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圆 《今传媒》2016,(5):54-55
“反沉默螺旋”作为一种与“沉默螺旋”相背的传播模式,在当下网络舆情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探寻“反沉默螺旋”的界定,认为其为一种网络舆情传播的模式;其次,从互联网、传统媒体以及网民三个方面分析这种网络舆情现象形成、变化的原因;接着,以“成都女司机被打”事件为例,分析“反沉默螺旋”网络舆情传播中的表现.最后反思“反沉默螺旋”现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自媒体时代,人人随时都可以对社会热门事件各抒己见,发表看法,这就导致了舆论形成和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对舆论走向产生影响。百度、微博等自媒体平台对于热门事件的舆情发展情况能够起到一定的体现作用,本文对“红眼睛蓝兔子”邮票引发的舆情进行分析,以网络舆论为依据对热点舆情的特点、传播特性等进行分析,探究主流媒体以及新媒体、自媒体是如何在舆论传播的过程中影响舆论发展的,从而摸清热点事件网络舆情的形成与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传播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变革,微博的兴起更吸引了广大的用户对传播内容的贡献共享,在这种环境中,作为中国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型高校,在资金、人力、规模有限的条件下,采用何种策略和平台来传播校园网络舆情?在对各种主流校园网络舆情传播平台进行比较分析后,可以看到微博会是一个很适合中小型高校的网络舆情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4.
随着民主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民众利用网络进行意见和诉求表达,因此对网络舆情传播进行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本文以媒体联动作为一种新的分析视角,通过对网络公共事件的个案研究,分析媒体联动对网络舆情传播的影响:媒体联动促使网络舆情的生成与扩散、媒体联动引导网络舆情方向,并指出了媒体联动在网络舆情传播中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5.
刘昕 《新闻世界》2013,(7):151-152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成为反映社会舆情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已经成为一股影响社会发展和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本文以“微笑局长”事件为例,从传播学角度对网络舆情的概念、特点,以及政府对网络舆情的治理策略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6.
肖飞 《东南传播》2016,(12):42-45
本文通过对网络热词的传播路径,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舆情进行分析,研究网络热词在传播与形成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并由此探查围绕热词所反映的社会舆情生态结构的相关特征。  相似文献   

7.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智慧传播的多样化从根本上改变了媒体、企业与受众三者之间的关系。在话语权下放的社交媒体时代,网民的表达渠道和方式得到进一步拓展,话语权重提高。而对于不断发生的企业危机事件,其热敏属性所引发的网络舆情讨论也在不断激发事件热度,后真相时代所带来的意见情绪化传播也给企业危机公关和舆情管理形成了挑战。海天“双标门”事件的失败危机公关造成了股价的断崖式下跌,反映出企业在公关和舆情管理上的诸多弊病。本文以海天“双标门”事件为研究案例,着眼于企业危机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机制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从多学科视角分析该事件舆情表征及提出应对之策,探索企业危机舆情管理的传播实践规则。  相似文献   

8.
欧阳晖 《大观周刊》2012,(32):23-23
近年来,随着人们权利意识、民主意识的提高以及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公民通过网络来传播和放大自己的声音,寄希望通过网络舆论来维护其权利或实现其目的,形成网络舆情。在这些网络舆情中,有关司法工作、司法审判的占了很大的比例,越来越多的当事人通过网络对司法实务活动进行评判。笔者认为,网络舆论能维护和促进司法公正,但网络舆论也因具有盲目性,片面性,重视道德层面而忽视实证和法律逻辑的特征而易左右司法,影响司法公正。因此,如何利用好网络舆论监督这把“双刃剑”,成为司法实践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刘泽瑞 《今传媒》2023,(11):159-163
当前,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工作存在引导不及时引发信任危机,管控不彻底忽略非逻辑、非理性力量,以及统筹思维落实不到位危及健康传播生态构建等问题。大数据时代,舆情传播现实呼吁治理范式的再度转型,“黑天鹅”事件频发导致舆情风险加大,对网络舆情进行协同引导与管控能够较好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差序矛盾,因此,需要尽快构建协同治理模式。本文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引导与管控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各地舆情管理者应优化网络舆情监测、预警与回应引导机制以及网络空间多元主体互动、共赢与问责机制,同时通过关系赋权和认同激励引导“无组织的组织力量”有效参与,旨在高效预防与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0.
"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决定了农村网络舆情问题的复杂多样性,对网络舆情的认知能力影响着农村网民对网络社会的认知水平。笔者认为,建构网络舆情认知传播的认同性,对于农村网络社会的治理而言,意义重大。这需要决策者、传播者和信息接受者在一些具体的事件上,通过传播互动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1.
韩孟洁 《新闻传播》2023,(18):41-43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微博的普及,更多的人通过网络平台如微博等来获取感兴趣的信息、表达立场和观点,社会现实能被微博舆情有力地展现出来。本篇论文主要基于新浪微博平台,以“江歌案”的一审这起突发的有影响的公共事件为研究实例,人工收集新浪微博中关于此事件的300个用户之间的转发关系,以0-1矩阵的形式输入Excel表格中,再导入Ucinet软件中,生成微博舆情传播的网络图,根据节点以及节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微博舆情传播网络结构的整体分析,再通过使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NA)来研究以“江歌案”的一审为代表的微博舆情传播的特点以及其对微博舆情传播的影响,比如运用小团体、K-核、网络密度等指标综合分析数据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媒体、当事人、名人、法律用户等在整个微博舆情传播过程中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传播速度控制,可以通过影响这些关键节点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舆情是公众对社会环境变化的反映,是社会心理、社会态度的外部表达。今天,大数据技术与新冠疫情叠加,它们共同构成了当代世界的舆情环境,也造成了当前网络舆情传播规律的变化。在全球“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社会生活、经济环境、社会治理、国家安全和国际交往等方面均出现极大的“不确定性”,舆情研判、舆情治理成为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重要工作。面对网络舆情对治国理政产生的重大影响,中国社会需要深入研究网络舆情的传播特征,争取在舆情引导和国家发展中把握更多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3.
健康的网络文化有赖于健康的传播内容。在“关系为王”日益凸显的社交网站时代,“内容为王”仍然是网络传播的主旋律。网络能否一领媒体风骚,不仅取决于其旺盛的人气、独特的传播方式和弥漫的民主、自由气息,更取决于其内容是否真实、可靠。由于网络即时发布、碎片化传播、把关弱化的特性,  相似文献   

14.
2016年,网络危机事件频发,这种新型的社会危机给组织的生存以及发展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其中,“和颐酒店女生遇袭事件”与“魏则西事件”都是十分典型的网络危机事件.经过对这两个事件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在信息传播过程中,传播者的行为对信息传播中的噪音有着很大的影响.本文借助新浪微博、百度指数等,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从事件的热度、传播方式及舆情演化等多个角度分析传播者在信息传播中是如何影响噪音的.  相似文献   

15.
网络和舆情信息工作是对普罗大众相关利益的思想意识形态的有效表达,是民情和民意的重要载体。在大数据时代,面对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网络文化的入侵以及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网络舆情事件,必须构建起完善的"网络舆情"监管机制,以应对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的特点,便于"网络舆情"的管理。为此,文章基于现阶段我国"网络舆情"传播周期和"网络舆情"监管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预警机制和监管体系两个方面,论述了大数据时代"网络舆情"监管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的传播渠道更加多元,负面信息产生的随时性等各种因素给税务机关的舆情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加强涉税网络舆情管理,是构建和谐税收征纳关系、提升税务机关公信力的重要内容。本文结合涉税网络舆情的特点,分析和梳理了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理念、机制、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加强涉税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从舆情关注事实、舆情主体、舆情传播特点和舆情管理规训等4个层面分析了2013年社会舆情的特点:如打击网络谣言和司法直播是2013年舆情主线以及社会舆情生态发生变化、舆情平台出现场域转换、舆情监管宏观收紧微观开放等,并对未来的舆情趋势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分析突发事件衍生舆情传播特性,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传播规律模型为铺垫,研究网络衍生舆情特点,通过定义描述舆情衍生程度的衍生率建立衍生舆情监测预警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理论研究的可行性,以期为政府实现网络舆情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中网络舆情的传播使社会矛盾激化、集聚、引爆,对社会稳定和公众价值观都产生巨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构建社交网络舆情演化图谱和时空数据分析探究舆情演化模式和规律。[方法/过程]本文基于知识图谱理论,以新浪微博平台上“天和核心舱发射”话题下的网络舆情为例,使用时空大数据挖掘技术,构建网络舆情演化图谱并挖掘包含空间维、时间维和属性维的舆情演化的时空效应。[结果/结论]舆情主体的不同属性呈现多维关联模式。基于不同时间序列,社交网络舆情演化主体关系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该事件下舆情演化符合事件演进规律,具有时空分异特征。本文的研究能够提升舆情监管部门的时空数据管理能力,为实施有针对性的管控措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网络舆情与现实事件的良好结合与互动,有助于公众参与公共决策的实现。论文着眼于研究“南京绿评制度”形成的相关网络舆情在不同途径传播的特征,从公众网络信息行为的各要素出发,分析得出公众在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中与政府决策之间存在着倒逼机制,网络舆情对于公共决策的形成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