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当赫伯特·魏泽教授走进森林时,便觉得树木很有趣:“橡树、山毛榉和云杉有幽默感。”这位德累斯顿的生物物理学家已经零碎地破译了一些树木的语言。这件事听起来似乎古怪可笑,但魏泽是追踪植物语言协会中有名望的代表之一。根据他的测试,树木是通过声音来互相取得了解的,但因音频很高,所以人耳听不见树木发出的声音。那么其它植物是怎样互相对话的呢?它们是通过一种能量来进行互相交流,这种能量是微弱的光,可以测量出来,甚至可以通过“剩余能量放大器”使这种光变得看得见。但不管是通过高频声音还是通过光,大多数专家认为,植…  相似文献   

2.
早期人类对于野生的植物,尤其是可以食用的植物,自然而然有着栽培的想法。所谓“神农作,树五谷淇山之阳,九州之民乃知谷食”的传说,是农业社会诞生的标志。栽培植物,尤其是粮食作物,把人类从被动地接受大自然的惠赠,转变为主动地去改造自然,适应自然,这在人类的发展历史上,无疑具有里程牌意义。因此,植物种植栽培的历史,是人类文化史...  相似文献   

3.
秘鲁千多拉斯山里生长着一种犹如脸盆大小的野花,这种花每朵都有5个花瓣,每个花瓣的边缘上生满了尖刺,你不去碰它倒也相安无事,但如果碰它一下,它的花瓣会猛地飞弹开来,轻者让你流血,重者则会留下永久的疤痕。“眼镜蛇百合”这种花卉,与蛇确有几分神似,它高1米有余,颈部膨胀,“毒牙”掩于口内,“嘴”边流着蜜涎。昆虫一旦爬进它的“嘴”里,便似跌落万丈深渊,无法逃脱,随即便被消化液所淹没溶解。南美洲有一种叫做“日轮花”的植物,它长得十分娇艳,叶子特别大,那既美丽又芳香的花朵长在叶群中间。如果有人想去采摘它,只要一碰它的叶子或花朵,…  相似文献   

4.
最近,看了一部大卫拍摄的名为《植物私生活》的纪录片,颇受触动。该片讲述的是一些植物如何以顽强的生命力与其他植物、动物斗争以求生存的过程。多数情况下,人类都以观赏的心态看待植物的世界,但对其求生的艰难与智慧却一无所知。看到奇妙的植物世界居然有如此美妙的趣闻逸事和惊心动魄的生命故事,实在令人感叹。  相似文献   

5.
秋到人间     
赵秀明 《世界文化》2005,(10):24-24
该种球茎植物了,可我一直等着,因为这得在园篱处腾出空地来,而此时篱上仍开满了朵朵鲜花.如果无情地拔掉这些一年生植物,抹去那造化恩赐的紫绛、橘黄和浅红,毁灭这一片烂漫,淹没大自然的最后欢声,那与谋杀还有什么两样.所以我要等待第一个霜降之夜,等待花瓣全都披上一层冷霜,在不知不觉中脱去绚丽,无声无息地寿终正寝.于是,我在园中徜徉,只求挽留住最后几天的残夏.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的潮汕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汕文化是本土文化与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周边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经过互相碰撞、竞争、渗透、融合,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有着鲜明的色彩和独特的个性,显示了重要的研究价值。著名国际汉学家饶宗颐教授说:“潮汕文化若干特殊现象,已不仅是地方性那样简单,事实...  相似文献   

7.
任崇岳 《寻根》2007,(3):4-9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国家。他们长期生活在气候寒的漠北草原,社会风俗与中原的汉人迥然不同。入主中原后,草原文化与农耕文化互相吸收、融合,蒙古人的社会风俗有了一些变化,但大体上仍保留着本民族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常荣 《华夏文化》2009,(4):43-44
翻开《楚辞》,一股香气扑鼻而来,“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蘅与芳芷。”放眼望去,成百亩的春兰、秋蕙妖娆多姿。,缓缓步入花圃,似乎要被花魂所倾倒。  相似文献   

9.
聪明的植物     
在自然界生长着众多的植物 ,在植物当中有着种种奥妙的行为和独特的功能。自我保护功能专家们发现了不少种植物具有自我保护功能 ,它们能采用各种方式保护自己。在中美洲生长着一种名叫“布尔塞拉”的树 ,它会借助于“射击”来保护自己。比如 ,你从它的树枝上摘下叶子 ,那么从断口处一下子就会喷射出一种令人讨厌的黏性液体 ,洒得你一身都是。原来 ,这种树能合成一种名叫萜烯的化合物(就是那种黏性液体) ,它充盈在树枝和树叶里 ,形成一个管道网。喷射萜烯能持续3至4秒钟 ,射出距离可达15厘米。该树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保护自己免受动物…  相似文献   

10.
从三星堆文化看古蜀人的原始宗教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星堆文化中的原始宗教崇拜观念中包含有图腾崇拜、自然崇拜和人祖先崇拜等多层次宗教信仰.表明三星堆古蜀人的宗教信仰观在发展过程中,不是简单的更替,而是新旧观念互相渗透、融合,不断积累,三星堆宗教文化是多层次宗教文化累积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被九曲黄河怀抱的鄂尔多斯,是我国古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众多的北方游牧民族和中原华夏民族在此栖息繁衍,他们互相交流融合,创造出独具特色的、融草原游牧文明与中原农耕文明为一体的鄂尔多斯文化。  相似文献   

12.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公共生存状态、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是城市文明的标志和城市发展的灵魂,也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显著特征。近代两湖地区区域中心城市区位交通优势明显,城市化移民促进城市人口聚集,一方面受荆楚文化传统和湖湘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多元性的精神影响,另一方面开埠通商后,受西方文化的撞击和浸润,近代两湖地区区域中心城市文化多元杂糅,具有聚集性和包容性、传统型和现代性、创新性与变异性、世俗功利性和实用性、多元性与分层性、国际性与时尚性互相交织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如果“各美其美”是说各民族弘扬自己的优秀文化.”美人之美”指的便是一个民族学习他民族的优秀文化:那么,“美美与共”当是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互相包容与互相学习。只有如此,才可展现一个多彩的世界和世界的多元文化。  相似文献   

14.
奥运会不仅是体育的竞技,同时还是重要的文化盛会。2004年第28届雅典奥运会时,希腊政府首次提出“文化奥运”的概念,旨在用一系列的文化活动来传达和复兴奥林匹克精神,促进人们对希腊古老文明和现代文化的认识,增进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互相尊重与了解。  相似文献   

15.
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绝对包含了有代表性的“汉英文字”的互相接纳与融溶。本文试图探索英语英文是如何融纳了东方的“丝文化”;又是如何演绎成近代英语中的许多词汇的。笔者拟用中华古典文化规律来剖析近代与“丝”有关的英语、英文。一、丝—→SILK的衍生与定型古...  相似文献   

16.
伟大的林厄尼斯耗尽了毕生精力发现了各种植物之间的关系,并给予它们恰如其分的命名。卡尔·冯·林奈一向被称为当代最伟大的自然科学家。根据他青年时代的故事,他从小就对植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精志要通有关植物的一切。两百多年前,林奈出生于瑞典的一个叫做拉夏  相似文献   

17.
巴楚文化的母体是巴文化和楚文化。巴文化和楚文化是两个紧邻却异同互见而互相渗透、吸收,具有高度亲和力的文化圈,这两种文化经过长时间的相互渗透、覆盖、吸收和混融,便形成了一种既非纯粹的巴文化,亦非纯粹的楚文化,巴中有楚(当然是以巴文化为主调),楚中有巴(...  相似文献   

18.
菡芳 《大理文化》2001,(2):52-54
长期以来,各民族虽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互相影响,有着密切的血肉联系,但是,包括民族服饰在内的各民族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却一直保留着各自鲜明而独特的色彩.当前,为加速民族文化大州建设的步伐,我们就很有必要正确认识独具特色的民族服饰并对它的传承和创新的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虽然"汉承秦制",但汉代却改变了秦朝对儒家思想与儒家文化的极度排斥,通过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恢复了儒家的礼乐制度,以乐舞服务于日常人伦和社会治理体系,使乐舞艺术获得了发展空间,形成了继先秦之后中国乐舞文化的又一个繁荣时代。这一时期多种乐舞形式各依其功能性身份彼此共存、互相补充的状态,反映出汉代乐舞文化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20.
大英博物馆创建于1753年,系一位英国医生HanSSloane将其约8万件收藏以两万英镑的代价售给国会并据议会法案设立的。开馆之初,大英博物馆的藏品主要为书籍和手稿,因其是知识的源泉;当然,来自世界各地的动、植物标本也是重要的馆藏。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均是后来从大英博物馆分离出的。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首次免费向公众开放,面对的是“好学与好奇之士”,通过藏品的展示以满足并激发观众对于世界和人类文化的好奇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