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任务驱动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学生实际,将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到高校经济学专业课程,正好满足了这类课程实践性强、知识更新快的特点.通过教学实践,既巩固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进入到实际工作领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实现了学校和社会的有效衔接.  相似文献   

2.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强学生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一、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传统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归纳总结、学生照抄照办的模式.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的深度与广度,跳出课本找资料,学生为了熟练应用知识,日日夜夜忙做题,对手中的课本看得少、钻得浅.这样会导致学生学到的是死知识,且独立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差.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1.课前拟定预习提纲.在每单元学习前教师拟定…  相似文献   

3.
在多年的经济学本科专业经济法的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存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使学生难以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只有全面切实的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才能使经济学本科专业学生更好地学习经济法律知识,使授课达到预期效果,以满足经济法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需求。  相似文献   

4.
<正>开放教学空间,让生活走进课堂,实现"品德与社会"课教学生活化,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把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用生活内容丰富课堂教学,用课本知识指导实际生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学习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观念已经把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当成教育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做到把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具体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6.
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国基教改革的重点之一,是社会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实施新课程标准以后,苏教版的小学数学课本在设计上有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是要培养学生解决数学学科本身的问题,然后还要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具体的数学问题.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体验,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多年,但至今收效甚微.不少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虽然费尽心机,但教出的学生仍然写不出有质量的文章,也缺乏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解决这道令人困惑的难题,笔者认为应该明确下列关系. 一、明确"课本语文"与"社会语文"的关系 1.把"课本语文"拓展为"社会语文" 每一个身处高中语文教学的教师应该明确,课本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这是因为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每一个高中语文教师都应该明确,如果纯粹以课本为主,师生必然被囚禁在课本的狭小的天地里,与社会隔绝;学生必然写不出新颖的联系社会实际的文章,学生的语文成绩将会越来越差,语文教学将会走进一条不可自拔的死胡同.所以,应该把"课本语文"拓展为"社会语文".  相似文献   

8.
物理教学应注意引导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不囿于单纯的课本知识.就此,笔者谈一点个人体会.  相似文献   

9.
日本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对近些年来经济学院的报考情况和入学情况,经济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以及一些高校经济学院基础经济学相关课程设置情况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对数学知识对经济学教育的影响也进行了研究.笔者还将日本学生和美国学生的经济学知识水平进行了对比;证明在日本,层次较高大学的学生和层次较低大学的学生对经济学知识的掌握有一定的差距.这两类学生间经济学知识的差异可能会促使经济学专业本科教育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10.
很多长期工作在高中教学一线的数学教师每次接手新学生的时候总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很多学生初中阶段对数学很感兴趣,数学是他的王牌学科,但是到高中以后,渐渐疏远了数学,对数学产生了厌烦心理,成了老大难问题?这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如何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数学能力,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使学生在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得到长足的发展,在知识内容、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以延伸拓展?笔者认为:教师若能恰当地把握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始终抓住课本这个"纲",充分挖掘课本、发挥课本的功能,就可以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从而能够解决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烦恼、苦闷.  相似文献   

11.
<正>课本是教学之本,课本中的例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桥梁,解题方法的示范.虽然课本中提出的许多问题,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主学习顺利解决,但是,我认为很多课本例题仍有精讲的必要,通过精讲,释放其应有的功能.这里所说的精讲,不是教师一言堂,而是在教师精心引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一、例题的示范功能通过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笔者基本掌握了初中数学教学的一般规律,摸索出了符合实际课堂教学的一般流程.学生通过例题  相似文献   

12.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再是新课题,广大教师努力使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有所得,将课本中死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从而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笔者依据长期积累的经验,结合对中学生电学知识的教学与实验,有针对性地联系家用电器安装与使用的小知识,教会学生解决家庭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笔者通过对家用单相漏电保护器的工作原理与跳闸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一方面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解决部分教师实际应用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3.
本文阐述在政治经济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促进了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经济理论解决经济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陈肖凌 《文教资料》2013,(28):181-183,191
在《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中,在教学课本知识的同时,对于教学资源的收集与应用也更加丰富,而如何使课堂教学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相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实践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把现实中的案例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本文从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中如何合理选择、科学设置、灵活运用时政案例辅助课堂教学,强化学科知识点,为时政案例在《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教学实践中更科学合理地运用探寻新的思路、新的方法,使时政案例教学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上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作为地理教师,笔者感觉到,应该让学生与生活接轨.这样,能开阔他们的眼界,能陶冶他们的情操,能丰富他们的课堂知识,能调动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生活中,到大自然中去学习社会知识,让这些知识与课本知识紧密地结合起来,并且检验自己书本知识的使用价值.有很多问题,都可以在生活中解决的.  相似文献   

16.
谈综合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的渗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由于单纯传授课本知识的传统教育,已满足不了时代的需要,这就给授课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利用现有教材,对学生进行适应于各学科的综合教育。在生物教学中,笔者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找出了两条途径:一方面可以根据课本知识,透过现象抓本质,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另一方面及时将有关生物方面的新信息渗透于生物教学中,使之与课本知识紧密结合,增强知识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知识性与趣味性并举的前提下,受到良好的综合教育。近几年来,笔者在抓好常规教育的基础上,注重将综合教育渗透于生物教学中,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一、注意保持不同知识之间的平衡传统学科教学强调教材知识的结构性与系统性。事实上,根据建构主义学习观,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形态与教材上的学科知识结构形态不可能完全一致,而且仅凭教学传递课本知识,无法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目的。而如果完全从研究性学习焦点问题出发而组织知识教学,则难以避免知识的随机性和零散性。我们需要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解决实际问题中所获知识的随机性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研究性学习方案与课程内容相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教学工作不能只在理性的时间、空间中进行,应注重以课本内容为出发点,走出课本、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引导学生从大自然中去获取知识,并注重于知识获得的过程,注重学生自觉能动地探索课外无限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高中数学新课程中的"探究"问题是课本知识的升华,如果我们对该部分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架构的触类旁通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情感体验.本文以此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领略课本知识的同时其数学思维品质也得到培养.  相似文献   

20.
课堂笔记,是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内容的记录、整理、归纳与提炼.如何指导学生记好课堂笔记,已成为搞好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应充分发挥课堂笔记的以下功能. 一、课本知识的扶楼梯功能.现今课本知识点多,参考资料丰富,课本中字体、字号不一,学生难以找出其中的主干部分,也就难以理清编书者编写章、节、框的思路与线索.如同登一座高楼,只有找到楼梯,顺着楼梯往上爬,才有可能走到楼顶,课堂笔记就有着帮助学生攀登知识高峰的楼梯功能.只有学生顺着与教师共同建构出的知识体系去复习,就会少走许多弯路,很容易理顺课本内容.另外,考查学生知识建构与知识再造能力已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立意之一.因此,如果教师指导学生记好课堂笔记,学生就可在脱离课本时,能根据课堂笔记中所载录的知识框架很快找出思路,对课本知识进行再现.如在学习高二<思想政治>第六课第一节第一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时,教师就可以与学生共同建构起这样的知识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