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英国作家德拉梅尔曾与叶芝、哈代齐名。但随着现代主义文学运动的发展,坚守浪漫主义的德拉梅尔开始遭到主流评论家的批评与打压。本文从作家的个性、出版社的选择和主流评论家的影响三个方面探讨了德拉梅尔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默默无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关山 《职业技术》2007,(15):39-40
在美国,有一句流行语:“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whatyouknow),而是在于你认识谁(whomyouknow)。”在当前10倍速知识经济时代,人脉已成为专业的支持体系。对于个人来说,专业是利刃,人脉是秘密武器。如果光有专业,没有人脉,个人竞争力就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若加上人脉,个人竞争力将是一分耕耘,数倍收获。因此,开发和经营人脉资源,不仅能为你雪中送炭,在“贵人”多助之下更能为事业发展锦上添花。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2012,(22):18
做事先做人,会做人才能成大事。 诚赢天下,要立事先立信。 善谋人脉。人脉决定财脉,财脉决定命脉。 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年轻时,要把吃苦当成吃补。  相似文献   

4.
琴台 《课外阅读》2012,(7):22-23
每个人一生下来,都是原始股。老天给了你相貌、出身和资质,这些,统统都是基础。一只原始股能有怎样的造化,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人,还需要其他东西,诸如学识、智慧、人脉。网上有个词叫"人脉变现",听起来有点功利主义,仔细想想却是肺腑之言。所谓人脉变现,说的是一个人若想有所成就,必须操练一种本领——能够将人脉变  相似文献   

5.
编辑老师: 我是一个中学语文教师。靠着几十年积聚起来的人脉和经验,业余时间编写了一些语文教辅读物。  相似文献   

6.
学人书屋     
《留学生》2010,(12):63-63
《从零开始做人脉》 一个人的成功,85%归功于他的人脉关系。看似幸运之神“巧合”地降临,其实多半是努力经营人脉的结果。有良好人脉的人,总是看上去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而那些成功的企业家、职场精英,也无一不重视经营自己的人脉。  相似文献   

7.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中心发表了这样一份调查研究结果:一个人一生所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是来自“关系”,在200多年前的中国,一个名叫胡雪岩的商人,由于擅于经营人脉,从一个倒夜壶的小人物,翻身成为富甲一方的红顶商人。正所谓拥有一本厚厚的“人脉存折”换来日后满满的“成就存折”。  相似文献   

8.
你知道一般人才和顶尖人才的区别在哪里吗?金钱or专业知识?No,是他的“人脉”!也就是我们定义的人脉竞争力,即相对于专业知识的竞争力,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人脉网络上的优势。史丹福研究中心曾经发表一份调查报告。得出惊人结论:一个人赚的钱,12.5%来自知识,87.5%来自关系。  相似文献   

9.
在英国作家德拉梅尔的笔下,米勒小姐的形象不再局限于传统男性作家笔下的“天使”或“魔鬼”范式,而是“天使”与“魔鬼”多元共存的“新女性”形象。米勒小姐在与男权制的漫长抗争中,十分珍视“姐妹情谊”的构建,并逐渐形成独立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0.
《纪念日》是英国作家德拉梅尔创作的一则婚恋悲剧短篇。在充满灵异氛围的故事情节中,主人翁澳薄理与情敌菲斯克的冲突、与妻子艾米莉的争吵,特别是他暗藏内心的挣扎,逐渐成为他的“心魔”,并最终导致他的婚姻悲剧。  相似文献   

11.
张一进 《留学生》2013,(9):62-62
即使你没有人脉和财富,只要学会演讲,利用好每次当众讲话的机会,资源、团队、人脉都会轻松获得,成功自然也会与你靠得更近!  相似文献   

12.
基于黄金圈法则的逻辑思路,并以社会资本理论、弱关系的力量和六度空间理论的基本观点为支撑,构建“建立求职网络”课程教学设计。分析人脉求职原因、建立求职网络和拓展有效人脉资源的教学大纲和课程体系,聚焦通过课堂活动训练来增强学生的体验感与领悟度,旨在促进大学毕业生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大学生群体合理使用人脉资源、科学提升求职效能。  相似文献   

13.
袁靖亚 《大学生》2014,(3):110-111
提到人脉这两个字,大部分同学的心里就像先压了三座苦兮兮的大山,基本上意味着“嘴勤+腿勤+脑细胞消耗”。好像只有翻过这三座山脉,才能看到传说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人脉。  相似文献   

14.
人脉对于职场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会精心经营人脉,但成功的人并不多,本人并非成功人士,只是将自己的一点心得与诸网友分享。  相似文献   

15.
陈晨 《大学生》2013,(12):52-53
正最近,人脉午餐开始悄悄兴起。它为一些即将或刚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提供一个平台,约请目标就职单位的职员一起午餐,在轻松的氛围中交流相关经验,既能了解到行业知识,又能积攒人脉。随着这种方式的流行,提供免费服务的人脉午餐网站也流行开来。但是,这种来自国外的时髦方式,在中国的发展趋势真的像外国一样如火如荼吗?尝过这样"午餐"的年轻人有何感受呢?  相似文献   

16.
赵菲 《留学生》2010,(3):54-55
“连一个南就水村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说什么解决‘三农问题’,这不是吹牛嘛?”在记者质疑一个经济学家动用一切人脉资源来帮助一个只有65户的小山村是否值得时,儒雅,文静的刘姝威教授给予了坚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7.
社会网络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培养、识别创业机会、提升创业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拓宽创业社会网络的主要途径有:通过熟人介绍,扩展人脉链条;参与社团,走出自我封闭的小圈子;利用网络,廉价扩充人脉通道途径。  相似文献   

18.
对于社会资源匮乏的大学毕业生而言,他们到底应该如何使用宝贵的、稀有的人脉资源,如何应对同学、师兄姐的同业竞争呢?是开放分享,还是谨慎持有呢?这个拿捏的分寸,让不少同学迟疑了。"一个人能否成功,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是在于你认识谁。"——这是来自好莱坞的名言,其意思不是叫人不要培养专业知识,而是强调"人脉,是一个人通往财富、成功的门票"。人脉资源虽然需要日积月累,但绝不是一种快速消费品,不是用多了就没了,反而越分享可能收益更大。对于社会资源匮乏的大学毕业生而言,他们到底应该如何使用宝贵的、稀有的人脉资源,如何应对同学、师兄姐的同业竞争呢?是开放分享,还是谨慎持有呢?这个拿捏的分寸,让不少同学迟疑了。  相似文献   

19.
正曾经看到过一句话,叫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当今的社会,或多或少大家都在强调人脉的重要性。有人说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良好的人脉对一个人的成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一生其实并不复杂。回顾一下你曾经的人生经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导致你现在的结果的,就是那么几个"关键时刻",我们称之为"转折点"。对于成功的人而言,之所以成功,是因为那几个"转折点"把握得比较好,导致事业发展一直呈上升状态。黄力泓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每个人都有250位朋友,他们分别出现在两种场合,一个是你的婚礼,一个是丧礼,  相似文献   

20.
袁岳 《大学生》2012,(6):62
我们在社会关系很单薄的时候需要建立人脉,当我们有了一些人脉的时候是不是可以随时支用呢?你认识王石,是不是就可以随时请他出席活动,或者是不是可以要求他为你买的万科的房子打折呢?你的父母是领导,你是不是就可以让他们的下属为你做任何事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