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著者号的计算机标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著者号的计算机标引梁雪青(广东中山市孙文学院图书馆)目前全国许多图书馆陆续采用计算机管理,各馆之硬件条件不尽相同,软件系统亦百花齐放,在不同程度上给图书馆工作人员与读者带来了诸多益处。但目前还未实现计算机标引著者号(多数图书馆使...  相似文献   

2.
文章着重论述了怎样解决使用《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进行著者取号出现的几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谈中外联姻的书次号取号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书次号选用著者号的观点,并主张采用“四角号码著者号码表”与“卡特表”相结合的方法,以此消除重号现象。并阐述了其结构、使用方法及其中外联姻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中文图书编目中"著者号"给号的实践,对《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使用中有关多音字和缺字问题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并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物传记类图书著者号取号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物传记类图书的著者号取号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它不仅与《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传记类目的设置有关,而且与传记图书的分类和排架有着直接关系,不能简单地采取《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中“人物传记以被传人取号”的规则,要针对具体情况具体取号。  相似文献   

6.
团体著者按概念分段取号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团体著者取著者号码问题,提出按团体著者名称的概念分段取号的方案。经十多年的研究实验,查阅分析了万余条团体著者的结构形式和特征,归纳出团体著者概念分段的依据、团体著者的四种类型和团体著者概念分段的原则,使这一方案更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著者号优点辩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实践的角度对著者号的八大优点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认为这些优点是不切实际的,是主观臆测的或牵强附会的。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析了四角号码著者号产生重号的原因,通过借鉴汉语拼音输入法中双拼输入模式的设计原理设计双拼著者号,并辅以实例证明双拼著者号的设计可行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拼号法著者号无法较好兼顾重号的问题,以期对图书馆书目管理及读者阅读体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
团体著者在著者群中占较高的比例。有些类号甚至高达50%以上。现在的图书编著具有较明显的协作化、大型化和团体化的特点,团体著者的比例有上升趋势,科学合理地处理好团体著者的配号对完善著者号和提高图书的分编水平及服务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1 目前团体著者处理办法及问题团体著者虽然比较复杂,但对它们的配号办法却可概括为以下几种: ①根据团体著者的首字或前面连续若干个字出现频率的大小来配号,如“湛”字配1个号、“深圳”配2个号、。大连”配35个号,“体育运动”12个号等。在团体著者中,首字或前面若干字都相同的比较多,因此,这种办法的重号率比较高。区分性比较弱。  相似文献   

10.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就《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编辑说明、正文(著者首字拼音、著者首字、分段字母、著者号码和复分标志)、著者复分表、特定类目取号、排版印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以著者的四角号码为取号依据,设计编写“汉语著者号自动生成系统”,对该系统测试后发现,编目人员运用此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生成符合成都大学图书馆要求的著者号。  相似文献   

12.
著者号与种次号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探讨了著者号与种次号理论上的共同点,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分析了理论与实践背离的原因,并指出统一书次号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通用汉语著者号自动生成系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图书编目工作中,通用汉语著者号一直深受广大图书管理人员及读者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该编制方法在书次号中相对科学。由于延续至今的著者号查号法有严格的编制规则,故使用上相对繁琐,编制效率不高。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利用计算机来自动完成这项工作的方法,从而使这一编制工作变得简单快捷,准确而高效。  相似文献   

14.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收录汉字不足,增字配号细则不够完善,编目员对某些姓氏汉字的增加及配号难以把握。文章介绍了几种著者号码表缺字增补以及配号的方法,以期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汉语著者号码的索取。  相似文献   

15.
文章依据笔者使用《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实践,分析了它的长处和不足,并针对少数民族责任者给著者号时常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规范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文章着重论述了怎样解决使用<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进行著者取号出现的几个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手工取种次号的弊端,著者号自动标引的优越性,认为著者号法将取代其它书次号法是书次号发展的必然趋势,浅谈本馆改种次号为著者号自动标引的具体方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著者号的非常规选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针对著者号选取工作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围绕非常规选取的依据与方法、情况分类和决策影响因素几方面展开例证剖析,突破本馆局限,从文献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的角度提出了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思想方法和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9.
试论《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与文献著录标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出版和使用,给著者号码标准化的实现提供了充分的条件和保障,也为著者号码表自动配号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对与之相关的某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揭示著者号的选取必须以统一的著者号码表为依据,才能实现其标准化.  相似文献   

20.
论书次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论述了编制书次号的要求 ;评论了著者号与种次号的优劣、《通用汉语著者号码表》的实用价值以及书次号标准化等问题 ,并对今后标准化的发展提出新思路、新见解。参考文献 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