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宝宝到了探索世界的年龄,是时候放手让他接触更多的事物,吸收更多的知识。父母做好了准备,但是宝宝却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他们一个个在起跑线上犹豫不决,迟迟不敢接受新的事物。是什么原因导致宝宝的探索停滞不前,又该如何引导宝宝接受新事物呢?  相似文献   

2.
Camilla 《家教指南》2006,(11):31-31,40
只要你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听一听,仔细地看一看,你总会发现点什么。也许宝宝无法理解生态学那些深奥的理论知识与自然规律,但是当宝宝用心地盯着地上某个正在蠕动的小生物时,他们总会被他们正在关注的事物所深深吸引,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认真地去感受与聆听。面对好奇的宝宝,家长所要做的只是以适当的方式让宝宝持续保持这种兴趣,  相似文献   

3.
儿歌具有上口、易记的特点,既是3岁前的宝宝学习语言的好帮手,又可以让宝宝了解事物。小动物是宝宝的亲密伙伴,从本期开始就让小动物儿歌陪伴宝宝在玩中学,在玩中积累经验、增长本领。  相似文献   

4.
一两岁的宝宝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对身边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宝宝的这种好奇如果体现在对自身的探索上,有时会让妈妈感到很头痛。  相似文献   

5.
帮宝适特级棉柔系列“好动宝宝”纸尿裤专为6-12个月的宝宝设计,这个月龄的孩子无比好动,仿佛总有用不完的精力。一款能满足他们好动需求的纸尿裤,不但可以解决宝宝们的尿湿问题,还可以让宝宝们无拘无束地去发现和探索新奇事物。  相似文献   

6.
【设计依据】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宝宝吃了哈哈笑……”童谣大多是通过口转面授的,它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目的是让儿童能认识周围事物。童谣简短精炼,形式活泼,琅琅上口,充满童趣的天真、淳朴,它的内容除反映生活外,大多与游戏有关。立足小学生实际,本设计先是让学生念童谣,而后调动学生的知识、生活经验,抄录童谣,编写童谣,从中体会童谣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7.
如何让宝宝变得更加聪明,是每个父母的心愿。从宝宝出生开始,父母就在为打造"天才宝贝"而寻觅良径。大脑研究的专家也证实多年来的观点:早期的社交和情感经验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在宝宝成长的各个关键期鼓励和支持宝宝多多接触周围的事物是开发智力的金钥匙。  相似文献   

8.
周艳波 《父母必读》2014,(9):124-125
一些宝宝任凭家长再怎么急,用尽各种办法来提醒,依然顽强地当着他的"慢郎中"。这些"小磨蹭"们的行为,有时会让家长十分抓狂。其实,只要弄清宝宝"磨蹭"的原因,让宝宝们动作快起来并不是件难事! 榜样宝贝小米小米4岁半了,做事总是磨磨蹭蹭,注意力很容易被无关的事物吸引。  相似文献   

9.
奇思妙想     
《中学生阅读》2007,(1):55-55
宝宝手里新买的玩具还没捂热呢,就扔一边儿去了,更别说别的事情了。做事持之以恒是宝宝最可贵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怎样政变宝宝对事物只有三分钟热度的毛病呢?  相似文献   

10.
林怡 《家教指南》2006,(10):40-41
宝宝手里新买的玩具还没捂热呢,就扔一边儿去了,更别说别的事情了。做事持之以恒是宝宝最可贵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怎样改变宝宝对事物只有三分钟热度的毛病呢?  相似文献   

11.
给妈妈的提示◆和宝宝一起开心地玩这个月的宝宝已经能坐了!两只手的活动更自如和灵巧,所以,宝宝特别喜欢用手来玩游戏。当宝宝想做什么、想玩什么时,妈妈最好尽量满足。即使弄坏了玩具,搞脏了衣服,都算不了什么,因为这个时候正是宝宝“热衷学习和取得进步”的最佳时机。重要的是让宝宝开心地玩他想玩的游戏,宝宝不喜欢玩的游戏,即使设计得再好,也不要强迫他去玩。◆让宝宝享受散步的乐趣现在,宝宝已经能分辨家人和外人了,而且,他对人和事物也有了明显的兴趣。这时,妈妈要多带宝宝外出,让他看看小区里孩子们在玩耍,看看街道上的车来人往,听…  相似文献   

12.
庄晓默 《母婴世界》2014,(5):128-129
名词解释 秩序敏感期是宝宝对秩序极端敏感的一个非常重要和神秘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宝宝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而宝宝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熟悉并适应自己的生活起居习惯,这就是秩序感。  相似文献   

13.
施建农 《父母必读》2011,(2):106-107
上期我们和宝宝一起变宽、变窄,宝宝开心吗?在享受支配和调动身体的乐趣时,还可以展开丰富的想象和妈妈变出更多的动作。现在让我们接着感受一下本期又带来了什么样的想象操吧!  相似文献   

14.
《家庭教育》2007,(3X):32-34
宝宝出生后,用自己的感官感受,体验着这个世界,而美是这个世界馈赠给宝宝最好的礼物,美好的事物会带给他们愉快的情感体验。[编按]  相似文献   

15.
水果大集合适合年龄:12个月以下游戏目的:让宝宝初步认识一些常见的水果,使他对它们产生兴趣,并喜欢吃水果。游戏玩法: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来说,小手和嘴巴是他感受外界事物的主要器官,家长将草莓、苹果这些  相似文献   

16.
宝宝自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不安分地关注起周遭的事物。虽然,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他只能靠微弱的视力去感知环境,但不久后便能咿呀学语。宝宝是个生命的奇迹,总需要你在身边呵护。告诉你宝宝在0-6个月时的视力发育情况及注意事项,让你对照顾你的孩子更有信心。  相似文献   

17.
分辨能力是指把各种事物进行对比并确定它们异同的能力,它也是宝宝认识世界、获取知识、发展智力的必不可少的一种能力。婴儿降生后,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辨能力,这种能力随着大脑机能的发展在各种刺激的影响下迅速发展。0-3岁的宝宝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此时我们要根据宝宝的不同成长阶段为宝宝设计各种游戏,帮助宝宝锻炼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味觉,让宝宝在玩耍中提高分析辨别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要让1岁的宝宝自己玩出生后七八个月到1岁,宝宝已经能够独立地移动自己的身体了。他积极地探索周围的世界,甚至是见到什么就抓什么,抓到什么就咬什么,不喜欢大人对他的行为进行干涉。此时,家长恰好可以让宝宝自己玩一会儿,逐渐培养宝宝的独立性,避免其养成纠缠大人的不良行为习惯。但是在这一阶段,宝宝的神经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他注意某一事物的时间有限,因此,宝宝自己玩的时间不会很长。当家长发现宝宝正在“专心致志”地进行一项活动时,可以在他旁边做自己的事情,如看书、看报纸、收拾衣物等,这样可以适当延长他自己玩的时间,直至1…  相似文献   

19.
正给宝宝剪剪睫毛,睫毛会变得又长又密,更漂亮!这是真的吗?睫毛可以随便剪吗?花花妈妈一直羡慕杂志上那些大眼睛、翘睫毛的小模特,梦想着自己也能有个这么漂亮的宝宝。可是,小花花的睫毛偏偏不够长、不够密,也不够翘。妈妈就像着了魔,经常在网上搜索怎么让宝宝的睫毛变浓密!还别说,真的有妈妈分享,说只要把睫毛全部剪掉,等新睫毛长出来就  相似文献   

20.
侯伟 《父母必读》2010,(2):19-19
宝宝从小到大,会有很多害怕的事物。看看这些宝宝,害怕的东西真是五花八门。你家宝宝怕过什么?可别随便给宝宝扣上“胆小”的帽子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