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网络媒体已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工具,网络新闻也成了深受人们欢迎的新闻形式。在人们充分享受网络新闻方便、快捷、信息海量的同时,也越来越多地感受到网上防不胜防的虚假新闻。在《新闻记者》杂志评选出的“2001年十大假新闻”中,竟有六条假新闻的始作俑者是网络媒体,而十大假新闻都无一例外地在网上广为传播。网络媒体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因此而受到极大的伤害。为何虚假新闻在网上“长盛不衰”呢?究其主要原因有四:  相似文献   

2.
高露洁“致癌”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一场不大不小的“地震”,而作为又一条虚假新闻的出笼,它不仅给公众的知情权造成了无情的侵害,而且给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带来了极大的损失,我们不禁又一次诘问:为什么虚假新闻在互联网上“经久不衰”?网络媒体为何缺乏公信力?  相似文献   

3.
网络媒体在矛盾交错的道路上跌宕前行,一方面,它以传播信息的迅捷及时、自由互动等特性越来越得到受众的青睐,另一方面,原创新闻缺乏,小道消息、虚假新闻、黄色新闻泛滥,其公信力遭受人们质疑。应对这种形势,探析如何挖掘网络媒体的潜力,促其在成长中超越,就显得尤为必要。整合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网络媒体迅猛发展,各种虚假新闻被网络媒体大量传播,误导了受众,损害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因此,规范网络新闻市场、维护网络新闻真实性成为网络媒体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从虚假新闻的表现着手,分析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治理网络虚假新闻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媒体日益发达和竞争空前激烈的背景下,虚假新闻时有发生。尽管新闻打假呼声日高,但假新闻仍屡禁不止,其中网络假新闻的比率不断攀升。2009年的十大假新闻评选中,由网络率先刊载的假新闻竟有3篇之多。网络假新闻数量的增多,极大地破坏了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损害了受众的利益。因此,摸清网络环境中虚假新闻的形态特征、生成原因,坚决治理网络虚假新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6.
<正>一直以来,虚假新闻在新闻报道中经常存在,随着网络媒体大量兴起之后,这种现象更是有增未减。笔者在城市省会电视台从事民生新闻编采工作十余年,对虚假新闻更是感触颇深。所谓的虚假新闻,就是指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采用发布假信息达到欺骗当事者的一种舆论,未能真实反映客观事物本来面貌,带有虚假成分的报道。新闻界不断出现虚假新闻报道,极大地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纸馅包子”被戳穿是假新闻后,互联网上对虚假新闻掀起了一片谴责声。这是新闻界的耻辱,媒体的公信力受到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受到影响,使老百姓对媒体产生信任危机。虽然“纸馅包子”事件发生在电视媒体,但是网民的声音已经向所有的网络新闻工作者发出了警示:杜绝网络虚假新闻,已经刻不容缓,否则,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会随着虚假新闻的传播而滑坡。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网络媒体发展迅速,但是相比传统媒体其公信力仍然存在危机,主要表现在虚假新闻多,低俗现象严重,不良广告、广告新闻多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虚假新闻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志强 《东南传播》2010,(5):157-159
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事业获得长久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但是,近年来虚假新闻却频频出现在报刊及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呈现在广大群众面前。这其中,不少重大虚假新闻居然出现在一些权威媒体上,让人目瞪口呆。虚假新闻的出现不仅违背新闻的基本理念,而且极大地损害了媒介的公信力。本文试图从虚假新闻的现状、成因展开分析,并提出问题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10.
<正>客观事实,是新闻报道的第一要素,坚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媒体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不同媒体上。对于社会和受众,这是严重的伤害;而对于新闻界自身,这是致命的毒瘤。不但损害了媒体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虚假新闻危害极大,尤其是法律类,医学类的  相似文献   

11.
主持人语:随着网络媒体的不断发展,公众的新闻信息来源不再局限于权威媒体的报道。众多的信息渠道满足了公众对事件的知情权,与此同时,网络的迅速普及和使用,也致使了一些虚假新闻不断滋生,这大大影响了相关媒介的公信力。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矛盾凸显的  相似文献   

12.
网络媒体中,虚假信息混淆了人们的视线,甚至误导大众,干扰正常网络信息传播秩序,严重影响网络媒体公信力,进而影响网络媒体整体形象。本文就如何把握网络媒体的舆论传播趋势和引导规律,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力,大力提升网络媒体公信力,提出了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3.
虚假报道、虚假信息不时地通过不同渠道屡屡出现在不同媒体上,歪曲了新闻的真实性,不仅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也失去了媒体权威性和公信力,所以坚决遏止、封杀、杜绝虚假新闻已经势在必行,必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虚假新闻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也越来越明显。同时,虚假新闻的出现也为媒体在人民群众中的可信度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从现在社会现状中可以看出,虚假新闻在一定程度上会对读者造成误导,对社会的诚信体系造成极大的破坏,从而对媒体在人们心中的公信力造成不良影响,导致社会危害的产生。本文从虚假新闻的表现形式出发,剥去虚假新闻的伪装,对其为人们造成的危害进行探讨,找出对虚假新闻全面管制的办法。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人们的交流方式也随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网络媒体凭借着自身的特性与优势显示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但是也造成了网络虚假新闻泛滥的局面。为了杜绝网络虚假新闻,营造健康的网络传播环境,作为新兴媒体,网络媒体应该本着对受众和社会负责的态度对信息进行严格的筛选、把关,为受众提供真实、有效的信息。本文从网络...  相似文献   

16.
唐燕 《今传媒》2012,(2):58-59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传统媒体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扰乱了新闻秩序,降低了媒体公信力,社会反映强烈。为切实维护新闻传播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新闻造假,2011年10月19日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虚假失实报道的防范及处理规则以及相关责任追究,也暗含了新闻出版总署对虚假新闻的态度和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坚定信念,同时《规定》中的一些要求也重新引发了我们对新闻真实性与时效性冲突的处理与应对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唐燕 《报刊之友》2012,(2):58-59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受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传统媒体虚假新闻、不实报道呈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政府形象,扰乱了新闻秩序,降低了媒体公信力,社会反映强烈。为切实维护新闻传播公信力,从源头上防止新闻造假,2011年10月19日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规定》中明确提出了虚假失实报道的防范及处理规则以及相关责任追究,也暗含了新闻出版总署对虚假新闻的态度和追求新闻真实性的坚定信念,同时《规定》中的一些要求也重新引发了我们对新闻真实性与时效性冲突的处理与应对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刘洋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129-13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虚假新闻的泛滥,已经使新闻渐渐地失去了"生命"。虚假新闻如猛虎般吞噬着新闻的"生命",如何遏制虚假新闻,是需要全社会共同探讨的事!由于网络媒体的发展,给新闻真实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现代新闻传播领域,传统的平面、广播媒体依旧占据主流,而新兴网络媒体,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并影响,甚至深刻地改变着新闻的传播行为,使新闻的真实性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相似文献   

19.
孔建民 《视听界》2005,(6):53-54
虚假新闻严重损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严重危害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决反对。江苏电台领导认为,杜绝虚假新闻必须从源头上抓起,因此建立起了杜绝虚假新闻的有效防范体系。一、建立防范虚假新闻的体制上的保障近年来,江苏电台实行了以频率负责制为主的管理体制。频  相似文献   

20.
媒体公信力是指新闻媒体本身所具有的一种被社会公众所信赖的内在力量,是衡量、评判媒体舆论影响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标准之一。近年来,网络虚假新闻泛滥、炒作跟风盛行、侵权行为频现、不良信息传播等,造成网络媒体公信力难以提升甚至弱化的现象。而网络媒体“把关人”的缺失,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高,监督机制不健全,又是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网络媒体在公信力上的弱势,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制约其自身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