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道树》是一篇借物抒怀的哲理性散。作借行道树的自白,抒写奉献的襟怀,赞美奉献的崇高精神,揭示“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的人生哲理。品读着这样“亦秀亦豪”的章,我们的内心始终被一种高尚的情怀、深沉的哲理所感染,我们不得不为行道树那无私的奉献精神所折服,不能不为作闪烁着智慧光芒的哲理性的语言而心动。  相似文献   

2.
和谐是一种关,是一种大美,包括“美政”.亦即政权建设的美一社会和谐的美.是指祥和、美满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反映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诸如互相关心、爱护、团结、友谊.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美。和谐的美,不仪是感性的美,而且是理性的美:是一种参与、融入的美:  相似文献   

3.
和谐是一种美,是一种大美,包括“美政”,亦即政权建设的美。社会和谐的美,是指祥和、美满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反映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自然对人类的馈赠;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美,诸如互相关心、爱护、团结、友谊,构成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美。和谐的美,不仅是感性的美,而且是理性的美。是一种参与、融入的美:“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①人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美丽壮观的图画。“和谐”为美,早在人类史上被表露,当追溯到公元前的580至500年:古希腊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毕达哥拉斯,以及他所创立的“毕达哥…  相似文献   

4.
我校中文系吴亦文副教授撰写的《简明美学教程》(下称《教程》)最近由海峡文艺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作者多年从事美学教学与研究的结晶。 为适应高师美学教学的需要,《教程》在体例安排上,力求条目清晰,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全书共分七章。开篇“美学及其历史变革”,对美学的研究对象,特别是美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态势作了简要的描述和历史的勾勒。第二章“美的本质与特性”,探讨了美的本质的基本途径,提出了对美的本质的一些思考。作者认为美的本质具体地显现在美的特性之中。因此,有意识地选择了美的特性进行论述,通过认识美的特性更深入地把握美的本质。第三章“美的基本形态”,第四章“美的主要范畴”,从形态、范畴学方面把握美的各种类型。第五章“审美意识”,第六章“审美欣赏与审美创造”。第七章“审美教育”,对美学的基本理论作了比较全面而简洁的概括。这样作为教材,一方面教师在讲课时就能根据教学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发挥,而学生又能较为全面地从总体上把握美学的基本理论,为教与学都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相似文献   

5.
美术和音乐都是表现生活的一种美。“音乐是流动的画,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之美的本质是和谐,即把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内容与形式等构成音乐美的意象,化作抑扬顿挫的旋律,和谐地组成一个统一整体的音乐形象。而绘画亦是把前述的种种因素构成绘画美的意象,化作阴阳浓淡的韵律,组成一幅和谐完整的图象。两者综合可形成“听着音乐画音乐”的快乐想像教学法,使美术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党的“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口号响亮的提出,“和谐”一词成了出现频率极高的文字,备受众人关注。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它是各类美好事物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阅读教学更是追求美的过程。于是,“和谐”也就自然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7.
史雅静 《小学生》2010,(12):21-22
随着“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口号响亮的提出,“和谐”一词备受众人关注。和谐产生美,美在和谐中,它是各类美好事物所追求的理想境界。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阅读教学更是追求美的过程。于是,构建和谐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也就成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8.
和谐是泰戈尔与老子哲学美学观的思想基石、终极价值和最高境界。泰戈尔“梵我一如”的宗教哲学思想尊崇至高无上的梵性精神,认为梵与人、梵与万物以及人与万物之间体现了一种梵性的和谐,美是梵性的和谐,美在韵律之中。老子的和谐美论以“道法自然”为理论基础,理悟道的自然美与精神美,以道性精神的“自然无为”来把握、体察“万物齐一”“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和谐之美。  相似文献   

9.
蔡雪飞 《考试周刊》2009,(23):88-89
早在春秋末期,楚国的一位大夫就给美下了一个定义:“夫美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毕无害焉,故曰美。”这句话道出了美的本质特征——美在和谐。和谐能产生美,产生最佳效益。社会如此,课堂教学也如此。虽然“绝对完美和谐的课堂”是不存在的,但对“不和谐”的思索,对“不和谐”作出“反思回应”则让我们的课堂更加趋向“和谐”,这一追求的过程能较大程度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较为全面地探讨了现代书籍设计的审美特征。“整体美”是其重要特征,运用“和谐统一”的原则,赋予图书整体美感和意味;独特性是个人风格与时代感的结合,民族性与时代感在设计中缺一不可;工艺之美讲究“艺术和技术的统一”,利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创造新的设计语言;同时还要注意材料的表现张力。章认为,美是发展的,设计也应不断创造和发展,要及时反映时代特点,给生活以不断更新的审美创意。  相似文献   

11.
一、“生亦我所欲”的“亦”我们一接触《鱼我所欲也》章,首先要碰到的问题,就是“亦”。开头的三个“亦”,都可作“也(是)”讲;一到“生亦我所欲”的“亦”,要按“也(是)”讲就再也无法讲通了。从句子之间的关系来看,前三个“亦”都是表示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类同关系,它在一个分句中,说明它和另一个分句是并列的;而“生亦我所欲”,却和下一分句构成另一种关系。揣摩“所欲有甚于生者”的意思,可知它的前面省略了转折连词。而  相似文献   

12.
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更是教育的追求。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美在和谐”。一堂历史课的美就在于师与生、生与生、教与学之间的互动和谐美。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构建和谐课堂,促进有效教学,是需要教师不断探索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3.
从孔子教育的人文主义谈发展的学生观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孔子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提倡发展的学生观.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儿童的成长,认为教育要体现“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思想,体现教育公平的原则,师生之间建立“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使学生生动、活泼、健康地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想。  相似文献   

14.
张晓风是一位以细腻、敏锐见长的女作家,她的许多散文往往以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为引子而生发开去,在联翩的浮想中探索关于生命的意义、善与美等严肃的主题。《行道树》是一篇富有象征意义的散文,更是一个奉献者的宣言:奉献是一种责任,奉献是一种牺牲,奉献也是一种快乐和幸福。“一粒沙里看世界”。《行道树》中映射出的是作者广博的爱,“行道树”就是传承着爱和善的使者——她们离开原始森林的家,舍弃了优越自在的生活条件,放弃了“吸露”和“玩凉凉的云”的机会,选择到“这个充满车辆与烟囱的城市里”,“立在城市的飞尘里”,忍受浑身…  相似文献   

15.
方振玉 《上海教育》2006,(7A):50-51
前不久看到报纸上一篇题为“校长是学校的雇员”的章。章叙述了这样一个情景:国外一所名牌大学校长感慨于校内拥有众多名的教授,因此在一次活动中情不自禁地对他们说:“学校为拥有你们这样优秀积极开道,给以保证。校长只有把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专业发展结合起来,才能最后落实到学生的和谐发展上。  相似文献   

16.
李海燕 《学语文》2004,(4):29-29
朱湘是前期新月诗派的重要诗人,他的诗整体匀称工整,想象绮丽;意象恬静绚丽,富有古典美;节与节之间跳跃性较大;词语凝练韵律和谐,调子平静而情感深邃,充分体现了“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思想和早期新月诗派提出的“建筑美”、“绘画美”、“音乐美”的诗学主张。  相似文献   

17.
“速度的变化”是《变量之间的关系》一章中的重要一节,考查用图象法直观形象地表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如果学生只是对字被动地感知,没有有意识地进人审美层次,这是难以获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在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中,教师常常着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了章的美学因素,把一篇质兼美的章,割裂成一块块所谓的“知识要点”填鸭式地灌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审美需要,长而久之,学生渐渐丧失了语兴趣,语教学变得空洞、枯  相似文献   

19.
一节如火如荼进行中的音乐公开课:音乐老师非常投入地描绘着音乐之美,她充满感情地问:“这么美的音乐,小朋友们喜欢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其间突兀地响起一种不和谐的声音“不喜欢”,那是一个眼睛很大的男生说的。老师忽略过了,续续充满感情地说:“多好的音乐,小朋友都很喜欢,那我们再来听一遍。”又是那个小男生在嘀咕着“一点儿也不好听”,但声音明显轻了。上课的老师还是忽略过了,课堂继续加载到和谐、热闹氛围中,小男生再也没有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20.
《老子》第四十二章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这里体现出了老子的自然观、演化观,认为所有事物都具有阴、阳两种属性(联系),其演化的基本过程是“冲气以为和”。张岱年对“冲气”的解释是“冲气是阴阳会合之气”,所谓和主要指多样性的统一。多样性表示事物的千姿百态,千差万别,也就是很大的差异性、个性。多样性是“和”的先决条件,同时亦是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客观存在。“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通过实践来检验”其潜在前提就是承认多样性的存在。事物仅停留在多样性是不够的,还要达到“和”的状态,这就必然要使多种事物能互相取长补短,和谐地相处,只有和谐才能“生物”,才能使事物都得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