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在少数民族地区,如何运用当地的优秀民族文化资源来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已经成为当地学校德育工作者探索的重要课题。我校地处侗族地区,经过多年的摸索,在开展侗族音乐教育促进德育工作方面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建立中国通道侗文化旅游区的资源条件及现实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侗族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之一,湖南省是侗族主要聚居区之一,通道侗族自治县是湖南省最早建立的侗民族区域自治政权,侗族人民的民族建筑、民族刺绣和民族文化,在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的一席。建立通道侗文化旅游区,开发侗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对于振兴当地民族经济,帮助其脱贫致富,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3.
民族民间法是存在于民族乡土社会的民族习惯、民族风俗、民族禁忌等,侗款就是其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普遍存在于侗族地区。文章通过对广西三江地区侗族侗款的实地考察研究,分析了侗族侗款的传承和特征,探讨了其现实影响。  相似文献   

4.
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其中一种应用打击节奏伴奏的舞蹈形式在侗乡广泛流传,节奏形态与舞蹈动作特点突出。有着及强的表现力。对湘西怀化地区侗族打击节奏型的浅析,意在介绍侗族打击节奏的表现特征,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黔东南州侗族地区民族食品资源丰富,风味独具特色.对这些风味食品进行开发与利用.对地区经济发展 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文章对侗族风味食品的制作、食用方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侗族是贵州特有的少数民族,侗族文化以其特有的侗族大歌、魅力侗寨、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吸引着全世界的游客。而侗族大歌为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增添了重要力量,侗族大歌与旅游业相结合,使之达到彼此促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构建侗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解决好在发展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民事纠纷,有必要在司法实践中对侗族婚姻习惯法的宽容和合理利用,以此改善民族地区司法的纠纷解决能力及社会效果,提高司法的公信力和亲合力。文章结合在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和林溪两个乡镇的实地调查,就实现国家法和侗族婚姻习惯法在司法实践中的良性互动作了探讨,期以促进侗族地区社会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学校教育不仅肩负着知识传授、人才培养、服务社会的责任,还应当兼有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的使命。对于无文字状态下的民族,它们的民族文化常以口传为主要方式;侗族大歌这一民族民间音乐在侗族村落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功能,理当纳入侗族地区音乐教学的内容安排。  相似文献   

9.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侗族村寨受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约束,形成了典型的"团体格局"社会结构。以侗族传统文化的"金三角"九洞地区为分析对象,认为作为侗族传统文化标志的鼓楼是团体格局的象征物,"款约"是团体格局的制度保证,"吃相思"则是以村寨团体为单位的社会交往体系。团体格局中,注重公共性和集体利益,利用共同规则维护区域内社会秩序,使九洞地区侗族村寨社会在转型过程中较为和谐有序。团体格局社会机构能够给侗族地区乃至更为广泛的民族地区社会转型提供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0.
贵州北部方言侗族文化核心区位于贵州清水江流域,地处汉儒文化与苗侗文化的交融之地,有内涵丰富的北部方言侗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特质。通过实地调研期望能构建起以锦屏为中心,以天柱为东翼,以剑河、三穗为西翼的北部方言侗族文化圈。在这个以侗族文化为主,汉族、苗族等多元文化相互融合并存的文化核心区域里,文化中心点锦屏的清水江文书源远流长,文化圈西翼的剑河、三穗的九寨侗乡古朴秀丽,东翼的天柱以家祠文化闻名于世,整个北部方言侗族文化核心区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在北部方言侗族文化核心区发展旅游有利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促进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其旅游发展措施可着重从整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调动民族地区人民积极性、发展民族教育几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1.
位于湖南怀化南部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一民族文化保持相对较为完整的侗族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侗歌、侗舞、侗琵琶都是民族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研究价值,其侗族喉路歌鏊是侗族多声民歌的典型代表,歌唱形态,在歌唱表演、曲式结构、和声织体等多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侗族喉路歌蓥的调式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中华民族具有着五千年文明史,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历史的沉淀作用下,不同的民族亦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成为了各民族的鲜明特征。在此之中,侗族大歌作为一种原生样式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更是侗族民族文化与教化的重要途径。在时间的作用下,侗族大歌凝聚出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时至今日已经成为了侗族具有着教化性质的"百科全书",有效传承并发扬着侗族的民族文化与审美特征。本文将以此为出发点,浅谈侗族大歌的审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侗族大歌特有的传承机制能够增加侗族儿童民族文化知识和技能,促进儿童社会化以及培养儿童的民族意识和民族精神,这一特殊的教育形式弥补了正规教育的局限性。同时,民族地区的幼儿教育从中得到很大的启示:走正规幼儿教育与非正规幼儿教育结合的道路;提供儿童一个适宜发展的环境;因地制宜开展儿童教育。  相似文献   

14.
鼓楼是侗族的标志性建筑,在侗族社会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娱乐欢庆、节日活动,还是迎宾送客、生产生活等,都离不开鼓楼。鼓楼具有极强的民族凝聚力,是侗族显著的标识性符号,其建筑式样、功能作用、寓意等都展示了侗族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15.
清代是侗族地区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书院的发展对汉文化在侗族地区的传播,对培养人才、促进侗族地区社会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清代侗族地区的书院教育独具特色,值得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湖南侗族同其它民族一样,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说唱文学,包括"刚锦"、"多锦"、"刚锦多锦"、"刚款"以及各类民间仪式中的说唱,它们是侗族文学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演变,说唱文学的传承发生了新的变化。以说唱文学传统保留较好的通道县为例,对湖南侗族地区说唱文学的传承现状做田野调查,以期对侗族说唱文学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以及传承保护等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侗族主要居住在湘、黔、桂三省毗连地带。侗族是一个有丰厚文化积淀的民族,作为世界最早的稻作民族之一,侗族的文化主要是稻作文化。其民间文化事象都蕴含稻作文化内涵。从侗族民间舞蹈中体现的稻作生产、民间宗教信仰、稻作审美精神和民间舞蹈的时空意识,可以破解侗族稻作文化内蕴。  相似文献   

18.
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之下,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生存的危机。文章以三江侗族大歌为例,提出对其进行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并希望以此为鉴,对侗族乃至其它少数民族歌舞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9.
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以侗族地区的中学为例,侗族学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汉语水平较低.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求教师注意提高课外教育基础质量、注意课前四熟悉、注意课堂四慢,以提高民族地区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0.
榕江侗族风情与旅游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榕江县是贵州侗民族集中的聚居地,侗族风情十分浓郁。有独特的侗寨建筑、民族服饰、民族歌舞和民族节日,以及传统的民族工艺,是我国民族大家庭中的瑰宝。针对侗族风情旅游的特点和状况,提出几点旅游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