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华 《广西教育》2011,(31):46-46
“诗眼”指古诗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词,是古诗中的点睛之笔,隐含着古诗的主旨和内涵。教学时,教师从挖掘“诗眼”入手,引领学生品味古诗的含义,体会古诗的意境、感悟古诗的诗情,并充分挖掘其中的美学因素,可有效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体味古诗意境是古诗教学的较高层次,也是提高古诗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所谓意境,“意”即情感,就是诗人倾注于诗中的思想感情;“境”即境界,就是诗所表现的艺术深度。体味诗的意境,就是要充分领会诗中所表现地情景交融的艺术。 介绍背景 明了立意 诗人在特定的环境中有感而发,故体味意境首先要了解作者当时有关情况,根据诗的内容做一定的取舍,有不同的侧重。如教学《早发白帝城》时,首先应介绍一下当时李白被判处长期流放而在途中忽遇朝廷大赦的情况,这样可以使学生初步体验一下诗人创作时的感情:在饱经抛妻别子的痛苦和流放路途  相似文献   

3.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古诗教学中,老师如果只让学生对诗句进行死记硬背,过分注重对诗意进行支离破碎的分析,学生就难以品味出诗的韵味、体会诗的意境。笔者认为,小学古诗教学应该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真正把握古诗中蕴含的诗情、诗意。  相似文献   

4.
感知·悟性·品味──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和林县第一小学李军民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读懂古诗呢?王国维在《人间诗话》中曾说:“词以境界为最上”.境界即意境,意境乃诗的灵魂,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是学生读懂古诗的关键。诗的意境是情趣与意象的...  相似文献   

5.
按照等效论的观点,翻译的原则是再现原作效果。诗是高度集中审美形式和形象思维艺术,即"神美"。而古诗的形式包括节奏以及一切修辞手段都传递着美,即"形美"。译诗就是用不同的语言移植诗中的意境,并同时达到形合和意合这两个目的。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的高考古诗鉴赏题,考查的主要内容是对"诗眼"的理解、形象的赏析、意境的感悟、语言的品味、艺术手法的评价等.其复习方法主要有以下二方面:  相似文献   

7.
对诗歌意境的欣赏和品味是古诗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小学生因为年龄、语文素养等因素的制约,在理解意境上存在很大的困难。题画诗将原本独立存在的两种艺术形式——诗和画巧妙结合,诗境中有画境,画境直观再现诗境,因为有了画的具体生动呈现诗境会较为容易理解,因此题画诗特别适合小学古诗教学。目前小学语文教材中题画诗的数量相当少,且存在"留诗换画"的现象。根据以上病症及题画诗的独特艺术魅力应在小学语文中大量选用题画诗。  相似文献   

8.
古诗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不能离开学生的朗读和鉴赏,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古诗中的好词句,学会赏析,学会带着情感朗读古诗,在读中去品味诗的意境。拒绝机械式的背诵,还古诗学习一份灵动。  相似文献   

9.
读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可以品味一首诗就是"意与境二字而已",《语文新课程标准》也给小学古诗的学习提出了要求,即学习古诗要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品味古诗的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需思考并探究如何发挥作用,让学生爱上古诗并能自己学会品味。  相似文献   

10.
多媒体就成了表现古诗内容和意境的"画卷".也使学生学习古诗有了一定的抓手.语言精炼,意境优美,寓意深远的古诗不再遥不可及,也不再虚无飘渺.通过多媒体学生可以实实在在去感受、去触摸、去品味原本有点陌生的古诗了.  相似文献   

11.
在幼儿期学习古诗、诵读古诗,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陶冶情操。诵读古诗,既可以锻炼幼儿口齿清楚伶俐,吐音准确流畅,又能让幼儿品味诗的优美意境,熏陶情怀,启迪智慧。  相似文献   

12.
让意境再现     
诗歌与小说、散文不同,小说、散文是通过客观描写来表现主题,而诗歌却把饱满的感情作为自己的生命,并以它来震撼读者的心灵。小学课文选编的古诗,绝大多数是山水诗。山水诗不是山水照相,山水画也不是植物标本和自然地理的图解,它是通过作家的头脑对客观景物作主观的、能动的表现。因此,一首山水诗反映的是作者的意趣、情志,甚至是思想的倾向性,而诗的感情又往往凭借景物抒发出来。所以,教古诗“明中心”的基本任务,就是再现诗的意境。“意境”“,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诗中描绘的景物形象和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即主观感情(…  相似文献   

13.
一、教学目标 培养品读古诗的兴趣,增强学习古诗的自信心;能借助文本大胆想象,用自己的语言还原古诗意境;品味古诗意蕴,体会杨万里对“荷”真挚、细腻的情感。  相似文献   

14.
古诗内容高度概括,语言极为精炼,寓意含蓄深沉,特别是古诗意境更令学生费解。在古诗教学中,引导学生从古诗的线索、景象、情感、诗眼、典故、通感等入手,使学生眼前浮现诗中景象,灵犀与诗人情感相通,置身于意境中的学生必能理解诗意,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15.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练含蓄的语言与深邃的意境,倍受人们的喜爱。古诗中还蕴涵了我国丰富的民俗文化。下面我们就来读几首古诗,解读诗中的民俗内容。  相似文献   

16.
古诗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凝炼含蓄的语言与深邃的意境,备受人们的喜爱。古诗中还蕴涵了我国丰富的民俗文化。下面我们就选取几首古诗.解读诗中的民俗内容。  相似文献   

17.
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意象综合而成的让人产生联想的艺术境界。意境型问答题是高考古诗鉴赏题中的最常见的题型。该题型的提问的一般方式是:“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这首诗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或“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相似文献   

18.
清代文学大师王国维曾说:“其文章之妙,亦一言以蔽之曰:有意境而已矣。”我国的古典诗歌向来是最富有意境的,它的一字一句,一词一韵,无不包蕴着广阔的意境。那什么才是意境呢?就古诗而言,“意”就是诗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境”就是描绘的景物形象和生活画面。所谓“意境”就是主观感情和客观事物的和谐统一。即生动的景物描写融合着抒情言志,构成了诗的意境。古人云:“诗言志,歌咏言。”因而会意(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它是学生理解诗文大意后的升华。把学生引入意境,就是要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  相似文献   

19.
教材上的古诗插图,我个人认为清新优美、潇洒飘逸,而且直观形象地表现了诗的意境。所以,我认为古诗教学中插图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相似文献   

20.
古代诗词言简意丰,具有语言美、意境美、韵律美的特点。古诗歌曲处处体现"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的相融境界。学唱古诗歌曲有助于学生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创造美,在浅吟低诵、高歌深咏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艺术修养。古诗新唱让中华经典传诵校园,丰富校园文化,成为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建设的校本课程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