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20世纪西方最重要的作家之一,生前命运多蹇,作品虽一再遭禁,但最终仍得到世人肯定。回顾他的人生旅程,我们强烈地感觉到他周围的女性对他的巨大影响。在与女性的交往中,劳伦斯找到了理解他所置身的世界的方式,也获得了他所从事文学创作不竭的动力与基本的素材——几乎他的所有小说中的女主人公,都是以他所接触的女性作为原型而创作完成的本文旨在通过对劳伦斯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女人——母亲莉迪亚、初恋情人杰西·钱伯斯以及妻子弗丽达·劳伦斯——的描述,探讨她们对他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 在现代欧美文坛上,英国作家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avid Herbert Lawrence,1885—1930)不仅堪称多产,而且“最具有独创性”①。在劳伦斯卷帙浩繁的作品中,小说构成了他成就的核心,也最充分地体现出他的创作思想和风格。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1913)是迄今公认的劳伦斯的四部杰作或代表作之一。在这部带有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里,劳伦斯对他故乡的矿区生活,他的矿工家庭,他的父母的龃龆和冲突,特别是他的母亲对他(即小说中的保罗(Paul))的那种强烈的爱,  相似文献   

3.
女性主义是劳伦斯作品所反映的一项重要内容。他的女性主义的形成表现于《儿子与情人》,其发展过程清晰体现于《虹》和《恋爱中的女人》,其走向成熟则表现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从中可以认识其女性主义从形成、发展到成熟的演变过程,进而有助于增进对劳伦斯小说的欣赏、理解与研究。  相似文献   

4.
赵丽莉 《文教资料》2010,(35):14-15
莫瑞尔夫人和曹七巧分别是劳伦斯小说《儿子与情人》和张爱玲小说《金锁记》中的母亲形象,本文从内外因出发探讨社会压迫及性格弱点共同造成了她们一致的婚恋悲剧。  相似文献   

5.
《圣经》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为劳伦斯提供了情节原型。通过分析他的小说《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不难发现,作家始终围绕着两性关系的不和谐——和谐这一情节原型构思作品,由此展现他对男人和女人美好关系的探求,展现他重构和谐的人与和谐的社会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戴·赫·劳伦斯是个颇有多议的作家。本文从三个方面评介了劳伦斯及其作品:1、“不做生活中死人”的小说家,通过对他有关信件的分析研究,指出劳伦斯“拉纳尼姆”主张的荒谬。2、劳伦斯的几部重要代表作。较扼要地分析了《儿子和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查特莱夫人的情人》。3、劳伦断和“血的意识”。意在阐述劳伦斯有关性的观念,指出我们在劳伦斯小说中所领略到的“血的意识”,是建立在反科学的神秘主义理论基础上的,劳伦斯独尊男性的偏见以及赞赏男性性器的心理变态,比弗洛伊德的“里必多”说更玄乎。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善于在作品中运用大量的景物描写表达自己的创作主旨———揭示自然与工业化的对立,寻求两性关系的和谐。从《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女人》这三部劳伦斯的代表作中的自然界中的四季的景物描写入手,从象征、烘托情节和二者结合这三个角度分析了景物描写在反映作品主题方面所起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已成为解读劳伦斯作品创作的第二语言。这三个角度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全新的视角,为读者理解景物描写在劳伦斯作品中的重要作用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的出现标志着英国现代主义小说进入了高峰时期,他的作品深受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影响。劳伦斯的代表作《儿子与情人》是弗洛伊德理论的真实再现。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终其一生都在追求一种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尤其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和谐的关系。但是他的追求是充满矛盾和彷徨的,他受尽了来自社会和内心的双重折磨,这在他的最著名的两部作品《儿子和情人》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得到了最完整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贯穿D·H·劳伦斯艺术生涯的一个核心主题是对现代理性一工业文明的否定,对自然和本能的复归和向往。继早期的《白孔雀》(1906—1909年)、《儿子与情人》(1912年)《彩虹》(1915年)以后,劳伦斯写于1916年至1917年的《恋爱中的女人》(发表于1921年)再次阐发了这个主题;他写这个主题的最后一部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1927年)则更是尽人皆知的作品了。但《恋爱中的女人》之所以引起了批评家们更大的兴趣,这不仅是因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通过对《儿子与情人》中的人物进行重新分析,从而阐释它不只是一部"成长小说"或者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再现,更是一部女人战胜男人的小说。通过这部小说,劳伦斯道出了两性关系的另外一种形式:女人控制男人,从而展示了无论生活在父权统治之下,还是重返母系社会,都不能够和谐地生活。男女各尽所能,平等相处,这才是生活之道。  相似文献   

12.
呼唤本真:论劳伦斯小说中的原始主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原始主义是劳伦斯的小说的主要特点之一.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他对自然的崇尚、对血性意识的张扬以及对非主流文化的迷恋.劳伦斯的主要作品<恋爱中的女人>、<儿子与情人>和<羽蛇>表明,他的原始主义的本质是对现代西方工业文明的批判,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也是对人类再生之路的探寻.  相似文献   

13.
唐书哲 《新高考》2013,(10):35-38,17
【导读】劳伦斯(D.H.Lawrence.1885—1930)是英国现代主义小说家,出生于诺丁汉郡一个偏僻的矿工村里,父亲是矿工,母亲是小学教师。劳伦斯自大学起便开始发表小说,《儿子与情人》(SonsandLovers)是其代表作之一,带有较强的自传性。  相似文献   

14.
仲颖 《海外英语》2011,(1):236-237
劳伦斯作为二十世纪英国最独特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以《儿子与情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以及《恋爱中的女人》等长篇小说蜚声文坛。劳伦斯在短篇小说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木马优胜者》当属其中的翘楚。人们每读到这部作品时,便不自觉的联想到"俄狄浦斯情结"。该文从审美角度,表现手法等角度去解读,探讨了劳伦斯是个十足的象征主义者,揭示了在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人的本性的扭曲和异化。  相似文献   

15.
<正> 英国文学评论家F.R·利维斯称D.H·劳伦断为“我们时代的伟大创作天才,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这种评价对劳伦斯是当之无愧的,在他短短的二十年创作生涯里,他著有十多部长篇小说,数量众多的中篇小说、诗歌、游记和文学评论。他在创作上公认的最高成就表现在《虹》、《恋爱中的女人》、《查太莱夫人的情人》、《儿子和情人》等几部长篇小说中。而他的短篇小说,也是他创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其中不乏艺术上足以代表他的风格、技巧、特色的佳作,如《菊馨》、《马贩子的女儿》、《普鲁士军官》等。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在1912-1914年期间创作了以《普鲁士军官》为代表的一批作品,形成了劳伦斯承上启下的界碑和过渡带.这以前的作品《儿子与情人》是劳伦斯创作上的学徒期,达到了写实主  相似文献   

17.
劳伦斯在以往小说创作的基础上,以娴熟的艺术手法把家庭对他的影响,他与弗丽达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他对当时社会一些问题的看法和主张展示在<查太莱夫人的情人>中.<查太莱夫人的情人>无论在思想上还是艺术上都可以说是劳伦斯一生创作的总结.  相似文献   

18.
韩阳 《文学教育(上)》2014,(20):138-139
劳伦斯的小说《儿子与情人》体现了主人公保罗的俄狄浦斯情结,由于对母亲莫瑞尔太太有着俄狄浦斯情结,保罗无论是和米丽亚姆柏拉图式的恋爱,还是和克拉拉的激情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本文分析了保罗的俄狄浦斯情节。  相似文献   

19.
提到英国文学家D.H劳伦斯,最有影响力、被大家广泛认知的是他的小说作品,如其代表作《儿子与情人》(Sons and Lovers),《虹》(TheRainbow),《恋爱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Lady Chatterley’s Lover)等。虽然他的作品中曾经因为对情爱的深入描写引发极大的轰动,招致批评和抵制,劳伦斯本人也因此被认为是英国文学历史上最特别及最具有争议的作家之一,  相似文献   

20.
D.H.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西方现代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他以《儿子与情人》、《虹》以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等长篇小说斐声文坛。劳伦斯在短篇小说上也有很高的造诣。本文从《木马优胜者》出发剖析劳伦斯小说的主题与艺术特色。在这篇小说中劳伦斯继续探讨在工业文明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心灵和本性受到机械力量的严重压抑和摧残,在金钱的腐蚀下,人们失去了爱的能力,沦为金钱的奴隶。劳伦斯的作品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他精于描绘人的内心世界,喜欢用具有丰富想象力和鲜明节奏感的语言来表达到生动逼真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