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宝藏,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良好素材。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形象美。而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有限,在感受诗歌的美,理解诗歌内容方面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语言清新、情趣盎然的古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是挖之不尽的美的宝藏。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情,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这就必须要采取一切办法拓展古诗学习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当前,小学语文中收录的诗歌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教师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思路,采用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以及其传达的情感,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小学诗歌教学的策略,优化语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是个难点。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基本上是一个路子教学:教师讲解,学生识记,最后背诵,方法单调枯燥,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兴趣淡薄。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古诗不再头疼,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诗歌之美、体会到学习诗歌之趣呢?  相似文献   

5.
新课程标准提高了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地位。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效诵读,品味诗歌的韵律美;运用情境,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联系生活,尝试诗歌的创造美。从而,让学生充分享受到了古诗词带给自己的成功感和乐趣。  相似文献   

6.
李艳 《教师》2013,(28):75-75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小学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文化情感的渗透,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注重积累,注重诵读,注重感悟;让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美与语言美,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7.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在苏教版新课改的教材中,诗歌样式的课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可见,语文教学已开始呼唤"诗教"的回归。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利用融音乐美、建筑美、图画美为一体的诗歌对学生进行美育具有其他任何形式所无法比拟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要把充满生活情趣的诗歌引进课堂,让学生在诵读中亲近经典,在亲近中热爱中华文化。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诗歌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通过诗歌教学对小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文章围绕加强朗读,体验情感熏陶美;动笔绘图,感受诗歌描绘美;陶冶情操,享受诗歌意境美;展开想象,引导学生欣赏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典诗歌具有感情强烈、语言凝练、音韵和谐、意境清新等特点。通过古典诗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通过这些美好的事物和形象去感染、塑造学生,能够造就他们完善的人格与和谐的心灵。笔者试着从感受韵律美、欣赏意境美和实践创造美三个方面探索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0.
初中语文课本中诗歌篇目众多,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发现美、感悟美、享受美、创造美,让美栖居在诗歌教学中,让诗意长留在学生的精神世界里。  相似文献   

11.
蔡继英 《甘肃教育》2013,(20):38-38
古诗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有生命力的瑰宝。它语言含蓄。意境深奥.干百年来脍炙人口。小学古诗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及深奥的哲理。由于中国卉代诗歌本身的含义和韵味很难通过语言描述,义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对于诗词难以理解和感悟,仅靠传统教学中几张图片和教师的讲解难以让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所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辅助占诗文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诗歌最开始是用来吟唱的,其节奏和韵律都十分优美,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诗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对美的价值判断,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而去感受美、创造美。小学作为诗歌教学的启蒙阶段,出彩的诗歌教学方式越发显得重要。如今,许多诗歌教学方式还不够完善,方法显得陈旧而落入俗套,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诗意天赋,压制了学生的语言创造力和想象能力。笔者以苏教版的相关诗歌为例,提出如何让诗歌教学出彩的几点建议,希望对诗歌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用了不少文质兼美、意境深远的古诗,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宝贵遗产。诗歌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充分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但是由于小学生知识面狭窄、生活阅历浅、表象储备贫乏,对诗歌中所描绘的社会时代、人物思想、风土人情感到疏远,在普遍缺乏对古典诗文的文化价值、教育价值、艺术价值足够认识的今天,  相似文献   

14.
诗歌最开始是用来吟唱的,其节奏和韵律都十分优美,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诗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对美的价值判断,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进而去感受美、创造美。小学作为诗歌教学的启蒙阶段,出彩的诗歌教学方式越发显得重要。如今,许多诗歌教学方式还不够完善,方法显得陈旧而落入俗套,无意中扼杀了学生的诗意天赋,压制了学生的语言创造力和想象能力。笔者以苏教版的相关诗歌为例,提出如何让诗歌教学出彩的几点建议,希望对诗歌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5.
小学语文诗歌教材计有古诗、现代诗和儿歌共五十多篇,而古诗占了大部分。依据古诗文体的特点,探讨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头脑中再现诗人所创造的完整而丰富的艺术形象,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必须解决的议题。一、启迪寓意,诱发情感性情感性是诗歌突出的特点,“以情感人”是它的灵魂。要善于引导学生感知诗中的意象美,让生活的情绪与诗歌产  相似文献   

16.
王国维说“诗以有境界自成高格”。所谓的境界就是意境,每首诗歌都着力表现一种意境,意境是诗歌的灵魂、诗歌的生命。入境,是品读诗歌的根本。只有注重对意境的透析,把握作者作品的情感,才能使学生进入真正意义上的鉴赏境界。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发学生思维,架起诗歌世界和生活世界的联系,去领悟诗歌中的意境美,在诗情画意中让生命诗意地栖居。  相似文献   

17.
让平平淡淡的生活释放光彩,犹如和着歌、迈着步、跳着舞、追着风,这就是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诗歌一直带给我的感受。诗歌融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给学生以美的熏陶和启迪,深受学生的喜爱。如何凸显诗歌的情,让学生品到诗歌的味儿?在教学《蒲公英不说一语》时,我做了大胆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胡记霞 《快乐阅读》2011,(1):125-125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是情感的浓缩。诗歌特有的音韵之美,确定了其特别适合朗读的特点。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能够真正地贯彻"读"这一环节,采用各种读法让学生去体会诗歌婉曲精练、含蓄蕴藉的语言,从而让学生在"读"中去想象、去联想、去享受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阳光的灿烂,雪山的美丽,沼泽的诱人,才能真正实现诗意的飞翔。  相似文献   

19.
美妙的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优美的语言、诗境表现出诗歌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因此,在初中诗歌教学中,教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阅读鉴赏诗歌的过程中,清楚地理解和掌握诗歌的形象美、绘画美、感情美,从而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选编篇幅短小、通俗易懂、富有童趣、充满想像、贴近儿童生活实际的现代诗歌作为教学内容是苏教版江苏教育出版社编写出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显著特点之一。这些诗歌词藻华丽,琅琅上口,能让儿童感受语言文字的音韵美。这些诗歌意境优美,富有情趣,能让儿童产生亲近生活的亲切感。这些诗歌的内容也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并留给儿童无限的遐想空间,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触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