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有这样一则故事:育才小学校长陶行知先生在校园内见到男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即斥止了他,并要他放学时到校长室.放学后,陶先生到校长室,王友已等在门口准备挨训,可一见面,陶先生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她,并对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到这里,我却迟到了."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  相似文献   

2.
(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 【课前准备】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通过阅读、访问等渠道,了解伟人、名人、身边熟悉的亲人或小伙伴的“成长的故事”。可将了解到的故事做成手抄报进行展示,也可编成小品、短剧,准备表演。  相似文献   

3.
"老师,为了准备名人故事分享会我昨晚12点才睡.我准备了4个故事,还做了PPT,如果挑战失败,我就继续准备继续讲."这是不服输的清阳说的话."没晋级也没关系,还有挑战赛和复活赛呢!"这是大多数孩子面对失败的乐观态度."孩子病了坚持要到学校去,她就惦记着参加班级的阅读分享会呢!她说要是错过了机会就得等一个多月以后的复活赛了."这是杨杨妈妈给我的留言.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故事教学前的准备活动(即学生兴趣准备、背案知识准备和语言准备)、故事中的教学阶段(即谈论故事、理解故事、初步朗读故事)和故事后的学习活动(即综合、运用、发展)三个环节入手,探索了小学低中年级故事教学的模式;并阐述了对故事理解过程的设计,即:整体感知——部分理解,层层深入——整体产出;点面结合,将故事按情节分段处理;对故事情节较多的课文进行逐图处理,旨在探讨提高故事教学实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多多 《动漫界》2022,(1):32-33
宝宝,动动小手做个漂亮的相框,让照片"站"起来吧!这样宝宝就能每天都看见它,常常回忆起那些最美、最甜的故事啦! 学一学 1.材料准备:雪糕棍、小绒球、胶水等. 2.制作框架:用胶水将雪糕棍粘贴成照片大小的长方形相框.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都读过《草船借箭》的故事吧!周瑜用计让诸葛亮立下三天内造出十万支箭的“军令状”,还吩咐军匠故意延迟,造箭所需材料也不给准备齐全。读到这儿,我们不由得很为诸葛亮担心,但作者又偏偏不急于给出答案,而写诸葛亮让鲁肃准备二十条船、三十名军士,并按兵不动度过了第一、第二天。读到这里,我们更是心存疑虑,对诸葛亮的命运也越发关切起来。等读到第三日四更时分诸葛亮利用大雾天气率船队逼近曹营,擂鼓呐喊,曹操不敢迎战,便命弓箭手射箭抵挡,最后诸葛亮满载而归时,我们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这个故事之所以能吸引人,很重要…  相似文献   

7.
练习五课题故事会 (口头训练) 要求每人准备故事一则,先在小组讲,然后由各小组推荐出一到两名在全班同学面前讲。时间不超过十分钟。指导要点 (1) 故事的形式。力求多样,可举一些例开拓学生的眼界,如革命故事、战斗故事、文学家艺术家故事、科学家故事、民间故事、戏曲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科学幻想故事,等等。要注意①有积极意义②生动有趣③不要太长。 (2) 故事的来源。可从各种途径获得,或请父母,祖父母等长辈讲,听后记录整理;或从读书  相似文献   

8.
幼儿故事是语言的艺术,故事的语言应具有文学语言的形象性特征。针对当前幼儿教师创编故事中语言“形象性”缺乏的问题,可从三个途径入手进行解决:多用具有表形功能的动词、拟声词、色彩词等;巧用具有显像功能的各种修辞手法;营造符合幼儿心理需求的画面语境。  相似文献   

9.
活动一讲述故事目的:理解故事内容,对某些情节进行创造性的发挥准备:故事插图过程:1.引出课题①小明友们都喜欢花,你们平时看见过什么颜色的花?(让幼儿充分回答)②你们见过各种颜色的花,可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48名英语专业学生为受试,调查任务前准备时间和语言复杂性对二语复述故事内容的影响。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发现,任务前准备时间和语言复杂性对二语复述故事内容有显著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不论语言简单或复杂,学习者在有准备时间的条件下的复述故事内容均明显好于无准备时间条件。不论有无准备时间,学习者复述语言简单的故事内容均明显好于语言复杂的故事。  相似文献   

11.
案例《雨天能看到日出吗 ?》的最后一幕 ,与其说是“困惑” ,不如说是“尴尬”。孙老师的担心不无道理 ,平时教育学生要说真话、做真人 ,这雨天如何写出“日出”的作文 ?但我们的孩子真了不起———此路不通走彼路 ,雨天看不到日出 ,以前看过的不也可以写吗 ?真该好好表扬这些敢于求异、思维灵活的孩子 !孙老师精心准备的“思想教育”———像捧空花盆的男孩一样做个诚实的孩子 ,语重心长 ,入情入理 ,孩子们“羞愧地低下了头” ,因为他们被故事的内容感动了 ,因为他们习惯于一种思维———老师说的 ,总是对的。可他们忘记了 ,自己也是一个独…  相似文献   

12.
历年来许多地区中考试题都体现了对综合性学习内容的考查,"综合性学习"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内容.要_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设计好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可以采取如下办法: 活动方式:(1)小组合作;(2)交流会. 活动准备:(I)活动前搜集各种各样与名字 有关的故事;(2)准备设计店名用的彩笔、纸、双面胶条. 课堂活动:1.活动导人.  相似文献   

13.
《小学生》2007,(Z1)
听着故事,我仿怫变成了故事中的那个长工,如果是我,那一定是睡不着的,可是如果提前做了准备的话,我也能睡个好觉。是啊!对于我来说,即将到来的考试不就是暴风雪么?它很可怕,可它又不可怕,如果事先做好准备的话,那就没有什么问  相似文献   

14.
《作文大王》2014,(12):4-4
神奇的种子冒出了神奇的芽,神奇的树芽又长成了挺拔的松树。松树的身上故事可多啦!看,小松树有那么多的明友呢!来说说图上的内容,写写你心里的故事。看谁的故事景有趣。老叔准备了好玩的奖品哟!  相似文献   

15.
作业设置,不应是单一地让学生做题,而是要挖掘作业的教育价值,赋予作业多样色彩:1.让作业富有故事色彩。学生对作业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业的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因此,我们可给一些内容枯燥、乏味、单调的作业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故事的情景中感受知识、理解知识,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轻轻松松地理解题意。2.让作业富有生活色彩。作业一旦与学生生活接轨,就会变得亲切起来。如有个教师布置了这样的数学作业:猜猜老师的年龄,老师的年龄里有几个“十”和几个“一”;数数从自家楼下走到自己的小卧室有多…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故事中心课程”教学策略是以“做中学”为核心理念,以儿童未来生活中可能发生的“故事”为出发点,以模拟情境进行“故事”为教学过程,通过行动体验完成“故事”并承上启下进入下一个“故事”为循环原点的生成性教学策略。它包括探寻共生“故事”策略、情境体验“故事”策略、言语传递“故事”策略、角色表演“故事”策略。  相似文献   

17.
在《三国演义》中,有很多经典故事都有“三”字,比较著名的就有“桃园三结义”“三英战吕布”“三顾茅庐”“三气周瑜”等。教材所选《失街亭》一节同样不例外,竟可从中归纳多达十个“三”字,或隐喻故事结局,或渲染战场气氛,或丰满人物形象,或增加故事曲折。  相似文献   

18.
“天鹅处女故事”在世界许多民族中以不同形态广为流传,可视为民间故事的一大“母题”。本对这一故事的流布及其演变情况作出了考察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借着小学生对故事的喜爱.利用故事的途径让小学生进入学习的园地.这种策略可以让小学生更乐于学习,同时也可以提高小学生学习的成效。想要完成一个很好的故事教学活动.事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虽然故事本身有其不可抗拒的魅力.但不同的故事题材.不同的说故事者、不同的听众,不同的场地,都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事先是否做好说故事的准备.是故事教学法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活动对象]三年级学生[活动目标]1.通过探索左右对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探索能力和创造能力。2.使学生愿意从数学角度关注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乐意探索其中的奥秘。3.在活动过程中,通过小组协作和专题研究活动,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活动准备]1.课前将全班同学分成8组,每组6人。2.每组有一面立式衣镜,讲台前有一立式大衣镜。3.每组有一些图片,一个钟面。4.有关的电脑课件。[活动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明理1.师:小朋友,老师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谁想听就鼓掌。(教室里掌声一片)2.动画配音故事:《小猫咪照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