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调查研究了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实习阶段6—8周的实践工作和参与运动训练的实际教学。结果显示:实习期间,在体育学校以及运动队实践的同学,既对理论知识的可操作性进行实践,又促进理论知识更深入地掌握。并参照对比其他学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建议今后可根据课程建设的需要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组织形式,安排不同的实习内容,循序渐进地培养我校运动训练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学生对运动训练工作的理解,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社会责任意识。  相似文献   

2.
谈毕业实习的组织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毕业实习是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完成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它是高年级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一种实践形式,亦是培养合格的中学体育教师和体校及专业队教练员的综合实践环节,当然,它是体育学院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常国霞 《新体育》2022,(2):105-109
本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调查法等方法对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7级学生进行教育实习调查研究,对三个不同专业的学生在进行实习前工作的准备、实习期间教学工作的情况及实习后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在实习前的岗前培训中,三个不同专业的学生都希望岗前培训的方式多样化,多以优秀教师示范教学的方式进行;对于本次实习,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较其他两个专业的学生重视度高;各个专业想去的实习点类型不同,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希望去中小学实习,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希望去高中和体校实习,武术与民族传统专业的学生更加希望去小学与武校实习;三个专业的学生都是以教授体育实践课为主,大部分实习生都忽视了体育理论课的重要性;在组织课外体育竞赛中,三个专业的学生都有所欠缺,对体育竞赛的组织与规则方面不了解,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是高师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生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学生通过教育实习既能得到深造 ,也是对教育质量的检查 ,对实习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检验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传授能力 ,考察学生的技术、技能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能力及体育活动、竞赛、训练的组织、管理、裁判能力 ,教育实习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相似文献   

5.
中美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对中美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实习作个案的差异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国教学实习在教学环境、教学指导、指导教师确定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反映出两国教学实习的独特性和文化环境的重要性.中国实习学生担任班主任给其提供了更多的经验,帮助他们在社会职业层面上积极融入学校生活、学习环境.开设的专选以及对运动技能的多方面要求,为中国的实习学生作了良好技术和心理准备.而多门课程中设计的各种实践环节,则给美国实习学生在实习前提供了足够的经验,对理论以及教育学知识的重视为美国的实习学生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在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准备工作不充分,学生不重视等导致实习效果不明显。本人对此作了以下研究,本文旨在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分析,以期进一步提高聊城大学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的实习效果。  相似文献   

7.
体育教育实习与市场经济的冲突辩析武汉体育学院刘俭教育实习是对体育院校(系)三年级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和训练能力培养的一种实践形式。通过教育实习,可以使学生的专业知识及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检验和提高,强化学生的专业思想,使其毕业后即能适应工作和社会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2):F0002-F0002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目前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教育方向)硕士点。体育教育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体育教育专业中的武术运动训练方向是温州大学特色专业。体育学院按照“思想品德佳、基础知识厚、专业技能硬、综合能力强”的目标体系培养学生,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5,24(6):F0003-F0003
温州大学体育学院设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点,课程与教学论(体育教育方向)硕士点。体育教育专业是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体育教育(武术运动训练方向)是温州大学特点专业、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运动训练专业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参考,为实习改革和规范化提供实证材料,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实习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对实习时间的选择和安排、指导教师的分配、实习基地的建设以及实习成绩的评定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显示:1)运动训练专业实习应选择相对集中的模式;2)实习总时间应在13~20周,安排在第七学期(20周)为最佳;3)实习基地的层次和地点分布要就学生培养目标和就业需求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1.
运动系统慢性损伤是在体育专业教学、训练、竞赛实践中产生的。因此,有必要尽快找出产生这类问题的关键原因,对症下药,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在教学实践中应根据不同体育项目的特点,运动保健学的知识和技能,指导和医务监督体育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期间的学习、训练和比赛,发挥其预防运动系统慢性损伤的积极作用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沈阳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游泳专修学生教学能力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我院运动系游泳学生教学水平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通过对近几年游泳专修的教学实习课的调查与研究,并进行分析,旨在为我院运动系游泳专修学生在培养教学能力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并为相关专业的教学和实习课程的开展提供可参考性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教育教学实习是高等体育教育专业的一种主要实践形式,目的是通过日常教学实习、毕业教育实习等方式,检验所学所知,培养具有一定职业化技能的体育教育人才.为卓实有效地开展这一实践,建立以期前教育实习、1+1教学实习、专项技能实习、推销式教育实习、总结式教育实习为主的实习形式体系,既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措施,也是培养创新型体育人才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实习是技工学校学生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车工实习作为车工教学的主要手段,有其自身固有的特点及目标.如何利用学校现有的设备和师资力量进行有效的教学工作,使学生在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能的同时,又能从中获取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是车工专业教学必须认真思考并积极研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主要结合我校机械专业目前所进行的车工实习谈论一下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法、访谈法、暗中调查法等对我校的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和老师进行问卷调查。最终得出现状:对实习老师态度随便;实习目的不明确;实习教学大纲不全;顶岗实习严重;实习指导过程中的缺失;评价的片面性,并对其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6.
对体育教学能力的内涵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体育教学能力的因素,从影响因素出发,探讨了体育教学能力培养途径。研究认为,体育教学能力的培养应当加强专业及教育理论教学、强化体育教学技能训练、重视教学实习指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培养大批从事体育教育和运动训练的专门人才。从两类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看,体育教育专业着重培养从事体育教育和学校体育科研工作的中等学校体育教师,运动训练专业着重培养具有较高的理论技术水平,能从事运动训练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专项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因此,两个专业无论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还是教学内容、考核、实习、科研等,都应有所区别。本文根据我院的教学计划,拟探讨如何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体育专业在校生运动损伤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问相结合的方法 ,对山西省高校体育院、系运动训练和体育教育专业在校学生受伤情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 :在大学前 3学年学生受伤情况相当普遍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受伤百分率高达 82 .4 %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受伤率高达 87.9% ,已成为影响正常教学和训练的严重问题。建议尽快强化学生预防损伤的意识并加强体育保健指导 ,尽量减少和避免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该文以聊城大学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在康复医院实习现状为研究重点,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聊城大学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实习服务表现、实习面临问题等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未来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开展实习工作的针对性建议。研究结论表明,运动康复专业学生实习服务表现较好,医院患者和带教老师对其评价较高,但知识与实践综合运用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20.
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实习,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锻炼和提高他们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合格中学师资的重要环节。然而,长期以来,教育实习这门综合性实践课程一直没有其完整的大纲可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以及高等院校师范教育的发展,教育实习工作其独特的重要性和巨大的潜在作用不容忽视。因此,有必要制定高等师范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可行的《教育实习》大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