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金课”注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其标准是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两性一度”标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实现思政“金课”建设的有效模式。基于“金课”视域的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探析从方向和方法层面呈现了高校思政课质量提升的内涵,思政“金课”是思政课质量提升的体现,混合式教学法则为打造思政“金课”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打造思政“金课”是一项系统工程。思政课教师是打造思政“金课”的主力军,在打造思政“金课”过程中,必须在打造“大先生”、打开“大格局”、讲活“大道理”、激发“大能量”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3.
为回答“高职大学生欢迎的思政‘金课’长什么样”这一重要问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采用探索性案例研究范式,从大学生教学体验质量视角,构建了由授课技巧、理论深度、精神引领三个维度组成的高职思政“金课”建设体系,并揭示了该体系的形成机制。基于对典型案例的组态分析,构建了基于大学生教学体验质量的“技巧型”与“理论型”两种高职思政“金课”建设方案,同时建议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政“金课”建设时,需要坚持以大学生教学体验质量为抓手,持续完善高职思政“金课”的建设内涵;坚持以思政课场域建设为载体,打造高职思政“金课”的多样化形式。  相似文献   

4.
打造思政“金课”,转变旧的教育观念,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新时代打造高水平思政课要把握思政课的本质,以“六要”为导向,依据“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在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坚持原则,以“大思政课”的视角为拓展点,建设“有温度、有热度、有高度”的思政课。这既有助于思政课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又有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相似文献   

5.
打造思政金课是我国高校思政课发展的表现和趋势。在信息化时代,要大力借助信息技术促进思政课的建设。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为根本。打造信息化思政金课的最终目的和衡量标准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是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6.
打造江苏红色文化思政“金课”,要从明确红色文化思政“金课”的内涵与特征入手,充分借助现代科技与信息技术手段优势,实现数字化技术与传统课堂高度融合,整合资源,进行系列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搭建“研究型+联动型+展示型”三足式教学框架,构建专题教学、实践教学、活动设计、线上线下资源库、虚拟仿真实践教学中心“五位一体”教学体系,提升江苏红色文化思政课教学质效。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推动了网络学习平台的开发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成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如何提高其教学质量成为当前思政课教师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分析思政课“金课”内涵及标准基础上,借助翻转课堂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经验,以“形势与政策”课程为例,从教学内容设计、网络授课平台选用、翻转课堂建设、课堂教学组织管理、教学反馈与组织保障等方面入手,打造一堂思政课在线“金课”。  相似文献   

8.
“双高计划”项目大幅提升了高职院校大思政“金课”建设的质量。江苏89所高职院校在此背景下发挥所在区域产业(行业)优势,立足“三教改革”,从构建思政课格局、打造教学团队、深化教学内容、贯通教学方法、编写校本教材、简化考试方法等六方面建设大思政“金课”,实现思政“金课”与课程思政融合创生,提升“三全育人”创新实践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为了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系统打造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生态体系,高校应积极构建大思政育人新格局,打造沉浸式、大数据、故事化、协同式思政课堂,围绕“一课一品”、打造“三大课堂”、构建“五位一体”,不断探索高校思政课“135”育人新模式,实现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教学机制等方面的创新,凸显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杨冬梅 《教师》2020,(8):3-4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思政课要顺应新时代要求,改变旧的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实效性。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认为打造思政“金课”应从课堂创新与教师能力提升这两方面下功夫。一要实现课堂“三新”,即教学内容要新、教学方法要新、教学手段要新。二要实现思政教师能力“三提升”,即业务能力、科研能力和竞技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打造具有政治性、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思政金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3.18"讲话精神、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文章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立足思政课建设,对标"金课"建设标准,进行"思政金课"建设的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2.
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始终与党史一脉相承、紧密相连。党史资源是打造高中思政“金课”的重要载体。教学内容上,利用课堂主渠道,梳理党史脉络,旗帜鲜明讲党史,提高理论说服力,培育学生科学精神;教学形式上,精选教学案例,精心设计活动,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增强课堂感染力,坚定学生政治认同;在“大思政”格局下,挖掘校本资源,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利用红色教育场馆,从思政小课堂走向社会大课堂,增强学生公共参与能力。  相似文献   

13.
高校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的开展是促进思政课内涵式发展的内在要求。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对拓展思政“金课”建设广度、提升思政课立德树人温度、加大大学生知行合一力度具有重要价值。高校构建沉浸式“大思政课”教学模式,必须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传统和延展、信度和效度相统一的原则,优化“多课贯通”教学载体、挖掘“嵌入耦合”教学资源、打造“跨界融合”师资队伍,不断推进“大思政课”育人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教师要想方设法打造站位有高度、选材有热度、思维有深度、情境有温度、课堂有趣度的思政课,推进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5.
在教育部淘汰“水课”,打造“金课”,着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背景下,地方高校进行了一系列围绕“金课”建设的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地方高校通过基于“金课”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更新教学观念,深化课程教学范式综合改革;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构建智慧教学场景,助推教育教学改革;部门协同联动,构建“金课”建设新机制等强有力的措施,为全面打造各专业“金课”作出了一系列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广大师生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6.
梁杰 《河南教育》2023,(5):28-30
高职院校讲好“大思政课”意义重大,有着坚实的理论和现实依据。高职院校讲好“大思政课”,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把握好主导与主体的关系、教学与实践的关系、教材与教法的关系。讲好“大思政课”,要从教师提升“内功”、打造“营养丰富”的思政课堂、改进教学方法三个方面着力提升。  相似文献   

17.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为促进核心素养落地开花,贯彻国家“双新”教育改革要求,高中思政课要不断探索育人新方式、授课新方法、德育新方略。通过情境设计、议题教学打造真实有效的思政课,实现必备知识的学习向“生活回归”,关键能力的生成向“实践回归”,核心价值的落地向“认同回归”。  相似文献   

18.
数字化技术助推思政“金课”建设,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不可回避的现实课题。为此,必须清晰认识数字化技术助推思政“金课”建设的背景,正确把握数字化技术、思政“金课”等范畴的科学内涵,讲出高质量高效益的、富有含金量的课;深刻理解数字化技术助推思政“金课”建设的价值,增强思政课教学的创新性、主体性和高阶性;积极探索数字化技术助推思政课在翻转课堂、线上教学、虚拟仿真教学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等方面的改革创新,不断开辟思政课教学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王栋  朱艳艳 《教书育人》2023,(33):76-78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有效的思政课话语体系有利于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有利于提升思政课话语效能,有利于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当前,高校思政课话语体系存在着话语主体过于单一、新兴话语载体带来负面信息、话语内容缺乏吸引力、对话语受众特点认识不足等问题。要培养多元化话语主体,拓展多样化话语载体,推动政治话语、学术话语、大众话语的有机统一,把握话语受众认知规律,从而重塑思政课话语体系,将思政课打造成学生喜爱的“金课”。  相似文献   

20.
伟大“抗疫精神”有机融入小学思政课可以更加丰富、更加鲜活、更加有趣。课程内容上要进行系统优化,将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生长性课程有机整合。思政课呼唤更有价值、更有温度、更有情感的教学形式。办好思政课的关鍵在教师。打造思政课“三支队伍”,才能确保思政课高质量开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