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李庄同志简介李庄,出生于1918年7月1日,河北省徐水县人。他一生从事新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培养教育的老一代新闻工作者。李庄于抗战初期在太行山参加革命,是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创始人之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前期,先后在《民族革命》半月刊、《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太行版)、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改组为中央机关报,李庄由华北《人民日报》编委进入组建班子,历任《人民日报》记者、总编室主任、副总编辑、总编辑。2006年3月3日15时54分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相似文献   

2.
中国新闻事业人民日报①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在北京出版。1948年6月15日在河北石家庄创刊;当时是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通称华北《人民日报》,由前晋察冀解放区的《晋察冀日报》和前晋冀鲁豫解放区《人民日报》合并组成。1949年3月迁北京出版。同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根据中共中央决定改为中央机关报。②中国共产党晋冀鲁豫边区中央局机关报,通称晋冀鲁豫《人民日报》。1916年5月15日创刊,先后在河北邯郸,武安出版。1948年6月14日终刊,同《晋察冀日报》合并成为华北《人民日报》。  相似文献   

3.
到了中央身边解放战争打到第二年,我胜敌败的形势更明朗了.1947年11月12日,我军解放战略要地石家庄,华北全境除平绥(远)、平山(海关)两路沿线和太原、保定、安阳等极少数孤立据点外,庆获解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党中央决定晋冀鲁豫解放区和晋察冀解放区合并为华北解放区,撤销两个中央局,成立中共中央华北局,同时成立华北军区和华北人民政府.中国人民革命事业大进一步. 华北局决定,原两个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晋察冀日报》合并为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原《晋察冀日报》所在的晋察冀边区所属北岳区,《人民日报》所在的晋冀鲁豫边区所属太行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是华北两个著名老根据  相似文献   

4.
邓拓是人民的新闻家,是我们值得纪念和学习的榜样.他的新闻生涯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的,在这之前他的才华和能力已经开显露,作为一个年轻的史学家他已经写过多篇历史文章.1937年11月7日《抗敌报》(《晋察冀日报》的前身)创刊,在1938年4月改为中共晋察冀省委机关报后,邓拓就参加到报纸的编辑工作中来了,初来时邓拓担任晋察冀日报社主任,以后又担任社长、总编辑等职.1948年6月15日, 《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合并而成的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1949年8月《人民日报》开始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出版,邓拓受命担任人民日报总编辑,一直到1958年"反右"斗争时期被迫离开报社.离开《人民日报》后,他到北京市委的理论机关报《前线》担任主编,继续从事新闻活动.二十多年的新闻人生,邓拓为我们留下诸多宝贵的经验,也让我们深刻的了解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不屈的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5.
“升格”前后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没有举行庆祝会、招待会,没有宴请宾客、送纪念品。当时不搞形式、不讲排场的社会风气,比现在好多了。按照现在的说法,报纸是“升格”了。工作人员夙愿得偿,自然兴奋。但兴奋之后的思考,多少有些苦涩:我们编  相似文献   

6.
1948年6月15日,中共华北中央局机关报暨代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创刊。但是,它并不是历史上的第一份《人民日报》。在此之前两年多,就有一份《人民日报》在解放区印行,那就是作为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的机关报《人民日报》(史称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作为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正是由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日报》与晋察冀中央局机关报《晋察冀日报》合并而来的,而《晋察冀日报》又是由中共北方局北方  相似文献   

7.
"客观主义"作为一个反面概念,在我国党报理论中存在了40年,它所指的是这样一种新闻写作现象:不分主次、不分本质和现象,把一大堆各不相属的现实加以罗列,以显示现实。1948年10月10日,中共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全区人民团结斗争战胜各种灾害》的长篇报道。10月13日,中央宣传部为此下达指示,指示批评说:"全篇三分之二  相似文献   

8.
“政治家办报”是毛泽东1957—1959年期间在多次谈话中提到的一句话。最早提及,起因于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没能及时宣传毛泽东于1957年2月27日在最高国务会议上的报告和3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于这两次重要会议,《文汇报》《新民报》和《光明日报》都做了重点报道。《人民日报》前总编辑李庄在《人民日报风雨四十年》中记载,毛泽东对此很不满意,于这年4月10日召见了《人民日报》全体编委,严厉地批评他们说:“最高国务会议和宣传会议已经开过一个月,共产党的报纸没有声音。你们按兵不动,反而让非党的报纸拿了我们的旗帜整我们。过去说你们是书生办报,不对,应当说是死人办报。  相似文献   

9.
方兴未艾的报业集团现象 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以来,我国报团现象蓬蓬勃勃发展很快。特别是中央、省市两级机关报,多年来陆续创办了多种新闻媒体,初步形成以机关报为核心的多品种、多功能的报团。《人民日报》社,除了办党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之外,还办有《人民日报海外版》、《市场报》、《讽刺与幽默》报、《新闻战线》杂志等多种报刊。还组建了自己的通讯机构,成立了出版社和新闻人才培训中心,并经营相关实业,  相似文献   

10.
庄电一 《青年记者》2016,(19):10-12
一转眼,我在光明日报工作已经31个年头了,参与、见证了它很长一个时期的发展历程. 几经沧桑:曲折的发展历程 光明日报创刊于新中国成立前夕,比曾为中共华北局机关报、后改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人民日报只晚一年零一天.当时的北京已经解放,中共中央委托民盟创办一份面向知识分子的报纸.  相似文献   

11.
许林 《新闻实践》2006,(4):63-64
《人民日报》原总编辑李庄同志因病于3月3日在北京逝世。噩耗传来,我很悲痛。这些天, 脑海里像过电影似的,眼前不断出现李庄的音容笑貌,不断响起李庄对我的谆谆教导,不断浮现李庄批改我编辑的摄影画刊的情景……李庄教导我要多读书  相似文献   

12.
敌后游击办报纪实(上)左录《晋察冀日报》是战争年代晋察冀边区党委机关报,是敌后抗日根据地创办最早的一家党报。她的前身是《抗敌报》,1937年12月11日创刊。1940年11月7日改名为《晋察冀日报》。1948年6月15日,合并于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  相似文献   

13.
李庄同志,河北省徐水县人,1918年生,1939年参加革命,198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辑,现已退居二线。李庄是我国著名记者,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期间,写过大量战地通讯,后来主要从事编报工作,对办报积累了丰富的经脸。在近50年的新闻生涯中,李庄在人民日报社历经了各个重要时期和各种大事。他正在撰写的《我在人民日报四十年》,将走有关中央党报及其前身晋冀鲁豫《人民日投》、华北《人民日报》的珍责史料,对于总结党报工作经验,推动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闻改革,也会有所益。本刊从本期走,'将分篇连载这份回忆录,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4.
“升格"前后 1949年8月1日.中共中央华北局机关报《人民日报》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没有举行庆祝会、招待会,没有宴请宾客、送纪念品。当时不搞形式、不讲排场的社会风气,比现在好多了。按照现在的说法,报纸是“升格”了。工作人员夙愿得偿,自然兴奋。但兴奋之后的思考,多少有些苦涩:我们编印的报纸,称得上党中央机关报么!我们的政治、理论、知识水平,算得上中央党报的工作人员么!我是编委成员之一,同编辑部人员生活、工作在一起,业余时间,经常议论这个问题。有些思想压力颇有好处,促使人们政治上谨慎,工作中发愤,但看得重了,以致过于拘谨,不敢创新,又成为当时的一个缺点。  相似文献   

15.
李庄月志,河北省徐水县人,1918年生,1939年参加革命,1983年任人民日报总编挥,现已退居二线。李庄是我国著名记者,在杭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期间,写过大量战地通讯,后来主要从事编报工作,对办报积累了丰富的经脸。在近50年的新闻生涯中,李庄在人民日报社历经了各个重要时期和各利大事、他正在撰写的《我在人民日报四十丰》,将差有关中央党报及其前身晋冀晋像《人民日报》、华能是有关中央党报及其前身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的珍贵史料;对于总结党报工作经验,推动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闻改革,也会有所裨益。本刊从本期起,将分篇连载这份回忆录,以飧读者。  相似文献   

16.
1945年,“八一五”抗日战争胜利,祖国光复,中共吉林市特别支部接管了伪满《康德新闻》吉林分社遗留的设备,于同年10月10日出版了《人民日报》创刊号,周六刊,发行千余份。1946年5月28日,全体工作人员随军撤离吉林市。秋季,作为中共吉林省委机关报,更名《吉林日报》,后与《长春日报》合并,就是现在《吉林日报》的前身。佳木斯《人民日报》诞生于1945年11月下旬。当时中共合江省工作委员会成立,接收了国民党市党部《佳木斯民报》,正式创办《人民日报》,周六刊。1946年5月,《人民日报》改为省委机关报,更名为《合江日报》。 1946年5月15日,晋冀鲁豫中央局机关报《人民  相似文献   

17.
“文化大革命”前十七年,我一直在北京市做新闻工作。北平解放、我军进城以后,中共北京市委的机关报是《人民日报》(北平版)。后来,《人民日报》(华北版)迁京,成为党中央机关报,市委的机关报就改为《北平解放报》。为了支援新解放区,《北平解放报》在1949年7月停刊,全班人马——除留几个对北京比较熟悉的年轻记者外,都随军南下。此后两年多的时间里,北京市委没有机关报。但是,市委对宣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评论部副主任李仁臣升任该报副总编时,请教时任该报总编的李庄,李庄不经意间说了“既要用红笔,又要用蓝笔”。所谓用红笔者,审改别人的文章也,所谓用蓝笔者,自己动手写文章,不要搁笔。李仁臣用这句话警策自己,不忘自己是个编辑,是个记者,既用红笔,也用蓝笔,因此,收益匪浅。(2002年9月12日《人民日报》《享受新闻》)  相似文献   

19.
李庄小传     
李庄,河北徐水县人,1918年生,共产党员。1938年参加新闻工作,相继在《民族革命》半月刊、民族革命通讯社、《胜利报》、《晋冀豫日报》、《新华日报》(华北版)、《新华日报》(太行版)任记者、编辑、编委;1946年开始在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华北《人民日报》、新华通讯社华北总分社任记者、编辑、编委、副主任;1949年在《人民日报》任记者、编  相似文献   

20.
《人民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的机关报,是中国发行量最大的综合性日报。1948年6月15日创刊,1949年8月正式成为中共中央的机关报。《人民日报》以新闻和言论说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方针、政策,报道国内外大事,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揭露和批评各种不良现象和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传播各方面的知识和信息,开展学术讨论和争鸣。《人民日报》每天出对开八版,包括:要闻、经济、教科文、体育、政法、理论、国际、读者来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