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一所文理科综合大学,是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她位于武汉市近郊珞珈山;创建于1913年,始名武昌高师,后改名为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武昌大学、武昌中山大学;1928年定今名。武大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董必武、陈潭秋、罗荣桓等同志在校从事革命活动,学校曾被誉为武汉地区的“革命摇篮”。党的五大曾在这里秘密举行。抗日战争爆发后,学校成  相似文献   

2.
一九二○年春,苳必武同志亲自创办的私立武汉中学,迎着急风骤雨,克服重重困难,在武昌正式开学了。武汉中学诞生在汹涌的革命浪潮中,苳必武同志以它作为主要据点之一,领导和组织了湖北地区的许多重大的革命斗争;同时又以它作为从事教育革命实践的阵地之一,培养出大批革命志士,成为湖北新文化运动的前锋。 (一) 苳必武同志生于中法战争后的第二年,即一八八六年。幼时,耳闻目睹了旧中国屈辱的  相似文献   

3.
1920年3月,董必武为了宣传革命思想,培养革命人才,克服重重困难。在当时反动军阀统治的武汉,创办了一所革命学校——武  相似文献   

4.
红安与武汉中学在董必武革命生涯中占有重要地位。红安是董必武的出生地,也是他早期革命的地方,武汉中学是董必武从事新民主革命的起点;红安是黄麻起义爆发地、鄂豫皖苏区的摇篮和中心,武汉中学则是黄麻革命播火地和骨干分子培养地;红安是红安精神形成的中心地,但红安精神形成的起点要追溯到武汉中学。  相似文献   

5.
董必武教育思想的发展经历了两次历史性转变。第一次历史性转变发生在1905年前后,由“个人本位”的教育观转变为“社会本位”的教育观,促使其思想转变的是其民主革命的“良师益友”刘静庵。第二次历史性转变发生在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由民主主义革命教育思想转变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思想,促使其思想转变的是其“马克思主义老师”李汉俊。在武汉中学任教期间,董必武教育思想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6.
《中国高校招生》2006,(7):77-77
黄冈师范学院地处鄂东,学校坐落于长江之滨的历史化古城黄州,毕昇、李时珍、闻一多、李四光、黄侃、胡风等历史化名人,董必武、陈潭秋、李先念等革命先辈,均诞生在这块人荟萃、英才辈出的土地上。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05年的黄州府师范学堂: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定名为“黄冈师范专科学校”,1988年被评为首届“全国先进师专”: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定名为“黄冈师范学院”;2004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成为全国地方本科院校中首批通过该评估的院校之一。  相似文献   

7.
“五四”运动以后,上海、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州等地,都建立起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参加大会的有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何叔衡、王尽美等13人。后来由于租界巡捕的搜查,大会的最后一天改在嘉兴县的南湖举行。  相似文献   

8.
一、项英是怎样走上革命道路的有的研究者认为,项英19岁那年,便从进步报刊和从苏联回国的一些工人中听到许多关于俄国革命的消息,十分向往。1919年,他参加了董必武、陈潭秋等开办的工人夜校,开始懂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道理,产生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强烈愿望,并于1920年领导了武汉第一次纺织女工大罢工。同年秋,项英读了《劳动周刊》,开始懂得了工人受压迫的原因和工人组织起来的意义,愿为工人阶级的翻身解放而斗争。从此,项英走上了革命道路。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廖仲恺先生逝世五十七厨年的时候,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海外专题播放了《我们前进在先烈路上》的录音新闻,介绍了闻名海内外的革命学府——执信中学。 执信中学创办于一九二一年六月一日,是纪念孙中山先生的亲密战友朱执信先生的。一九二○年九月,我国辛亥革命时期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活动家,理论家朱执信先生于虎门壮烈牺牲。为了缅怀烈士,纪念朱执信先生对革命的功绩,孙中山先生特指定廖仲恺、孙科等建校。孙中山先生为建校捐款一万元,并成立筹委会,指派专人去美国、南洋等地筹款,共筹得五十六万元。学校建立时,取名“执信学校”。  相似文献   

10.
董必武对中共一大有着特殊的历史贡献,他在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时,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他是一个有抗争意识的晚清秀才,他革命的启蒙老师是革命党人刘静庵,后追随孙中山革命多年却屡遭失败,最终在李汉俊的影响下,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培养革命中坚力量,他创办了私立武汉中学,组织创建了武汉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出席中共一大,并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为了还原真实的中共一大,他一生都在自觉地回忆和研究那段模糊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董必武和张国恩都是武汉地区早期中国共产党组织的筹建者和主要负责人之一。两人在早年的学习和革命活动中形影不离,患难与共。辛亥革命前后,他们同上武昌文普通中学堂并参加日知会组织的革命活动,同时积极参加辛亥革命并加入“同盟会”,同东渡日本学法律并加入“中华革命党”,因反袁计划泄露而同时被捕入狱。五四运动之前,他们曾在武汉合办一家律师事务所,当时在社会上声誉很高,从而赢得了“硬笔头”和“灵舌头”的美称。建党前后,他们同主持湖北善后公会、同办武汉中学、同筹武汉共产主义小组、同组武昌社会主义青年团等等。作为同乡和好友,董必武和张国恩在革命活动中互相支持和鼓励,即便是在随后的两次国共合作期间,也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盐城市“盐阜区新四军革命文物展览”室里,陈列着一枚圆形的校徽,铜质,蓝底,红星,白字,闪闪的红星下面横排着“县立中学”四个大字,下缘是建校时间“1941”的年号。这就是1941年初我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创办的苏北第一所红色中学的校徽(系放大复制品,原件现存南京博物院)。这所红色中学是根据当时的盐阜地委的决定,由赵敬之等同志创办起来的,校名定为盐城县县立中学。校长由贺希明县长兼任,盐城县参议长宋泽夫兼副校长,赵敬之任副校长负实责,陈宗慧任分校主任。总校校址在城西北部的福慧庵内,分校在上冈西北。那时国民党反共反人民的宣传根深蒂固,  相似文献   

13.
教坛简讯     
四月的一天,武汉市武昌区教研室在董必武的母校——武汉中学召开了一次高中备考会议。会议由武昌区教研室负责人陈文清同志主持,与会者均为武昌区各中学高三语文负责人。大家在交换备考复习情况之前,武汉中学高级教师王永烈同志上了一堂公开课。  相似文献   

14.
红安县实验小学是一所具有61年建校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原名黄安县立中心小学,董必武同志的同学吴少端任第一任校长。1938年元月,董必武曾委派陈祺生继任该校校长兼抗日宣传团团长。1984年定名为红安县实验小学。 红安县是董必武、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代主席和韩先楚、秦基伟等两百多位将军的故乡,是红四方面军等三支红军主力部队的诞生地。学校充分利用革命遗址遗迹甚多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开展“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现代数学”等多种改革实验的同时,先后参与了湖北省中小学整体结构改革实验,承担了“德育模式改革实验”课题,努力探索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新内容、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鄂东地区地处大别山南麓,是我国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可誉称为中国革命的红色摇篮。在中国现代革命史上,有着它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今日作一些追溯性的探索,对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建设,有着启迪人们的现实意义.第一,组织早,范围大.鄂东现代革命始于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和一九二一年的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运动时期,董必武在武汉培养王建、戴克敏、汪莫川等大  相似文献   

16.
“遵从马列无不胜,深信前途会伐柯。”明年3月5日,是董必武同志诞生一百周年。他在逝世前最后写下的上述诗句,是他战斗一生的总结,也是对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最后的嘱咐。董必武同志几十年如一日,坚信马列主义,为革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愧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的丰富的革命经验,光辉的思想,崇高的品德,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尤其是他坚信马列主义,永葆革命青春的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楷模。革命失败不灰心白色恐怖无所怯早在本世纪初,董必武同志就加入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从事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革命斗争。清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第三十中学的前身,是私立大仁中学,它创办于解放前1917年的国民党首都南京,学校的董事长是当时任李宗仁秘书长的程思远先生。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不顾全国人民在八年抗战中饱尝苦难,一面集中全部兵力进攻解放区,一面加紧镇玉国统区人民的正义斗争,我们在南京的地下共产党员处境极为困难。为了便于开展革命活动,在华东局党组织何以端同志的领导下,我和谢幼川、杨通义、杨义柯等同志商议,创办一所中学,作为职业  相似文献   

18.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湖北农民运动,在党的领导下,在以湖南为中心的农村大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随着北伐战争的进展,也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湖北党组织当时在董必武、陈潭秋同志的领导下,在开展了工人运动的同时,也积极进行了农民的组织工作。党首先组织在武汉念书的进步学生回乡开展平民教育,举办  相似文献   

19.
红安县第一中学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于1937年秋亲自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名校,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湖北省示范高中。原国家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多次来校视察。2002年5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  相似文献   

20.
红安一中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于1937年秋亲自创办的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名校。将军县里英才园,红安一中革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董必武、李先念多次来校视察。2002年5月4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李鹏同志到学校视察工作并题写校名。 学校位于红安县天台山麓,倒水之滨,集天地之灵秀,采日月之精华。占地面积11.6万平方米,建筑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