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贵刊1998年第3期教学研究栏刊登了“染色体教具的制作及在教学中的使用”一文,该文作者在教学中从直观性原则出发,制作了染色体形态、结构的教具。笔者认为,文中所述用透明塑料薄膜套代表分布在染色体外的蛋白质成分,用并在一起的两条呈螺旋状的电线代表位于内部的DNA分子是欠妥当的,这一做法是对染色体形态、结构的误解。本文试从染色体形成过程这个角度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期澄清染色体的形态和结构。1组成染色体的蛋白质分子并非外包在DNA双螺旋的表面,事实恰恰相反众所周知,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但组成染色体…  相似文献   

2.
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要减轻学生负担,教师应在教法上不断改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课内所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生活化。便于学生当堂理解记忆,使学生学得轻松、舒心;老师教得省心、放心根据《生物》学科的特点,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一、教具直观化生物教学中,注重教具的运用,变抽象为直观例如:染色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DNA和蛋白质,其中,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上课时,用一条短红毛线附着在等长白色扎带上成一细长丝状,中间用白细线扎紧成凹陷区,然后向学生展示:这是一条染色体,红毛线代表DNA分子,白色扎带代表蛋白质,凹…  相似文献   

3.
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有关染色体的内容在第一章至第五章中都有出现。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在细胞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染色体与着丝点、姐妹染色单体、DNA的关系;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的概念等内容,既是教学重点,有些又是教学难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上述内容,笔者在教学中自制了染色体形态、结构的教具,并结合教学内容,多次进行使用,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染色体教具的制作1.材料带彩色胶皮的电线数根,直径约4毫米,长约450毫米;中药丸药的塑料外壳(直径比乒乓球略小,约…  相似文献   

4.
于昌胜 《成才之路》2009,(33):11-11
一、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和观察能力 鼓励和指导学生制作一些自制教具。不仅可以补充课堂教具.做好演示实验,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智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如在教师指导下,有的同学自制果蝇染色体组教具,用长短和粗细表示染色体的大小和形状,用不同的染色表示来源。形成了活动教具,课堂演示后。学生对染色体组的概念很容易掌握。还有的同学自制了呼吸运动模型。  相似文献   

5.
立体几何研究的是空间几何体中的点、线、面关系.用平面化的直观图来描述空间几何体的点、线、面关系,对刚升入高一的学生有很大的难度.教学少不了立体几何模型,目前各校的模型教具大多是传统的铁丝做的,价格较贵.我校发动师生利用包装用薄塑料板自制教具,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6.
正从教学观点出发,自制教具是新课改实施的一个重要载体。下面,笔者就新课改背景下自制教具在教学中的意义和作用谈几点认识。一、教具和自制教具的概念1.教具的概念。教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教学特点,能够体现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实物、模型、图表等直观教学器具及实验训练器材。2.自制教具的概念。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自行构思、设计、制作的一类能解决、满足教学  相似文献   

7.
我们自然教师,应该根据教材内容,尽可能地自制教具,以适应教学的需要。自制教具,必须注意下列几点:1. 要贯彻勤俭节约精种,做到不花钱或少花钱而能把事情办好。我们应在平时注意搜集一些竹片、木块、废瓶、空罐、洋线轮轴、废灯泡、灯罩、皮鞋油盒、软木塞、胶鞋废等废品。这些东西,在自制教具时都是很有用的材料。例如我用废电灯泡、软木塞和鹅毛管制成了一具蒸汽轮机模型,没有花一个钱。实验时,儿童除看到蒸汽冲动叶轮外,还可以清楚地看到水必须在沸腾化汽后,才能产生这一股力量,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名中学生物实验教师,王燕老师深感在有关遗传的教学中,对于基因、DNA和染色体等概念的理解及其空间结构关系,由于缺乏相应直观形象的教具来辅助教学,学生们对此难以理解,所以急需相关教具解决难点问题。七件套系列教具“基因、DNA和染色体等空间结构关系演示仪”就是她和其他老师共同研制的成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作者围绕教育界教学三大基本条件之一的教具,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和详细具体的实例向我们阐述了自制语文教具的重要性、如何自制语文教具并运用以及自制语文教具的材质来源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机械制图作为一门技术基础课,教师一直使用三角板、圆规等简单工具,用手工绘图的方法向学生讲解作图过程,然而,在计算机绘图代替人工作图已成定势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手段也应不断更新。 相贯线是《机械制图》教学中的一个难点。虽然教师想方设法,运用模型或自制教具,讲清  相似文献   

11.
一、自制教具的定义笔者认为:凡是为了满足教学需要,由教师或学生自己动手制作 (非工业化产品)的教学专用仪器、设备,可统称为自制教具.只要符合上述条件,无论是自行设计还是仿造别人的;无论做的是仪器、模型、标本、挂图还是示教板、投影片,均属自制教具范畴.二、自制教具的地位和作用自制教具是教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活动中,它与其他教具有着同样重要的地位.几乎在人类开始建立学校制度的同时就有了教具.那时的教具是写好的卡片,黑板是后来才出现的.迄今为止,用于各种学科的教具已不下数千种,  相似文献   

12.
中学生物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具、设备不齐全的问题。如何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制作教具,我在指导学生讲行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些尝试。如制作“DNA双螺旋立体结构的模型。”我们采用化学实验的铁架台作为模型的架座和中心轴,高约40—50cm;利用化学原子结构模型的园球(直径约2.5cm)作为磷酸分子的结构;用泡沫板或硬纸板做  相似文献   

13.
自制教具是一种有创意的活动,是一种需要智慧和灵气的活动.教材的很多内容,需要我们教师具备这种自制教具的能力,即用有特色的自制教具去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吸引学生去探究.化学实验在整个化学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化学实验的教学和学习中.画仪器和装置图是不可缺少的一项,为此,我设计了一种能帮助教师和学生标准、快速地画出仪器和装置图的工具——化学仪器尺.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9,(8):42-43
在有丝分裂教学过程中,以染色体行为变化为线索,利用毛根铁丝、带孔小圆磁铁、软磁片、即时贴等自制教具,通过分析有丝分裂中一条染色体的变化,总结染色体先复制再均衡分离的特点,引导学生构建分裂期各阶段的染色体变化模型,并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有效突破难点知识。  相似文献   

15.
教具是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教学特点,体现教育思想、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物、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学用的器具以及实验、训练器材。自制教具是教师和学生为了改进教学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制作的教具。因此,自制教具是教具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6.
自制教具,顾名思义,是指教师和学生利用简便易行的方法就地取材,自己动手设计并制作的教具.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自制教具对于提高科学课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自制教具制作简单易行,取材方便,贴近教学 只有制作方法简单,不受很多条件限制,自制教具才容易被掌握;只有取材方便,才容易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制作教具的材料和工具;只有贴近教学,融入教学过程当中,自制教具才具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发展需要,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创新,通过自制教具等活动引导学生制作学具,并应用于实践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持续发展。下面,笔者从自制教具诸环节入手,谈谈其对教育教学改革的促进作用。一、自制教具的内涵和特征1.教具的界定。《中国大百科全书》对教具的解释为:"教具是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的实物、模型、图  相似文献   

18.
科学课程改革大力倡导"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出发,设计学生喜爱的活动,利用自制教具进行探究活动."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等因素的影响,自制教具在实际教学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就自制教具在落实科学课程标准中的价值做一全面分析,旨在让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利用并发展它.  相似文献   

19.
自制创新教具 ,是由教师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课堂教学是主渠道、主阵地 ,教师积极参与自制创新教具活动 ,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 ,通过自制创新教具的教学实践活动 ,激发教师创造欲望 ,培养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在长期的自制创新教具的教育实践中 ,我们坚持了“三定”、“四落实”。一、自制创新教具 ,突出“四落实”。自制创新教具是重要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是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自制创新教具的教育教学实践活…  相似文献   

20.
安徽省界首师范全体师生员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持勤俭办学,努力做到少花钱,多办事,把有限的教育经费用在刀刃上.他们的做法是:一、自力更生,自制教具.该校立体几何教学,没有教具模型,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如购买全套模型,需数千元.上学期,数学老师发动学生人人动手,仅花七十元钱,利用毛笔杆、细铁丝、薄木板,按课本上的有关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