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经历从高中到大学的转变,如何适应大学生活成为每个大学生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大学生的学校适应主要存在学习、生活、心理、人际交往、职业选择五个方面的问题。对此,教师要做好入学教育,加强学生的专业认同;重视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参加校内、校外各种活动,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建立健全职业适应性培训制度,帮助学生顺利度过择业期。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法对大连市965名大学本科生进行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以了解不同群体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心理健康的特点及其关系,为大学生健康成长、高校教育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心理依据.结果表明(1)大学生人际交往综合能力在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一年级高于二年级;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女生显著高于男生.但在专业上、生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2)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在年级、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生源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3)大连市大学生心理健康总体水平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极其显著.(4)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预测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
张海燕 《考试周刊》2013,(41):152-153
大学新生在开始大学生活时在环境、学习、人际交往、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一系列的适应问题,表现在环境适应方面的问题即为环境适应不良。环境适应是大学新生进入到大学生活所面临的第一个挑战。研究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环境、学会独立生活,促进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困惑,如自卑、抑郁、人际交往敏感、焦虑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作为引领中国心理健康教育新方向的一面旗帜,通过营建积极是校园生态、激发自身主动性、建立积极信念和提高心理弹性等措施,可以有效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不良的心理困扰,促使他们更好的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并对未来的社会适应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唐新 《河南教育》2014,(12):24-25
近年,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加突出,尤其是女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适应大学生活等方面的问题更多。为提高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建立了"心灵乐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室,积极探索对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院通过开展"心灵乐吧"接受式音乐治疗,帮助女大学生提高了自我认知能力,培养了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要环节.当前大学生在新的社会环境下,面临众多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大学环境适应、人际关系交往和竞争压力等方面.针对其根源,应该从专业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体育锻炼和教学以及心理知识教育等方面,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简论大学新生的角色转变与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刚刚跨入大学的新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面临着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个人、学校、家庭等因素是这种不适应症产生的主要根源.根据大学生学习上要自觉、生活上要自理、管理上要自治、思想上要自我教育的特点,帮助新生面对新环境,转变旧习惯,逐步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通专结合、知识能力和素质并进、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人才.  相似文献   

8.
抑郁是一种常见的负性情绪,会对个体的学习、工作、生活产生消极的影响。大学生抑郁的心理成因主要表现在:人际交往自我认知偏差、缺少社会支持、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人际关系的困扰、人格缺陷、恋爱与性心理的不成熟六个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一要引导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二要教会大学生合理进行自我调节,三要培养大学生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四要完善高校心理咨询与辅导工作,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曾庆璋 《文教资料》2006,(27):10-11
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的重要环节,是大学教育能否向社会输送合格人材的关键。应开展深入细致的心理健康教育,从大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帮助他们积累成长的体验和方法,促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环境适应方面发挥内在潜力,走向成熟和成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人格健全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是否身心健康,能否适应现代竞争社会的各种压力和挑战,对于国家未来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在生活适应性、学业、人际交往、恋爱、家庭、就业、情绪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困扰和心理矛盾,这些问题已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其正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因此,探讨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与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1.
普查工具:采用教育部编制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进行普查.普查结果:①共筛查出7.65%(399名)新生,5.56%(27名)的研究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倾向.主要存在强迫症状,抑郁,自卑,焦虑.②3.7%的新生适应能力很差,在人际交往,学习、择业及生活满意度上适应能力差.③13.56%的新生承受压力比较大.主要压力源为家庭、生活事件、个人发展及社会交往.  相似文献   

12.
调查航海院校学生对专业的适应程度与就业前景的态度;对大学生活的适应程度;对人际交往的适应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心理状况基本良好,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心理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角色转换与适应障碍,生活、学习和就业的压力,情感困惑和危机,交际困难等是大学生心理不和谐的原因。促进大学生心理和谐发展、构建和谐校园可采取以下对策:加强宣传教育,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建立一支高效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咨询活动;开展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紧密结合等。  相似文献   

14.
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有助于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还能提高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和挫折承受能力,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要开设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且利用各种方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开展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心理问题存在着年级差异,不同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心理问题特点.一年级学生在高校生活适应方面的心理问题居多;二年级学生是各类心理问题较多产生期;三年级较多表现在个人发展与情感的冲突;四年级则以择业求职而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为主.文章主要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年级特点,提出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及有针对性的相应对策,以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6.
多份针对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报告表明初入大学校园的新生普遍存在对学习兴趣、新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专业兴趣及就业压力等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本文从近年来三件大学生恶性伤人事件着手,分析当代大学生集体归属感缺乏的现状、成因和重建方法。指出重建大学生归属感是促进家庭、校园和社会和平、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7.
王威 《职业技术》2010,(2):73-73
长期以来,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求助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经济上的重负,往往导致他们心理上也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所以贫困大学生的"精神求助"更加不容忽视。较大的经济压力、学业压力和人际交往困难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诸多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和行为指导等一系列的心理救助工作,帮助贫困大学生摆脱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开辟一条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8.
从生活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和课余生活等方面分析了高职新生可能产生的心理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学校应从重视程度、思想教育、自我认识、校园活动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入手,帮助高职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随之,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大,易使一些人难以调节心理状态,产生心理健康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大学阶段本就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对于提升身体素质以及心理健康素质较为关键,但大学生心理不够成熟,易受到外部环境影响,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体系的构建,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十分重要,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如何摆脱心理困惑、适应大学生活是一个复杂而深奥的问题。文章指出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通过主动适应新的生活方式、树立主动学习的观念、改变人际交往理念、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合理规划大学生活等方面来引导学生进行心理调适,更好的帮助大学生适应大学的生活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