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小小的我     
我叫热罕古丽.今年11岁,上二年级。朋友们一定会很惊讶地问:“怎么11岁才上二年级呀?”听我给你讲。那是一个夏天的下午。爸爸和几个商人在谈葡萄的价格。由于语言上的障碍,爸爸本来可以卖个好价钱,但几个商人却硬说那已摘好待卖的几十筐葡萄就只能卖这个价。没办法,爸爸只能哑巴吃黄连。后来,爸爸狠下心来,让在维语学校已上二年级的我改上汉语学校。  相似文献   

2.
法国有个一向以盛产葡萄而闻名的城市。葡萄种植园的园农们为了把成熟的葡萄早点儿卖出去,将摘下的葡萄堆放在路边,招揽过往的游客和顾主。尽管他们个个累得疲惫不堪。但是成筐的葡萄却很少有人问津。然而,有一个葡萄园里的生意却特别红火,前来买葡萄的人络绎不绝。而经营这个葡萄园的园主竟是一个年迈的老妇人。她觉得其他园主把葡萄摘下来,再拿去卖,既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3.
只弯一次腰     
父子俩出门远行,在城里的大街上看见一块废旧的马蹄铁。父亲让儿子捡起来,儿子不愿捡,装着没听见继续往前走。父亲没说什么弯腰捡了起来。从铁匠铺经过时,父亲将马蹄铁卖给了铁匠,得到了两毛钱。将要出城时,他们遇见一个卖葡萄的,父亲就用卖铁的两毛钱买了一串葡萄,默默数了数有三十六颗,然后装在了口袋里。穿越城外的茫茫荒野时,父亲猜到儿子已经渴得够呛,就摸出一颗葡萄偷偷地丢到地上。儿子看见了,赶忙弯腰捡起来放进嘴里。父亲边走边丢,儿子边走边捡。到达目的地时,父亲丢完了三十六颗葡萄,儿子狼狈地弯了三十六次腰。这时,父亲对儿子说…  相似文献   

4.
暑假,我参加了“丝路之旅”夏令营,游览了祖国的大西北。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了,那青青的葡萄藤、晶莹透亮的葡萄串、还有那琳琅满目的葡萄大市场,但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一位质朴的卖葡萄的大娘。  相似文献   

5.
<正>星期天上午,我和妈妈去菜市场买水果。菜市场上的人非常多,像过节一样热闹,叫卖声和还价声此起彼伏。我们来到一个葡萄摊前,卖葡萄的是位姑娘,穿着朴素,两条辫子自然地上下摆动,一双眼睛大大的,像天上的星星,给人一种善良、纯朴的感觉。在太阳光的照耀下,葡萄亮  相似文献   

6.
法国的南部,一向以盛产葡萄而闻名。葡萄种植园的园主们为了把成熟的葡萄早点儿卖出去,总是将摘下的葡萄堆放在路边,招徕过往的游客和顾主。尽管他们个个累得疲惫不堪,但成筐的葡萄却很少有人问津。有一个葡萄园的生意却特别的红火,前来买葡萄的人络绎不绝。经营这个葡萄园的园主是一个年迈的老妇人。她觉得其他园主把葡萄摘下来,再拿去卖,既费时费力,又无法满足游客尽情参与和自由挑选的愿望,可谓吃力不讨好。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凡是想买葡萄的人,只需在园子门口的铁罐里投放五个法郎,便可以在葡萄园里随意摘上一篮子葡萄。…  相似文献   

7.
阿凡提在驴背上驼着一筐葡萄准备拿到巴扎去卖。路上,一群孩子拉住他,说道“:阿凡提大叔,请给我们每人一串葡萄吧!”阿凡提一看,孩子太多了,如果满足孩子的要求,恐怕筐子会底朝天的。阿凡提想了想,从筐子里取出一串葡萄,给了每个孩子一粒葡萄。“阿凡提大叔,您为什么不给我们每人一串葡萄呢?”阿凡提笑着回答他们说“:一串葡萄和一粒葡萄的味道都一样啊!”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一道例题讲完后,让学生做大量的同类型练习,以达到巩固内化的目的,殊不知,这样做其实只是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机械重复地训练,表面上是巩固了新知,其实根本谈不上内化,…  相似文献   

8.
夏令营的一天,我带领同学们来到郊外东园乡的葡萄园参观游览。同学们看见了一排排的绿油油的葡萄架,一串串五颜六色的葡萄挂在架上,兴奋得不得了。只见他们的手指指点点,嘴里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他们原来只知道葡萄是摆在水果摊上卖,从来没见过葡萄架是这样的葱绿整齐,挂在上面的葡萄是这样的新鲜美丽。回来后我就让学生把今天看到的想到的写成一篇作文,结果全班同学都按时交了作业(以往总有几名不能按时交作文),  相似文献   

9.
[课程背景] <最佳路径>中的主人公格罗培斯在设计迪斯尼路径时遇到难题,后来他从法国南部一位老太太卖葡萄的方法中得到启发,从而设计出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0.
葡萄项链     
黄牛大婶院子里的葡萄架上长出了许多葡萄,有红色的、绿色的、淡紫色的,还有一些黑色的。黄牛大婶把它们串成了各种颜色的项链。“卖葡萄项链啰!”黄牛大婶挑着一串串项链到街上去卖。小兔子跑过来了:“我买一串绿项链。”洁白的衣服上挂一串绿色的项链,漂亮极了。小黄狗跑过来了:“我买一串淡紫色的。”小山羊着急了:“不对,不对,淡紫色的项链应该是我的,你买红项链好了。”一会儿,小动物们把绿项链、淡紫项链和红项链全挑完了。  相似文献   

11.
⒈果果先生是水果商人。他卖一种新型水果———西瓜葡萄,每千克售价120元。⒉这么贵的水果当然没人买,于是果果先生决定降价到每千克48元。⒊最后他发现降到每千克19.2元才卖得出去。⒋不过你放心,照这么降价,果果先生还能再降一次才达到成本。你知道这种水果的成本价是多少?(答案本期找)新型水果的成本价@黄晋晓  相似文献   

12.
1狗熊艾伦(ài lún)推(tuī)着一辆车,沿街叫卖。艾伦:"卖瓜哟,又甜又脆(cuì)的西瓜5元一个,葡萄2元一串。"狐狸麦斯(mài sī):"给我拿两个西瓜。"2麦斯接过西瓜,突然一拍脑袋。麦斯:"我儿子让我来买葡萄。用这两个西瓜换(huàn)5串葡萄吧,反正都是10元钱。"艾伦:"没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最佳路径     
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设计的迪斯尼乐园马上就要完工了,然而各景点之间的路 径该怎样设计还没有完美方案,格罗培斯心里十分焦急。巴黎的庆典一结束,他就让 司机带他去地中海滨。 汽车在南部的乡间公路上奔驰,这里漫山遍野都是当地农民的葡萄园。当他们的 车子拐入一个小山谷时,发现那停着许多车。原来这是一个无人管理的葡萄园,你只 要在路边的箱子里投入5法郎就可以摘一篮葡萄上路。据说这是当地一位老太太因葡 萄园无人料理而想出的办法。谁料到在这绵延百里的葡萄产区,总是她的葡萄最先卖  相似文献   

14.
儿子出生那年的春天,妻子从集上买菜回来时,适逢一卖树苗的老农正欲收摊回家,见其三轮车内尚有一棵小拇指般粗细的桃树苗可怜巴巴地躺着,遂以五角钱的价格买下,回来植于院中,后又移一棵葡萄与其相伴。从此,院中不再寂寞。  相似文献   

15.
这学期,我们四年学生学了一篇课文叫《最佳路径》,讲的是一位从事建筑研究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难题,在世界各地留下70多处精美杰作的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设计路径的故事。故事中的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他路过法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时,一位年迈的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一给人自由,任其选择,让他从中受到了启发。于是,他回到住地,立即给施工部拍了电报:洒下草种,提前开放。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6.
有时候,走在街上,看见穿得很破的收废品的老人,骑着锈迹斑斑的三轮车,摇着牛皮纸扎成的拨浪鼓,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一脸灰尘,我就会觉得不安。看见卖水果的小贩,小心地拎起一串葡萄,把那些裂了口的果子仔细地摘下,然后把它们最大最好的那一面朝外码好,在深秋的薄暮里用芭蕉扇赶着聚拢过来的蚊蝇,我也会觉得不安。  相似文献   

17.
原诗题葡萄图徐渭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指点迷津徐渭,字文长,号天池道人,又号青藤老人,浙江山阴人。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尤以写意花卉成就最大。一生坎坷,穷困潦倒,还一度精神失常,误杀妻子,多次自杀未遂。明珠:喻画作。  相似文献   

18.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课文《最佳路径》,通过记叙在迪斯尼乐园开放之际,格罗培斯大师为路径设计问题大伤脑筋,焦躁不已。后来,他从法国南部一位卖葡萄的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中受到启发,采取“撒下草种,提前开放,按照足迹,铺设道路”的路径设计,最终这一设计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最佳路径》这篇课文让我若有所悟:最佳路径,  相似文献   

19.
小区门口有一对卖水果的夫妻,丽个竹筐支起一方木板,上面的色彩随着季节变化。秋深时,小摊上的葡萄乌紫如玛瑙,女小贩招徕我:“买点吧,快过季了,再吃要等明年了。”男小贩瞟一眼老婆,显然不喜欢她的虚假广告,仰起脸认真地对我说:“有得买,冷库存得多了,啥时候都买得到。”  相似文献   

20.
逛夜市     
我的家乡建宁,位于闽西北,是一座山区小城。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变得热闹了,特别是夜市。暑假的一天晚上,大姨领着我去逛夜市。我们来到街上,哇!一个个冰沙摊摆满了人行道。冰沙摊旁有一位维吾尔族的叔叔在卖烤羊肉串,他大声地吆喝着。羊肉串的香气吸引了许多顾客上前来买。只见叔叔拿着肉串,熟练地烤着,嘴里吆喝着,脸上绽开了花。接着,我和大姨来到水果街。水果摊上有苹果、橘子、香蕉,还有美国进口的像葡萄一样的提子,真是应有尽有。来逛街的人们大袋小袋一把抓,卖水果的叔叔一边称水果一边乐呵呵地收钱。紧接着,我们又来到小吃一条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