赞;他教《壁虎》,临近结束时,他突发一问:“课就上到这儿了,最后,我还想了解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汤姆的午餐     
在加利福尼亚州某中学,有一个班的学生顽劣异常。刚从大学毕业的露茜主动请缨,担任这个班的班主任。站在学生们面前,她说:“淘气包们,从今天起我就是你们的班主任了。我知道,想要你们每个人都很优秀,仅靠我一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我必须依靠你们的帮助!”坐在后面一排的有一个又高又壮的男孩,同学们都叫他“大个子汤姆”。此时,他听露茜老师说到这里,就低声对他的同桌说:“嘻嘻,我不需要别人的帮助,就能把小个子汤米揍扁,我已经很优秀了!”露茜老师笑了笑,说:“不过,我将允许你们自己制定班规,并将你的创意写在黑板上。”学生们很兴奋,不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