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儿童是天生的童话欣赏家,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童话故事。阅读童话是童年的乐事,阅读到优秀的作品就更加赏心悦目、受益匪浅。让我们牵起孩子们的手,带领他们一起步入童话世界,让童话把孩子们领进阅读的世界。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的挑战,我们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数学课堂,应该给孩子们的童年留下些什么,如何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让孩子们的童年烙上鲜活的数学印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谈一些看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3.
童话表演是幼儿阶段主要的教育方式。童话伴随着孩子们的成长,表演能够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童话故事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因此童话表演是幼儿教育开展的途径,也是基于幼儿心理和行为爱好所创设的教学模式。喜闻乐见的童话表演能够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在兴趣的引导下,幼儿对阅读的感悟和热情也随之提高,并且对阅读的内容也将逐渐形成自我的价值认知观。  相似文献   

4.
陈鹤琴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飘零的秋叶,总会吸引孩子们的目光,使他们驻足观看、欣赏,还不时地欢呼雀跃,问这问那。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望,了解树叶的各种秘密,活跃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好的享受秋天,追寻童年的记忆,我们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生成了此次主题活动——创意无限,玩转树叶。  相似文献   

5.
我校以"多彩每一天,幸福一童年"为活动口号,开展了"炫彩童年,绽放笑脸"为主题的"童心月历"式系列活动。活动贯穿全学年,每月一个重点项目,朝着孩子们生长的方向循环推进,更多更全面地展示孩子们成长足迹,激发孩子们成长潜能和成长激情,让每个孩子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都能品尝到生命成长的喜悦。  相似文献   

6.
童年阅读一些属于自己的文学书,这是种植童话。你听说过种植童话吗?就是把非常奇异的想象力、非常美妙的心愿、非常善意的爱惜……搁入自己的脑里,搁进思维和精神。它们不像一棵树成长是让你看见的,可是只要你成长了,它们也就附入了你的生命,是一大片的绿阴,鸟儿站在枝上是快乐和歌唱,阳光洒下,就总有灿烂和灵感。——梅子涵  相似文献   

7.
每个人的童年都是丰富多彩的,都是令人回味的,有人说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的心窝,有人说童年似一杯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怀念。童年生活洒满阳光,可随着时光的流逝,它——《乐狮宝贝成长足迹》这一本小册子,帮助孩子们找回当年的记忆,重现美好的儿时生活情景。  相似文献   

8.
《世界发明》2007,(6):10-14
地球在变暖,于是六月的天气是炎热的,不过在记忆里,童年里的六月却显得很凉爽,尤其那每个六月的第一天,那是属于孩子们自己的节日。尽管没有圣诞节的蜡烛,也没有情人节的鲜花,但孩子们的眼睛里总写满了单纯的快乐。于是那个节日是纯粹的,我们幼小的身躯享受着成人们所没有的幸福感与兴奋。童年之所以被我们轻轻而慎重地放在回忆的最深处,正是因为在那一段时光里,我们的单纯与好奇心营造了一个真正的快乐天堂。  相似文献   

9.
郑聪聪 《科教文汇》2013,(29):67-67,69
童年是人发展的关键期,是人一生最美妙的阶段。但是由于童年时问的缩短、童年空间活动范围的缩小以及童年性质的扭曲导致童年的消逝。成人应该尊重儿童,保证儿童的自由,给儿童充足的游戏时间,还儿童以健康快乐的童年。  相似文献   

10.
陈光 《今日科苑》2007,(21):39-40
2007年7月1日,由日本玩具协会主办的"2007东京国际玩具展"落下帷幕。从传统的毛绒玩具到高科技产品。共有38000种最新玩具在本次展览会上隆重登场。从这些最新的玩具中我们不难发现。现代科技正在使孩子们的童年更丰富,更精彩。  相似文献   

11.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童话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腾 《科教文汇》2012,(26):92-92,94
文章通过阐述童话的作用与特点,根据童话的形象类型、童话的选材特点对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童话做简要的分析,阐述了苏教版教材中童话的编选情况。  相似文献   

12.
李利峰  叶芃 《科教文汇》2012,(36):24-24,26
运用童话对幼儿进行道德启蒙教育,适应了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的水平与特点,调动了幼儿自身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使幼儿在欣赏自己所喜爱的童话的同时,能轻松愉悦地去理解童话中所蕴含的道德概念,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道德认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唐洁 《科教文汇》2014,(8):81-82
故事情节是童话作品的灵魂。通过解析3个经典童话样本,提出运用格雷马斯叙事语法行动模式4阶段构思童话故事情节:参照“产生欲望”阶段构思童话故事情节的开端,参照“具备能力阶段”构思情节的发展,参照“实现目标”阶段构思情节的高潮,参照“获得奖赏阶段”构思情节的尾声和结局。格雷马斯叙事语法行动模式4阶段为童话故事情节构思提供了方法论指导。  相似文献   

14.
The artificial imitation of natural creatures hasalways been a forever dream in the fairy talesor scientific fictions. Thanks to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long-cherisheddream has come true in some ways. Bionics, a branch ofscience concerned with applying the data and mecha-nisms of the functions of biological system to the solu-tion of engineering problems, has become one of thefrontier areas of science in the 21st century, as whatwas shown in many reviews and books publ…  相似文献   

15.
张敏 《科教文汇》2011,(5):85-86
话题式作文自1999年首次引入高考语文试卷后,其鲜活的生命力、开放性的特征备受高考命题者青睐。话题式作文命题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即文体开放、立意自主、选材自由。学生可依据自己的擅长、爱好、个性特征来独抒性灵。这种命题方式为学生展示写作个性、发挥创造性提供了一个舞台。于是学生极尽写作创新之能事,寓言、童话、戏剧、小小说等形式争奇斗艳,记叙、说理平分秋色,高分作文、美文佳作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但也正是话题作文给学生太多的自由,学生疏于审题、淡化文体意识,误入了写作禁区。  相似文献   

16.
黎明 《大众科技》2014,(7):275-277
作为国家4A级景区,广西科技馆在立足公益和科普教育的基础上,也承担着拉动区域旅游吸引力的责任,这对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在传播知识的同时,给观众美的享受,广西科技馆尝试将各种艺术形式融入科普展教工作中。科技辅导员参与的展品讲解、科普实验和科普剧中,有魔术表演、剪纸手工、童话故事、知识竞赛、化妆剧、布偶剧、话剧和歌舞剧等形式,任何一种形式都考虑到了和观众的互动。  相似文献   

17.
Beatty J  Hale PJ 《Endeavour》2008,32(4):141-146
The nineteenth-century Anglican theologian Charles Kingsley was immediately impressed by Darwin's Origin of Species. Whilst many in Victorian Britain reacted against the idea of natural selection, Kingsley saw in the contingency of selection a divinely ordained imperative for human endeavour, not least the pursuit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Here, Kingsley believed, was a crucial insight into the seemingly indifferent laws of nature, one that humankind could use to elevate themselves to ever-greater heights. Kingsley chose to teach these lessons about the moral nature of evolution through 'Water Babies', one of the most charming and enduring of children's fairy tales.  相似文献   

18.
冯金娣 《科教文汇》2014,(35):195-196
"热闹型"童话的出现,打破了童话形象注重教化的单调和偏狭局面,转为对儿童的个性自由与生命意识的关注和张扬。郑渊洁塑造的皮皮鲁这一形象,就是童话类型化形象向个性化形象转变的最好代表。他身上集中表现的,张扬个性的形象美、非凡热闹的幻想美、深邃理性的幽默美等美学特征,很好地阐释了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9.
黄韦 《科教文汇》2013,(29):68-69
《小王子》是法国著名作家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的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它构思精巧,以传统童话的故事结构,简单天真的语言,解释了一个个被喧嚣的生活表面所掩藏的深层的人生哲理,向我们指引了一条心灵回归的道路。本文将从追寻主题的角度,按照离开一成长~回归的追寻模式,探析主人公小王子追寻自我,实现成长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是19世纪俄罗斯著名的讽刺作家。童话作品是谢德林一生创作的精华。本文对谢德林童话的主题思想、创作原因及意义作出简要的概括,并试从修辞角度分析其童话作品,以期使读者透过修辞手法了解谢德林童话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