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高计划”是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工程,首批“双高计划”学校建设周期已经过半,中期绩效评价工作也已按时完成。基于中期绩效剖析国家级“双高计划”A类10所高职学校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有利于探讨如何加强引领高等职业教育厚植数智时代信息素养、深化数字式内涵改革、优化数字资源配置、加强智慧平台建设,以打造高水平数字化工匠人才,重塑职业教育新生态,为持续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2.
《职业技术教育》2023,(3):70-70
入选理由《通知》对“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明确中期绩效评价工作包括对197个建设单位绩效评价和对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建设绩效评价两个方面,对全国“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开展中期检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构建“双高”院校建设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双高计划”建设管理的需要,是高质量完成“双高计划”建设目标任务的需要,也是创新和丰富高职院校绩效评价体系的实际需要。“双高”院校绩效评价应当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实践性原则。文章从党建质量、人才培养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社会服务、国际化办学、学校治理六大模块出发,利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建立了包含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结构,计算了各级指标对决策目标的赋权,并提出了资源投入和组织协同支持等运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4.
2019年3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正式启动。同年12月,经遴选,共有197所(其中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56所,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141所)高职院校列入“双高计划”建设单位。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是“双高计划”项目的关键与核心所在。为更好促进“双高计划”项目顺利实施,帮助“双高计划”建设学校深入探索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方法和科学实施路径,拓宽高职院校发展思路,提升专业群建设水平,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周衍安研究员就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相关问题,对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赵志群教授进行了专访。本刊全文刊载此次访谈,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是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的关键指标和重要支撑。本文结合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以入选“双高计划”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提出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路,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发展战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双高计划”绩效评价是指学校和政府部门对“双高”建设成效进行客观、公正的测量、分析和评判,评价工作要紧盯“引领”、强化“支撑”、推动形成一批有效的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度、标准。院校要加强党建引领作用,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充分利用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平台,健全多元评价机制和投入机制,为绩效评价工作夯实基础,保障绩效目标如期实现,推动高职院校高质量发展,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和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7.
郭一豪 《知识文库》2023,(3):121-123
<正>辅导员作为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坚力量,是对大学生进行日常管理、落实思政教育的先锋队。近年来,教育部门对高等教育的思政工作越发重视,旨在通过思政工作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双高计划”是高职院校未来的主要发展方向,在此背景下,若想提升思政工作效果,高职院校需不断建构与完善辅导员的职业形象,合理建设辅导员队伍,全面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以此推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1 “双高计划”概述“双高计划”的全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通常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相似文献   

8.
“双高计划”的建设与评价是引领新时代我国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之举。当前,各建设单位的中期建设目标已基本达成,但在省域机制创新、院校特色强化、评价导向突破等方向仍面临着一定挑战。新时代“双高计划”要肩负起建设我国高职院校发展“样板”、舞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龙头”、构建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以及树起中国特色职业教育服务“品牌”的重要使命,以深化十大任务内涵建设为“双高计划”终期建设重点。在评价方面,要以促进院校自治作为“双高计划”建设学校办学评价导向,强化对建设成效的评价,丰富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评价渠道,形成面向高等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诊断性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9.
吴芹  郑伟  俞敏  马桂芳  王晶 《文教资料》2020,(5):118-119,104
近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逐渐深化,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被社会所重视,职业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加强内涵建设。以江苏医药职业学院为例,在建设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双高计划”新形势下,提高师资队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是学校迈向“双高计划”建设的有力保障。在大力提高学校知名度的前提下,结合学院实际,着眼于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尤其强化基层党建和二级工会的薄弱环节,特别关注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两个团体,是提高师资队伍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10.
郑雁  刘晓 《高教发展与评估》2023,(5):47-57+120-121
“双高计划”旨在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逐步形成具有示范引领和显著发展特色的建设成效。通过解析空间生产理论在“双高”建设中的内涵意蕴,对197所“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期建设成效的实践样态进行具体分析,审思“双高计划”未来的发展方向:教育空间与社会空间协同发展,打造特色专业群以创设发展空间,促进社会空间的正向重构,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构建技能人才成长空间,拓展职业教育办学层次空间,推进学校教育空间和虚拟教育空间融合发展,实现教育空间和谐共享。  相似文献   

11.
<正>教职成厅函[2024]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政局: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项目遴选管理办法(试行)》(教职成[2019]8号)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教职成[2020]8号),教育部、财政部(以下简称两部)决定启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2019—2023年)(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绩效评价工作。现将具体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22年“双高计划”迎来了中期检查,通过对185家“双高”院校中期绩效的自评报告进行汇总分析来看,在师资队伍结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技术技能大师、教师发展中心及培训体系、教师评价及分配机制的建设中,学校类比专业群类院校建设成果表现得更好,尤其是学校A类、B类的建设成果较为突出,但在行业领军人才、大师名匠的建设中专业群类院校表现更佳。同时,也发现“双高”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缺乏系统规划、师资结构失衡、专业能力和技术研发水平较弱等问题。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健全发展规划;瞄准建设目标,完善师资结构;强化能力提升,完善培育体系;深化校企合作,突出实践能力;完善激励机制,激发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13.
“双高计划”是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项新政策,其对提升高职院校服务发展水平的效果亟需得到验证。通过采用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1385所高职院校2016-2021年的面板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服务发展水平的影响,发现“双高计划”对高职院校服务发展水平有显著推动作用。为增强“双高计划”的政策效果,提出如下建议:坚持扶优扶强的建设理念、重视以专业群为建设基础、增强企业共建共培的动力和不断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一些旨在提升高职院校发展质量的宏观政策不断推出,以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为主要目标的“双高计划”更是为高职院校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高职院校应从“双高计划”实施的现实背景与政策要求出发,通过以章程为核心,加强制度建设;制定权力清单,明确权责关系;完善组织架构,增强协同能力;拓展参与渠道,构建运行机制等途径深化多元协同治理探索,提升整体治理水平,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22年是“十四五”事业发展承上启下之年,是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喜庆之年,更是持续推进“双高计划”建设的关键之年。以2019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中公布的首批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为样本,围绕期刊论文的产出数量、学科与高频词分布、基金项目支持等进行梳理、分析,验证了在“破五唯”政策影响下高职院校期刊论文规模逐步减少的研究假设,并且依据期刊论文“发文难”的现状和“双高计划”的建设要求,从建立预审制度、发挥平台作用、健全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16.
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通过对入选的56所高水平建设校和253个高水平建设专业群的数据透视分析,以此来窥视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定位、新方向和新突破。通过分析发现,“双高计划”由过去注重单一专业建设转为以专业群建设为载体,类型教育特色凸显;以推动高职教育发展提质增效为重点,突出产业发展导向,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作为一项政府供给制度,注意处理好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既充分体现“扶优扶强”原则,引领高职院校加强内涵建设,做优做强职教品牌;又充分考虑东西部地区的现实差异,注重地区间协同发展,着力缩小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17.
赵鹏  王磊 《知识文库》2023,(4):16-18
<正>引言:在“双高校”建设新形势下,研究和建立学生综合素质精准评价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分析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精准评价的各种影响因素,研究探讨了各影响因素在精准评价模式中的权重,形成由3个一级影响因子和15个二级影响因子共同构成的全要素“多元”精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基于4个阶段和6种渠道的全过程“立体”精准评价模式,全方位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以点带面推动双高建设。2019年4月,教育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分析RCEP给我国经济以及“双高计划”院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对国家“双高计划”院校后半程建设给予建议:对接RCEP实施,以“双高计划”专业群为依托扩大产业学院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产教融合应对机制,主动融入市域、省域产教融合共同体;构建“双高计划”院校评价体系,着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绩效管理是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实施过程监控,开展绩效评价并加强评价结果应用的管理过程.《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为"双高"建设学校开展绩效管理提供了指南.文章在论述"双高"建设战略导向、组织使命和目标管理的基础上指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应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等方面提升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以"双高"建设绩效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双高"建设绩效评价应把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奖优励先与劣效问责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20.
以“双高计划”为契机,通过建立类型特色、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终身教育四个维度的分析框架,对“双高计划”建设单位中期自评报告中的“特色经验与做法”进行文本分析,发现各建设单位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批可参考、可借鉴的实践经验。但在纵向体系化建设、横向产教融合深化、专业群建设、高水平师资引培、平台运行以及育训并举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升,急需在激发融合融通新活力、夯实专业群建设基石、提高协同创新平台能效、健全终身学习教育体系等方面进一步主动作为,以期为持续推进“双高计划”建设提供参考,助力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