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的有这样一种提法:"文道统一",就是指语文训练和思想教育的辩证统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这几乎是中学语文教学在理论上的一致统一的目的,但这确实只是理论上的目的,在真正的教学中,这种德育的贯注要不就是没 有被执行,或执行的太具有目的性而被学生们所厌恶.  相似文献   

2.
目前,迫切需要确立"为人生"的语文教育的理想走向,以凸显语文教育对学生个人生活及发展的意义.这是由教育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决定的,也是传统语文教育与国外母语教育的启示.在实施策略上,应牢固树立"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理念,从"为人生"的角度出发优化教学内容,扎扎实实开展语文训练.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首先是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能力.语文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语文作为人类社交的工具.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社会越来越受人类的瞩目,信息传递的工具也有很多种,但是大部分的信息传递都离不开"说".说是最主要的沟通能力.所以教师在语文的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在"说"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张豫涛 《快乐阅读》2011,(24):68-69
一位语文老师说:"如果去问问中学生喜欢不喜欢写作文,大概有90%的人会说不喜欢。如果我们的学生接受了十几年的语文教育,最后的结果是讨厌作文,只能说我们的语文教育是失败的。"学了十几年语文,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害怕写作文,面对作文题,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没有什么可写的。这是为什么?这固然与学生自身的阅读面、生活面狭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欠缺有  相似文献   

5.
时下,在小学语文教学界有"简单语文"一说,笔者认为甚不妥切.尽管我们知道这"简单语文"也不简单,但仍觉得这一简单提法,可能会带来诸多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6.
开学不久的一天上午,当我信步走进四年级四班教室,打算组织一节社会课活动时,却发现班上有一大半学生正处在极度的伤心之中:有的撅着小嘴在嘟哝着什么,有的紧皱着眉头在使劲摔打着什么,有的趴在课桌上一动不动……我一时搞不清楚个中原由,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报告说:"听说教我们语文的A老师不再来了,同学们非常想念她,所以……"听他这么一说,原本没有进入"情境"的孩子也一下子变得情绪激动起来,跟着"呜呜"地哭出声来.  相似文献   

7.
21世纪,我国基础教育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学工作者开始真正将教学的重心放在学生的终身发展上,在这一背景下"说语文"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开始在中小学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说语文"体现了我国教育将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交流能力作为教学的重心,"说语文"在现代教育环境下意义重大,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说语文"教学展开深入的探究,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者带来新的启发。  相似文献   

8.
知识经济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创新经济,要迎接知识经济的浪潮,就必须实施创新教育.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是创新性思维形式的一个重要基础,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语文教学基于形象思维的特点和优势,启发学生从想象、联想入手,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实施以来,部分教师和学生就出现了新课程实施后的诸多不良反应.有的教师说现在的课不知怎样上了,有的教师说找不到以往的感觉了,有的说现在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太差了等等.如何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这是摆在每一位语文教育工者面前不可回避而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笔者就当前学生喜欢上网,不喜欢读书,打游戏多,读书少,这一现象甚是担忧,要改变这一现状,其根本途径是改革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提高学生阅读兴趣,这就要求广大语文教师要多舍弃旧的过时的东西,更换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在语文阅读教学上求"新"、"求"、"活", 求"实".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时代赋予我们的这个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  相似文献   

11.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对语文是喜欢还是讨厌,直接影响着语文教学质量.学语文,不可能立竿见影,靠的是持之以恒的日积月累,俄国教育家乌中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学习的意图."那么,怎样才能使语文更有吸引力呢?我觉得,语文教学要力求四个"度".  相似文献   

12.
语文教学"读"领风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声朗朗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特点之一.然而,在实施素质教育的如今,仍然有不少老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高谈阔论,而学生则在课堂上充当了老师的"忠实听众".语文教学陷入"重讲轻读"、"重写轻说"的境地.如何改变语文教学出现理科化倾向这一现状,为此,笔者作了初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3.
张征 《现代语文》2004,(8):28-28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还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在开放的语文教育体系中,课外阅读不再是语文教育的“点缀”,更不是可无可有的“软任务”。吕淑湘先生曾说过:“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得益于课外。”这说明语文学习不能局限在小课堂里,只有树立大语文观,构建课内外结合、校内外沟通的语文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5.
"例子说"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背景,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体现。"例子说"阐明了语文教材的性质、作用和教材编写的原则、要求,同时也指导、制约着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和使用。"例子说"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和要求是:明确目的,用好"例子";立足"例子",使学生切实受益;教规律、教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用;启发引导,使学生自求得之。  相似文献   

16.
郭治 《教学随笔》2016,(7):76-77
在职教改革的大环境下,中职语文也面临着改革和创新.如何重新给语文教学定位,如何解决语文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如何使学生从生活尤其是专业实践中学会写作,并爱上语文课,成为当前中职语文教学亟需回答的课题.本文从"以人为本,回归生活"的教育理念出发,以"生活化写作"实践教学为例,从"大语文"的视野聚焦中职语文教学改革,以期引起大家的关切,提高中职语文教学的实效,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一、在反反复复的诵读中感悟语文味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反过来说,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在教学<金色的草地>时,初读第二自然段以后,我问学生:"你们想不想吹吹这美丽的蒲公英啊?"学生用诚恳的眼神望着我,我相机播放蒲公英随风飞舞的画面,并把文中兄弟俩一同玩耍的情景作为解说词,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当说到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了我的脸上时,我又问道:"你有什么感觉?"由于前面的动画、音乐以及我的语言描述,孩子们都感同身受.  相似文献   

18.
周宇 《现代语文》2005,(5):91-92,71
语文学科多年来教改的艰辛与成就是无可抹煞的,但用发展的眼光看,语文教育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现象.学生的语文能力不高,语言贫乏,知识面窄.这是因为传统教学是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刺激--反应",教学当中忽视了学生内在心理反应,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已逐渐摆脱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9.
"语文教育说到底就是民族语教育,即母语教育."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如此说.母语是民族的灵魂,母语教育是语文教育魂之所系.围绕这一迟到的真理,语文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并扎实提高学生的母语水平.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教会学生使用语文,"大语文"应该着重于扩大语文的使用范围.<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课本都十分强调用语文来学语文;许多语文界的有识之士也十分重视用语文来学语文.但是语文教育要从训练为主的教学转向使用为主的教学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