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谚语作为语言的组成部分,与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通过英汉谚语所反映的文化特殊性,对中英的文化差异做了比较。在英汉谚语翻译过程中,切忌望文生义,要灵活地运用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等多种方法,以求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保持原文的民族特色和修辞效果,做到语言通顺流畅。  相似文献   

2.
英语谚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英语谚语的翻译,首先要了解其文化内涵,任何一种语言中的谚语都带有强烈的文 化特征和浓厚的民族持色。其翻译方法主要有四种: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直译兼 意译。  相似文献   

3.
古文的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通常古文的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直译,就是对照原文的词语和次序用现代汉语直接写出来,要求字字落实,不能改变句式和语气.意译,就是只译出它的大意,字词可以增减,句式也可以变换.中学教学,无论是讲解或是做练习,还是应考,都要求直译,只是在翻译个别特殊句子时才采取意译.下面就直译谈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化语境对于语言的理解具有制约作用,特定的文化语境赋予原文以特定的含义。因此翻译中应充分考虑到文化语境,从而向译文读者传达清晰的文化信息。本文从文化语境入手,探讨了文学作品在翻译中如何通过直译法、意译法、套译法、直译加注法和直译加意译等翻译方法正确理解并翻译原文,以图准确再现原文风格。  相似文献   

5.
谚语是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中形成的文化瑰宝。由于地理、文化、历史、政治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英汉谚语中的思维及表达方式既有共性也有个性,这也造就了英汉谚语翻译方法的多样性。针对谚语翻译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些常见的翻译方法,即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兼意译、对等译法、释译法等。  相似文献   

6.
在汉语广告英译中,人们较多地使用直译法,然而为了既能有效传递原文信息,又能为目标语读者(消费者)所接受,还要针对汉英民族文化心理的差异,充分考虑文化因素,选择其它的翻译方法,诸如:意译、直译意译相结合、修辞译、仿译、注释译等。  相似文献   

7.
翁彦 《考试周刊》2011,(55):28-29
英语谚语是英美等国人民的口头创作。它语言精练、形象生动,凝集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经验。在英语谚语汉译过程中,切忌望文生义,要注意其口语化、民族性和原有的语言艺术性,灵活地运用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及套用汉语谚语等多种方法,以求忠实地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保持原文的民族特色和修辞效果,做到语言通顺流畅,具有谚语的味道。  相似文献   

8.
谚语是富于色彩的语言形式,是语言中的精华.英汉谚语极大地丰富了英汉两国的语言文化.本文就英语谚语的汉译作了一些探讨,采用直译法、意译法、直译和意译相结合的方法、对等翻译等进行英语谚语的翻译,以期对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起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英语谚语翻译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谚语是英美等国人民的口头创作。它语言精炼,意蕴隽永,凝集着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经验,是英语词汇海洋里的瑰宝。在英语谚语汉译过程中,切忌望文生义,要注意其口语化、民族性和原有的语言艺术性,灵活地运用直译、意译、直译兼意译以及套用汉语谚语等多种方法,以求忠实的表达原文的思想内容,保持原文的民族特色和修辞效果,做到语言通顺流畅,具有谚语的味道  相似文献   

10.
翻译界普遍认为翻译的艰苦性表现在诸多方面 ,其中以如何处理汉语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最为突出。从汉英两种语言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两个方面探讨在翻译汉语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时采取的几种方法 :异化 ,直译加注 ,改变原文形象和意译  相似文献   

11.
英语和汉语是两种高度发展的语言,都拥有大量的谚语。恰当地翻译英语谚语,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方法,如直译法、意译法以及套译法等,与此同时,还应兼顾到英语谚语的民族色彩和文化习惯,才能使译文的表达愈确切、愈完美。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如何正确翻译英语谚语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指出正确的谚语译文不应源自错误的字面意义上的理解,而有时应根据其用法,并提出谚语翻译应注意的问题及主要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3.
汉语谚语与英语文化有较大差异,处理不当,则会影响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本文分析了汉语谚语英译时需注意的社会、历史、宗教等方面文化要素,针对不同情况提出直译、意译及套译的翻译策略,并对如何做好汉语谚语的英译提出建议:保持口语化和民族特色,忌望文生义。译者必须对英汉两种文化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做好汉语谚语的英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中国民俗文化麻阳盘瓠祭民谣中文化负载词汇的分析,列出了直译、意译、替换和音译等具体翻译盘瓠民谣文化负载词语的方法,以期在汉语和英语文化负载词汇之间搭建一座坚实和畅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5.
英汉成语各自承栽着不同的文化信息,体现不同的文化特色,这给跨文化翻译带来很大困难。只有掌握英汉成语文化内涵的异同,对造成英汉成语表达差异的根源进行探讨才能成功地进行英汉成语互译。本文运用跨文化交际理论分析了英汉成语的文化异同。对英汉成语的互译进行了探索,提出应针对具体的语境采用不同的译法。  相似文献   

16.
从古至今,"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神圣的图腾和象征。然而,"龙"的英译对应"dragon"在西方普遍被视为一种邪恶的怪兽。"龙"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是一个典型的汉语国俗词语。如何恰当地传达此类汉语国俗词语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对译者来说是一大挑战。以"龙"的翻译实践为例,归纳探讨汉语国俗词语的翻译策略,以期促进国际的交流和中国文化的传播。研究发现,翻译国俗词语时,要考虑到多种因素,如原文的类型,译文的对象,翻译的目的,翻译"对等"的要求等,灵活采用直译、意译、直译加意译、音译、替代、还原、直译或意译加注、补述等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成语是语言的特殊组成部分,从内容方面而言是可译的.如果能同时在译入语中保持源语成语的形式和内容,则是理想的翻译.否则,可以牺牲成语的形式而翻译其内容.直译法、意译法、直意译结合法、借代法、减译法、增译法、解释法是七种常用的汉语成语的英译方法,其中以直译法最为重要,它能够在译入语中保留汉语成语的民族色彩、语言形象和修辞特征.  相似文献   

18.
英汉谚语是学习研究英汉语言与文化不可缺少的钥匙,但是英汉谚语的翻译却并非易事。关联翻译理论为动态灵活翻译英汉谚语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在关联翻译理论的框架下,为达到翻译的最佳交际效果,译者必须综合考虑原文作者的意图和译文读者的认知语境,选择适当的翻译方法,使英汉谚语的译文具有最佳关联性。  相似文献   

19.
语言同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因此,英汉翻译中涉及到中英文化信息的传递。文化信息对翻译构成了障碍,也对译者提出了挑战。英汉翻译时可运用四种手段进行文化信息的传递,即直译法、增译法、功能对应法和意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