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北京邮政广告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2004(0100)—0019号“马踏  相似文献   

2.
由邮政部门印制或经邮政部门批准,在邮资信封、邮资明信片、邮资邮简、邮资包封纸上印有工商企业广告图文的,通称广告邮政用品。它们和纪念邮资封、片、简一样,在邮政用品中自成一族。对于国外广告邮政用品的历史、现状,我们翻译介绍的文字甚少,对其研究尚属空白,而在我国专题集邮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3.
1987年1月15日,天津市邮政局在全市各邮电支局同时开办了“国内邮政有声信函”(简称有声信函)业务(图1为开办广告)。天津是经国家邮政主管部门同意最先开办有声信函业务的城市。此后北京(3月1日),广州(4月1日),上海(5月1日)等一些城市陆续开办了此项业务。  相似文献   

4.
1997年国家邮政主管部门扩大了在贺年(有奖)明信片上印制广告的办法,开办了利用普通邮资明信片为企业代发广告的新业务。自后,在玉琮图普片中开始有了邮局揽收制作的“广告片”。明信片广告业务属于邮政商业信函(广告)业务的一部分,发行与销售工作由中国邮政广告公司和各级邮政商函广告经营部门负责。最初见到的广告片的正面与无广告普片相同,及后出现了在“邮政编码”四字之前印以代表承揽广告的省(区、市)的两位数字一邮政件中称之为“省(区、市)的编号”,同好中也多将其简称为“编号片”。  相似文献   

5.
吴江  余颖 《集邮博览》2013,(7):18-20
在北京邮政文史中心档案馆,保留着一些极其珍贵的大清邮政、中华邮政时期邮政局所的老照片。这些局所历尽百年沧桑,向我们展现着北京邮政的发展历史,也见证了北京邮政储金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在《集邮博览》第4期上,刊登了笔者一篇文章,本意是想对“没用说”一文涉及邮政部门使用“标签”问题,作一些业务方面的介绍。要介绍,就不免要涉及具体问题。于是写了《北京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还要先说明的是,发给《集邮博览》时所用的标题是《北京是否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的探讨》,因为内容是“探讨”,所以是文最后写道:“北京在邮政快件开办之始有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北京6支局在开办邮政快件之时,是否用过5位数的邮政快件标签?这一点,(北京集邮者、)北京邮局(和《集邮博览》)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7.
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双奥之城"北京也将迎来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盛会,不仅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也成为广大邮人期盼已久的节日。作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官方邮政服务独家供应商,北京邮政承担起了全方位满足赛会筹办和举办期间整体用邮需求的重任。为充分履行政治责任,组织好北京冬奥会邮政服务,几年来,北京邮政充分发挥品牌、产品、文化、渠道等方面的专业优势,不仅创新邮政特许产品研发,也为提供各类寄递服务和场馆综合邮政服务而不遗余力。  相似文献   

8.
企业金卡自1992年诞生以来,北京的金卡集邮组织对历年发行的企业金卡进行了六次评选。第一次评选是1994年10月8日,《中国集邮》编辑部、《科技日报》社金卡尔广告公司和《邮政指南报》社在人民邮电出版社联合召开企业金卡研讨会,对1993年和1994年的金卡进行研讨。与会人员现场评选,评出一个最佳卡,两个优秀设计卡和两个最佳广告用语卡。  相似文献   

9.
黄祥辉 《上海集邮》2007,(12):18-19
自1879年6月13日《申报》上刊登第一则收购邮票(广告中称"信上人头")广告起,至1896年国家邮政建立的18年间,该报共刊载过19则这种广告,我们能从这些广告中获得哪些信息呢? 1865年起,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开始发行"上海大龙"等邮票;1878年起,大清海关邮政开始发行"大  相似文献   

10.
邮政日戳既是邮政运营过程中的业务印信,又是我国悠久地名文化的载体。在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里,许多邮政日戳上的地名还蕴藏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或典故。例如,"北京昌平沙河"(图1)和"北京清河"(图2)这两枚邮政日戳中的"清河"与"沙河"就有一段流传久远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邮政日戳既是邮政史的记录者,又是地名文化的最佳载体。北京的邮政日戳在这两方面体现的就更充分一些,从而引起了众多集戳爱好者的瞩目。1997年2月20日,适逢北京邮政开办一百周年,北京所有的邮政局、所统一换用了原邮电部1995年6月16日颁布的新戳式,掀开了北京邮政史上的新篇章。也就是从这一天起,笔者开始了本人集邮史上历时最久、耗费精力最多的一项集邮工程——收集北京邮政日戳。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将北京各局、所用戳戳图收集完毕,了却了一桩心愿,而集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知道。下面几则小故事就是发生在集戳过程中的真实而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2.
视点扫描     
邮政奥运培训启动据《北京晚报》2005年12月20日报道,涉及近万名邮政职工的北京邮政奥运培训工作于近日全面启动。培训内容涉及职业道德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行业服务规范培训和外语培训4个方面。北京邮局局长苏和强调,到2008年奥运会和残奥会召开期间,北京邮政要全部进入最佳状态。点评:奥运促进了北京邮政全行业服务水平的提高,当然也包括十分重要的集邮业务服务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毕晓光 《集邮博览》2003,(1):45-45,44
邮政日戳既是邮政史的记录者,又是地名文化的最佳载体。北京的邮政日戳在这两方面体现的就更充分一些,从而引起了众多集戳爱好者的瞩目。1997年2月20日,适逢北京邮政开办一百周年,北京所有的邮政局、所统一换用了原邮电部1995年6月16日颁布的新戳式,掀开了北京邮政史上的新篇章。也就是从这一天起,笔者开始了本人集邮史上历时最久、耗费精力最多的一项集邮工程——收集北京邮政日戳。经过五年多的不懈努力,我终于将北京各局、所用戳戳图收集完毕,了却了一桩心愿,而集戳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才知道。下面几则小故事就是发生在集戳过程中的真实而难忘的经历。  相似文献   

14.
北京是祖国的政治中心,所有的中央国家机关均在此行政、办公,其有关单位在北京的邮政日戳上也有所体现,成为相关专集的组集素材。这些颇具北京特色的邮政日戳按中央国家机关职能的  相似文献   

15.
1996年9月至2004年3月,本人收集了带有广告语的《国内挂号函件收据》百余件,不同内容的广告语共20条。戳记表明.最早一枚广告收据是1996年9月25日.最晚一条是2004年3月18日。与那些广告味重的商业广告比较,这组邮政广告富有自己的特色。见证了邮政事业进入市场经济商业化运作的历史进程。列举如下:  相似文献   

16.
自1992年发行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以来,未见张贴过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样张"。但是,2007年把"贺年有奖邮资明信片"改称为"邮政贺卡"后,破天荒地印刷了"样张"并张贴在邮政营业窗口,作为邮政贺卡的宣传广告。笔者有幸收集到了这些样张。  相似文献   

17.
武玮璘 《上海集邮》2014,(11):45-47
1999年北京邮政管理局与北京邮政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发的大宗邮资标签系统开始在北京正式使用。经过十余年的使用与改进,在系统的稳定性、安全性与可靠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这也为大宗邮资标签系统走向全国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集邮博览》2003年第12期刊有《北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一文,文称: “北京根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这是因为“1988年12月14日,国家邮政总局就同意北京收寄邮政快件使用条形码挂号标签。”我们知道,邮政快件是1987年11月10日开办的,开办初期可以使用快件信封,也可以使用符合国  相似文献   

19.
广告是以付费方式,通过一定的媒介,向一定的人,传达一定的信息,以期达到一定目的的有责任的信息传播活动。如今社会,广告早已渗透进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邮政与广告有着紧密的联系,除邮递广告业务外,邮资票品也与广告有关。  相似文献   

20.
《集邮博览》2003年第12期刊登朱复兴先生《北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的文章,文章说“有些收集邮政快件的邮友到处寻找北京收寄的贴有‘号码标签’的快件实寄品和收据,认为北京使用号码标签的时间短,快件实寄品少,收集难度大。事实上,北京根本没有使用过邮政快件号码标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