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华夏民族早期聚族而居的农耕生活方式促使了礼文化的产生. 礼是身体生命活动的模式化. 礼包括了习俗信仰、 人生教育、 制度规范等丰富的含义. 实际上, 人在进行思维、 意识等高级心理活动之前必须有品尝、触摸、 嗅闻等一系列身体感知, 而礼则是对身体活动的整合. 礼强调切身体验和具象思维. 与传统西方文明灵肉区分导致的意识哲学不同, 礼乐文化影响下的中国传统哲学以灵肉、 天人的合一为特征. 这种灵肉合一的行动思维与法国现象学家梅洛·庞蒂开始的身体现象学非常吻合. 借鉴身体现象学方法考察礼仪所蕴含的身体思维特征, 意在发现传统思维所具有的现代价值. 中国人在改革开放以来显示的动态、 整体、 辩证的身体思维方式在今天对全人类都有参考、 借鉴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庄子以"通天下一气"的哲学认知为基础,建构了"形美神丑"、"形丑神美"与"形神俱美"的身体审美观。汉末魏晋时期,由于"社会秩序的大解体、旧礼教的总崩溃、思想和信仰的自由",关于身体的政治化、伦理化、宗教化等认知被逐步消解,加之战争、灾荒和疾病等频发所导致的现实死亡的严重威胁,使身体感性得到凸显,从而为身体审美巅峰在魏晋时期的形成奠定了现实基础。魏晋身体审美在以庄子身体审美观为理论资源、将"神人之美"作为身体美最高理想的同时,又在实践中高度重视身体感性自然的审美,实现了对庄子的超越。  相似文献   

3.
仪式是指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它司空见惯,为每一个民族所共有,也是每一个人所必须经历的。人生比较重要的仪式有:出生礼、开笔礼、毕业礼、成人礼、结婚礼、寿礼、葬礼。仪式是文明人的标志,是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少先队是儿童自己的组织,仪式自然是少先队活动的重要形式,作为家长应该了解少先队的仪式,以便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少先队生活。下面主要介绍仪式化活动、礼仪、典礼和庆典等几种少先队的基本仪式。一、仪式化活动、基本礼仪、庆典1.仪式化活动  相似文献   

4.
在"强国保种"思想的引导下,学生的身体形塑成为近代中国改造国民性的焦点。近代小学生的身体因政府、舆论和学校规章的外部规训和学生的自我内在塑造而形塑。就外部规训来看,从清末"癸卯学制"颁布开始,政府对学生的身体实施理念与政策双向控制,媒体杂志、学校则分别采取舆论及制定规章来规范学生身体。就自我内在塑造来看,小学生的日记则曝露了其对身体及其身体形塑已经有了比较全面的认知:他们坚持锻炼身体并把自己的身体与国家联系在一起;注重卫生习惯培养;面对体罚,强调自省诫勉;注重仪容,穿着大方。近代小学生身体形塑过程呈现出以下特点:内塑转外塑,多重合力;细致化与科学化趋势明显;适塑同步,严禁体罚;全民参与,辐射性强。近代小学生身体形塑效果显著,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的转型。  相似文献   

5.
身体与休闲     
身体与休闲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也是身体美学和休闲美学的两个核心范畴。身体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自身存在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在审美关系中,人的身体应该具有三个层次:物质身体或者肉体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人的身体美应该也有这三个层次的内涵:物质身体美,符号身体美,精神身体美,最理想的应该是三者统一的身体整体美。休闲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非实用性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超越功利性、外观形象性、情感感染性规定了休闲美的功利性和非功利性相统一、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相统一、个体性和社会性相统一的自由创造性。因此,在身体美学和休闲美学的共同视野下,休闲活动实践必须关注物质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的整体全面发展,并且一定要遏制物质身体欲望化的纵欲主义,防止符号身体消费化的过度消费,阻止精神身体平庸化的"三俗"("庸俗、低俗、媚俗")时尚,努力提倡在休闲生活实践中全面发展人的身体,做到物质身体、符号身体、精神身体的整体平衡,和谐发展,自由展现。  相似文献   

6.
文化传统、社会习俗以及教育是规训晚清人身体的主要途径。融入权力的礼仪规范,将士人身体紧紧束缚在以权力为核心的礼仪之下。作为社会习俗,缠足在直接造成女性双足伤残的同时,还限制了妇女的身体活动和行动能力。将书本作为知识来源的教育传统,辅之以身体惩戒,限制了求学学子的身体舒展。在外来文化的催化作用下,晚清人对人有了新的认识,人的身体开始受到重视,以人的现代化为特点的教育现代化开始起步,人的身体得到初步解放。  相似文献   

7.
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孟德斯鸠说:"礼貌使有礼貌的人喜悦,也使那些受人以礼貌相待的人们喜悦。"如此看来,不管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把文明礼仪视为做人的一件大事,文明礼仪也是做人的入门证。而礼仪教育从"小"抓起至关重要。礼仪教育,对于培养文明有礼、道德高尚的高素质人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幼儿园应如何对幼儿实施礼仪教育呢?对此,笔者结合所在幼儿在情况,提出以下几点策略。一、多种方法组织教学,让幼儿学习礼仪开展礼仪教育,我们应以课堂教学为切入口,根据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拱手礼是中国传统礼仪中典型的日常礼仪。从拱手礼与揖礼、叉手礼、鞠躬等礼俗辨析入手,论述拱手礼的基本形式,分析其"敬天"、"尊人"的文化内涵,进而探讨了拱手礼在构建现代礼仪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拱手礼是中国传统礼仪中典型的日常礼仪。从拱手礼与揖礼、叉手礼、鞠躬等礼俗辨析入手,论述拱手礼的基本形式,分析其"敬天"、"尊人"的文化内涵,进而探讨了拱手礼在构建现代礼仪体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学校将探索生活化、情景化的礼仪教育内容、形式,根据文明交际礼的行为领域、传统文化以及表现要素,融入其他学科知识,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课题组提出了"学校礼文化建设"的校本课程的基本理念:以礼规行,以礼养德,以礼育人。我们校园礼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出博爱、自主,拥有彬彬有礼的好孩童。一、以礼规行"以礼规行"就是要用良好的礼仪指导和规范学生的行为。"行"是礼仪教育的最终目的,所以学校的礼仪教育不只是一种讲礼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