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语文素养着重表现在发展和提高学生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方面的能力.本文就从应用·拓展的角度来简单地说一说:如何通过仿写这一普遍的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2.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数学学习与生活实践的“链接与交互”,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自我发展过程。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特别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  相似文献   

3.
李培芳 《福建教育》2009,(10):55-56
有效的数学学习应当通过对数学活动的深刻体验,对数学问题的深入思考等学习活动来进行。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这一本质特征,才能打造出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真正因数学而智慧。现结合第三届“我与新课程”征文暨第二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中的课例谈谈如何让学生在操作、实践、应用中丰富数学体验,在猜测、归纳、推理中发展数学思维,进而在不断的体验与思考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确立了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核心理念,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为具体形式的学习方式,如《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核心在于从单一的学习方式向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转变,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转变,而教学设计正是体现教师教学观的具体体现。因此,好的教学设计是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苏玉 《新课程研究》2009,(10):52-54
“探究学习”是新课程的显著理念,“活动·探究”栏目是新教材的主导栏目.本文探讨在“活动·探究”栏目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种再创造活动,而不只是印刻在书上和死记在脑子里的结论。数学教学应该通过数学活动让学生领悟数学抽象、严密和简洁等的本质特点,感受数学理性的精神力量。在实践中如何把握数学本质呢?下面结合第二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的课例,谈谈个人的理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质疑·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学习方式,数学课小仅仅是强调学生探究,而且突出强调“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交流,获得知识?  相似文献   

8.
梅震宇 《江西教育》2009,(10):39-40
当班主任多年.感觉到在大学读书时学的那点理论知识远远不足以指导我做好班主任工作.便下决心要走出一条自己的治班之路。通过六年多来的实践探索和学习思考,我觉得我的治班思想已经逐渐明朗,那就是“六字经”——“劲·净·敬·静·进·竞”。  相似文献   

9.
由福建教育杂志社主办的第三届“我与新课程”征文颁奖大会暨第二届“智慧·互动·成长”全国青年教师教学风采展示活动终于落幕了。这次活动既不是赛课、选秀,也不是为了交流做课技巧,而是旨在与大家一起探讨在常态教学中如何科学地理解数学本质,关注学习本质,把握教学本质,开展真实有效的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0.
广东实验中学在校长课程领导下,校本课程建设逐渐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特征-1.原则:以合理的目标体系和开发原则规范校本课程建设;2.教师:赋权·增能·问责;3.课程:评价·筛选·精品化;4.学生:选择·参与·成长;5.模式: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创新型人才培养一体化;6.收获:教师·学生·学校齐发展。  相似文献   

11.
通过“阅读·理解·应用”过程,培养学生归纳和严谨求实的作风;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能力、应用知识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宁化师范附属小学与宁化县教师进修学校共同承担了语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福建省小学语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实验,现已经结束了研究工作。回顾第二阶段,我们采用了“说·上·看·议“的基本程序进行了实验的运作,感到本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更具求真求实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浙江教育科学》2009,(6):F0002-F0002,F0003-F0004
义乌市实验小学的“快乐阅读”,借鉴“文化”、“艺术”、“生活”、“现代”和“生命”等因子灵动地演绎着小学生的读书之路,“诵·读·悟·行”四结合的阅读过程将读书活动变成“人文对话”的精神套餐,构建了家庭书架、班级图书角和学校图书馆“三级书架”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4.
卡洛尔谜题     
“有趣的数学”系列竞赛活动由中学生数理化(初中)杂志社携手播睿智教育·王老师数学学校主办。活动内容由王老师数学学校提供.每期都会设置相关的题目.同学们可以把答案邮寄到郑州市农业路60号附2号3楼播睿智教育·王老师数学学校王老师收,  相似文献   

15.
当时光老人翻开历史新的一页,中学语文新课标的出台在全国范围引发了一场如火如荼的教育改革。围绕着课程目标(普通高中)所提出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各教育单位纷纷组织教学者进行新课程研究,打造新形势下新课堂。如何在课堂中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高中组比赛的金奖获得者,谈谈个人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让学生获得基本活动经验的探索”课题豕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堂教学研究”核心子课题(批号:080419),主持人为唐传义、叶新和,由总课题组和泰州市教研室共同管理.课题产生背景:东北师大史宁中校长在主持《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修订工作中提出,要将“总目标”中“双基”修改成“四基”,即,让学生能够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本课题是在此背景的基础上产生矛进行研究的.“实践——理论——实践——理论”是本课题研荛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课题主持人先针对自己教学实践中活动探索进行分析,形成一定的理,洼认识,据此指导课题组成员进行活动设计,再对形式多样的实践成果进行总结,上升到理论高度,初步形成一定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认识.其中,研究重点为能够产生一些可以直接供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活动设计.目前,研究中提出一条设计与判断的标准:没有思维活动的数学活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活动,没有一定思维深度的数学活动不是好的数学活动,以此来指导课题研究.对此课题的研究成果我们从第4期开始介绍,希望对大家的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元人创造了浪子-隐逸-斗士文化。浪子风流、隐逸情调与斗士襟怀融会而成的反抗意识和审美人生构建了元曲的人文精神。柳永和陶渊明作为浪子和隐逸的文化代表成了元代社会的偶像。魏晋六朝是人开始觉醒、文学开始自觉的时代,元朝则是普通人开始觉醒、通俗文学开始自觉的时代,这是一个应该郑重提出的文化大命题。关汉卿《南吕·一枝花·不伏老》,马致远《双调·夜行船·秋思》和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分别是“浪子风流”、“隐逸情调”和“斗士襟怀”的文学写照:  相似文献   

18.
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学生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戴维·H·乔纳森曾赞誉说,以情境为核心的教学“成功地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并且成为教学领域“光明前景的另一个信号”.我国正在实施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对于数学课程各学段的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促使教学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俄罗斯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巨著《安娜·卡列尼娜》曾有过几十种不同的开头写法,然后经他的反复比较、筛选,最后才确定下来。同样,初中数学新授课的有效导入,也需要我们精心设计。如何有效导入,尽管评判的出发点不同,但趣味性则是永恒的,导入引人入胜,使教学内容以生动活泼的面貌出现在学生面前,能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和促使他们去接受新知识。本文拟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数学新授课的四种以趣导入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式教学案例——科学探究:摩擦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课程实施中倡导以“主动·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本文就现行初中物理教材中“科学探究:摩擦力”一节的探究式教学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