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明,渊远流长.在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儒家以“仁”为核心价值体系,但“孝”却被孔子推崇到很高的地位,认为“孝”是治国施政的基础.“孝”体现了儒家亲亲、尊尊、长长“仁爱”的基本精神,是“仁”的根本,中国几千年来以孝治国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孝”既是中国一切人际与社会关系得以形成的精神基础,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渊薮,对政治稳定,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宋代始有官窑烧制瓷器,由此,宋代瓷器生产形成了官窑与民窑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两种不同风格的瓷器,实则是宋代雅、俗文化的折射。以“定、汝、钧、官”为代表的官窑瓷器,装饰风格主要追求釉色的变化,其思想实则反映了宋代文人“道法自然”的审美标准;其器形追求秀美小巧,兼实用和欣赏两用,尤其是清供器、茶器、陈设器的大量出现,表明了宋代休闲雅文化中“玩物适情”的审美要求。而民窑器则更具有宋人休闲文化的世俗特征,其装饰风格多样,体现了南北迥异的审美趣味;其装饰题材多为世俗生活,折射出传统儒家以“仁、义、孝、悌”为基础的家国观念的休闲意识。  相似文献   

3.
汉代以"孝"治天下,公开提倡以"孝"为本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当时的墓葬形制,由中原地区的竖穴土坑墓向横穴式室墓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出"孝"的重要理念在其中的作用。西汉武帝在贵州设置郡县以后,大量汉族官吏、军伍、豪民进入贵州,中原地区流行的墓葬形制也先后在贵州传播开来。结合贵州的汉墓考古资料,进一步探究中原"孝"文化对贵州汉墓形制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从孔子到孟子,再到《孝经》,“孝”的思想经历了长期的演变,逐渐与“忠”相结合,到汉代“移孝作忠”,孝与忠已经密不可分。魏晋时期,“孝先于忠”思想在继承前代忠孝观的基础上又有所超越。魏晋“以孝治国”的特殊政治背景与政治功用为“孝先于忠”的思想盛行提供了政治土壤,门阀士族政治的兴盛以及名教与自然矛盾的调和也为它提供了现实基础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皈依瓶是东南地区宋墓中特有的一种丧葬明器,它的出现和发展,不但体现了当时的陶瓷制造技术,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民风民俗及宗教文化等特点。江西宋墓出土的皈依瓶,更是以其独特的造型、繁缛的纹饰、较多的数量在该地区宋代丧葬文化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理清了宋代江西地区皈依瓶的发展脉络,并对其象征意义、宗教功能及贴塑内容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原地区在中国古代长期处于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原地区自然也是“孝文化”的发源地。“孝”的观念发源于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它衍生的丰富内容适应并且巩固这种社会形态。要正确认识“孝”的社会来源,须回到其产生的社会环境中去。立足中原孝文化研究,挖潜中原孝文化的精髓,继承和发扬中原孝文化的合理部分,使中原孝文化为当代河南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特殊的经济、政治背景,“孝”的观念产生伊始,就同法律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传统法律的内核,可以说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就是一部以“孝”为核心的文化。北魏一朝虽非中原正统,但却成功移植了汉族“孝”观念,并在法律中加以贯彻,为中华法系的发展和延续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8.
杉木对宋文化的影响远大于前代。杉木所制棺椁体现了宋人注重"事死"的孝道;杉木制琴,反映宋人斫琴追求"阴阳相合"的特点,并发展了古琴制作的方法以及作曲艺术的风格;杉木制药焚香,提高了宋代的医学水平,发展了人们的养生观念,使养生文化更加多元化;吟杉作诗,是宋代诗词文化繁荣的一种表现。杉木文化丰富了宋代的人文文化。  相似文献   

9.
诸子争鸣的战国时期,孟子论孝贯穿于他推行“仁政”、“王道”政治主张的始终,他是当时论孝最多、最充分的思想家。文章以《孟子》为依据,全面分析、归纳了孟子从哲学、历史、政治、经济、教育、伦理等多维度建树孝道的思想,充分肯定了孟子在孝文化建设史上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0.
《论语》“孝”字的文化阐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语》是儒学文化的源头。本文就《论语》中孔子言“孝”的文化内涵及历史和现实意义进行了闻释。笔者认为:“孝”的文化内涵除了“善事父母”外,还庄包括统治者的“慈惠爱民”,从而体现了孔子所倡导的一种为政之道与成已之方。并且,“孝”的实践意义,致力于唤醒人们的道德自觉与对社会及家庭的责任惑,无论古今,皆归于此。  相似文献   

11.
宋代诗词在文化转型过程中,因文体特点、创作心态及发展阶段的不同,在雅俗走向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是宋代文化中雅俗观念的直接体现,又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雅俗两种文化的交融。这种现象说明,时代文化影响甚至制约着文学的发展,同时文学自身规律的发展,又促使社会意识形态及审美情趣等发生改变,并对文化走向产生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孝具有文化、伦理、教育、政治等多重内涵,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核心结构。其基本意义在于孝顺父母尊敬亲长,这构成以孝为本的理法规范要求。对父母“孝”的情感的扩充和延展,形成儒家传统中的祭祀祖先的“家-国”集体无意识形式。在中国文化中,孝文化是儒家仁爱伦理的底线;孝伦理是东方人伦所止的身份规范;孝心理是由家及国的人伦扩展;孝政治是君子齐家治国的基本前提。反思现代文化的西式建构模式,我们应对中国“孝文化”结构的发生、发展与中国先秦社会家庭组织的类型结构、地位形态加以认真审理,重建现代人类社会的精神支撑,才能对孝文化对中国文化心理结构的意义有正确的诠释。  相似文献   

13.
敬老与传统孝文化有着双重关联维度:其一,敬老是传统孝文化的源头.作为传统孝文化的起点和原点,后世的事亲之孝是由原始社会的敬老习俗转化发展而来的,是对原始社会敬老的狭义化.其二,敬老是全部传统孝文化的核心.在传统孝文化中,敬老既是事亲之孝的核心,也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推己及人逻辑推演之孝和“移孝作忠”政治推演之孝的核心,更是中国古代帝王用以教孝成俗进而平治天下的重要手段.由敬老与传统孝文化的双重关联维度来看,传统孝文化的当代转换,定会有效解决中国进入老年化社会后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并对我国正在进行的和谐家庭与和谐社会建设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杨海凤 《现代语文》2006,(11):57-58
“孝”是中国传统中最重要的美德之一。《孝经·开宗明义》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①孝最原始的内容就是亲亲,即孝敬父母。到后来,孝在政治方面进行了演延,古人将君臣关系比作父子关系,“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②“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③孝渐渐有了另一个方面的内容,即对君主、国家的孝,也可以理解为忠。从古至今,孝文化对人们产生了至深的影响,对武侠小说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父母、师父被人所害,自己不能替他们报仇,在古代被视为不孝,往往就因为报仇而展开了一段快意恩仇的故事。本文所关注的…  相似文献   

15.
孝观念及孝文化体系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孝"由血缘亲情而萌发,是人类最原始情感之一,为百善之先。而藉此衍生出的孝文化内涵丰富,自古至今,其内核随着社会发展,在汲取社会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不断地发生着演变,又反过来影响着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这种演变同样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再造能力,也是传统文化的自我完善和民族意识的沉淀。对孝文化精华的传承与发扬,不但能够促进家庭和谐,凝聚民族内核,更有利于解决老龄化社会所带来的诸多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孝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被认为是道德修养的基点,无论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都有深刻的影响。在古代,中原的孝文化就以其强大的影响力以各种形式传播到周边少数民族,并被涵化成为其文化的有机部分,在本民族中产生着一种"文化力"的作用。《彝族传统孝文化载体〈赛特阿育〉研究》一书在这个方面视角独特,向学界展示了以董永传说为载体的孝文化,以及在历史上彝区的传播情形。  相似文献   

17.
论述了先秦儒家孝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外延,认为先秦儒家孝文化体现在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家庭层面为善事父母,社会层面为以孝治国与泛爱人。指出吸取先秦儒家孝文化的时代意义。提出当代弘扬先秦儒家孝文化的举措:从孝入手,推行孝育,实行孝治,创设爱的氛围并着力加强个人诚信建设,构建和谐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以安徽省庐江县白湖镇金湾村为个案,探讨了农村中“孝”文化危机:长幼地位颠倒,子辈“剥削”长辈,养儿不防老,等等。分析了“孝”文化危机的社会和文化根源,指出了“孝”文化合理内核在当代的价值,并且提出了建构新型“孝”文化的有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中华文明史中,孝文化以其强劲的活力历久弥坚、世代传承。孝在中国传统社会具有文化之源、社会之基的重要地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对为人、处世的基本要求。以辩证的观点,站在批判继承的角度,从孝、孝道、孝文化三个方面入手,阐明孝文化在当代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孰能不老,百事当以孝为先”。我国从汉代开始,封建统治者就倡导“以孝治国”,宋代提出的“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八德中,“孝”又居于其首。这“八德”,影响到我国的明清乃至东亚各国,韩国至今奉行的公民道德仍是这八个字。曾几何时,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却被我们以反封建、破“四旧”的名义摒弃了。在我国即将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