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个年轻人到一家杂志社实习,遇到一位以严格要求和博学多才而闻名的老编辑。年轻人每次交稿时,这位老编辑总是一句话:“如果你对某一个字的写法没把握,就查字典。”并且规定,年轻人每天得写一篇文章放进老编辑桌上的盒子里。哪天没有,他就敲着桌子说:“文章呢?”  相似文献   

2.
《科技新时代》2005,(1):106-106
如果长时间保持一个固定姿势.人的肌肉很容易疲劳。作为一名司机,我经常因为长时间窝在车里不能动弹而苦恼,腰酸背疼更是使驾车的乐趣锐减。作为一个年轻人。我一直希望有一款符合年轻人动感、活跃、喜欢时尚的个性的汽车.当人们坐得久了,能站起身来,伸展一下身体:而站的时间长了.也能坐下来改变一下姿势。在这种站与坐的变换过程中,肌肉得到了较好的调节,年轻人好动的性格也有了施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大年三十被领导喊去加班.干的不是自己份内的工作不说,还被无端推倒重来。遇到这种令人抓狂的情形,你是找借口推脱,还是干脆摔门而去?让我们来看看一位年轻人是怎么做的。  相似文献   

4.
细节误人     
《知识窗》2009,(5)
前段时间看到一则短文: 一位年轻人辞掉了一份月薪万元的工作.奔赴到另一个月薪6000元的新职位。  相似文献   

5.
一个炎炎夏日的午后.曾国藩收到学生李鸿章的一封书信、在信里.李鸿章向恩师推荐了三个年轻人.希望他们能在老师的帐前效力.曾国藩微笑着放下学生的信.照例背着双手出去散步。  相似文献   

6.
《世界发明》2005,(3):8-11
在去年冬天的一个下午见到了李湘.娃娃脸上两个著名的酒窝.高频率地若隐若现。她一如既往地大声说话大声笑.一群时髦的年轻人中.她是最能制造笑声的那个。  相似文献   

7.
汪去 《知识窗》2014,(11):28-28
1884年,正在纽约忙于工作的爱迪生收到一封老友查尔斯·巴奇勒的来信,信中说:“亲爱的托马斯·爱迪生先生,我不得不为你推荐一名年轻人。因为在当今世上,我知道有两个伟大的人,你是其中之一.另一个就是你面前的这位年轻人了。”  相似文献   

8.
一群喜欢户外运动的青年男女在西双版纳勐腊县的一处原始森林.发现了一种会跳舞的树。当时。他们长途跋涉,人困马乏,有人提议就地歇息。一个活泼好动的年轻人拿出随身携带的收音机.播放了一曲轻松舒缓的乐曲。  相似文献   

9.
古保祥 《知识窗》2013,(2):36-36
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在短短的两年时间里.在重大外交场合,曾经三次走丢过高跟皮鞋.这一度引起了众多媒体与皮鞋专家的注意,在中国温州.有一个叫徐军海的年轻人.擅于制作各种各样的皮鞋.他的生意火爆.皮鞋远销欧美.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他在澳洲的生意一直打不开。  相似文献   

10.
一个年轻人.有一段时间疯狂地迷上了探险旅行。他跟一帮穿越爱好者一起.徒步穿越草原,穿越原始丛林,穿越沙漠。他的装备很齐全,帐篷、睡袋、野外炊具、多功能刀具、望远镜、压缩饼干等等,很多。他自认为.有了这些齐全的装备.即使再危险的地方.他也能安然度过。  相似文献   

11.
很多人.尤其是20世纪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都希望能有一个小型便捷的家庭理财系统辅助日常理财生活。提出了基于VisualStudio的设计平台.详细分析了系统各子模块.给出了系统开发的技术思路。该系统集收支款项录入、收支数据查询分析、收支类目管理和系统用户管理于一身.实际应用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2.
经历与决策     
张珂 《知识窗》2011,(4):56-56
美国有一个农场主,因为农场太大、活太多,忙不过来.于是他要招一个年轻力壮的年轻人帮忙打理事务。农场主已经年过60.但他有个年轻貌美的女儿.今年只有20岁。农场主招工时放出话来,说要招的工人,如果条件优秀,他会把女儿许配给他。  相似文献   

13.
糊涂的答案     
正一位驼背的老年人和一位瘸腿的年轻人路过一个陌生的村庄,对面走过来一个中年人。好奇的中年人问年轻人:"那位驼背的老年人是不是你父亲?"年轻人肯定地回答:"是的。"中年人走到老年人面前问他:"后面那位瘸腿的是不是你儿子?"老年人否定地回答:"不是。"中年人被弄糊涂了,又一次问年轻人:"那位驼背的老年人是不是你的亲生父亲?"年轻人  相似文献   

14.
《知识窗》2012,(5)
一个中学生在我的博客中留言:“未来是孤旅。青春是其中等待穿越的一部分,漫漫人生路.一直在迷路。”在一个讲究拼爹的时代.要拼什么才能拼出未来?父母如何同子女进行朋友式的交心长谈……一本名叫《因为痛,所以叫青春》的书给了我们一个参考答案。书的作者叫金兰都,韩国首尔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当下最受亚洲年轻人欢迎的人生导师。  相似文献   

15.
在这样呓语似的“宣言”中.为期两个月的“复制我”创意透明展在北京SOHO尚都举行,吸引了众多喜欢创意的年轻人。“复制我”创意透明展特邀设计师、音乐人以及艺术策展人乔小刀和徐楠共同策划。在策展人看来.“复制”在创意行业不应该作为一个贬义词来出现.相反.每一个创意者要敢于复制.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取创作的灵感.从而使创意产业有更好的发展和更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16.
温家宝总理曾多次强调:”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卞维豪正是一位关注星空的年轻人!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13,(24):24-24
卢柯出生在革命老区甘肃华池。不过.20岁时.这个年轻人却走进了沈阳中科院金属所的大门.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扎下根来。  相似文献   

18.
娜荳 《世界发明》2011,(10):42-43
要问现在的年轻人最喜欢的娱乐节目是什么?十有八九会给出你一个答案——《康熙来了》。这不是台湾的电视娱乐节目吗?没错。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地域限制丝毫不能妨碍它穿洋过海、红遍内地。每周一到周五,  相似文献   

19.
朱孝萍 《知识窗》2010,(5):15-15
我第一次遇到她.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那时候.我正在购物商场的售车处等车行的人为我换货车轮胎。她走了进来,放下一个看似没装多少东西的大塑料包.她脱下外套。摘下帽子和手套.立即开始工作。  相似文献   

20.
职业与事业     
正两个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应聘到同一家大型外企。三年后,一个年轻人依旧是普通员工,另一个年轻人却迈进了高管行列。第一个年轻人很不服,心里嘀咕:"当初,无论是笔试还是面试,我的成绩都遥遥领先,为什么我还不能晋升?"一天,他终于忍不住走进了总裁办公室,直言不讳地表达了心中的怨气。总裁望着眼前满脸委屈的年轻人笑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