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高校后勤工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高校后勤的发展,也关系到后勤深化改革及高校后勤社会化和整个教育事业的形象。高校后勤服务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要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后勤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对高校培养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南华大学后勤管理处近年工作实践,从加强教育培训、推进精细化人性化管理、优化美化校园环境、倡导社会公德、发挥典型引导作用、重视文化引领等六个方面总结了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2.
和谐高校后勤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之一。在高校和谐后勤建设中,要注重落实科学发展观,着重加强后勤科学发展、资源节约、文化品味及友好环境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对高校后勤社会化内涵进行阐述基础上,重点从完善后勤服务实体、引进社会优质资源、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以及重视后勤队伍建设等方面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路径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希望对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有所益处,进而推动学校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李睿 《科教文汇》2023,(7):27-29
高校教学科研工作及各项日常工作的正常运转离不开后勤保障,而后勤管理水平也决定了后勤保障能力的大小。通过完善内部控制可以确保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稳步有序地开展,确保后勤管理工作发挥应有的作用。文章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以及内部控制层面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从优化高校后勤内部控制活动、营造良好的高校后勤内部控制环境、完善高校后勤管理标准、打造高效率及信息化的后勤管理平台、构建完善的风险评估机制以及构建完善的监督机制等方面探讨了加强高校后勤部门内部控制、提升高校后勤管理工作水平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5.
陈璁 《科协论坛》2007,(7):181-18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高校的后勤产业逐渐走上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高校后勤企业文化也随之产生,它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是高校后勤管理、服务向高层次发展的标志.在建设高校后勤企业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使之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从而提升企业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带来管理的信息化,随着高校的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给高校的后勤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实行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后勤管理效率,是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简单介绍了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对高校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对高校后勤信息管理模式的设计和利用进行探讨,阐述了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7.
郑苗苗 《科教文汇》2013,(16):193-194
社会的信息化发展带来管理的信息化,随着高校的建设和改革的不断深化,给高校的后勤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实行高校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后勤管理效率,是高校后勤管理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简单介绍了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对高校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对高校后勤信息管理模式的设计和利用进行探讨,阐述了高校后勤管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沈洪昌 《科教文汇》2008,(29):207-207
优化高校后勤服务,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是促进和谐校园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仅上满足了高等学校对后勤服务的需求,也适应了我国高等教育扩大招生所带来的后勤服务供求关系变化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嵌入育人功能是当代高校后勤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并实践的重点。通过论述服务育人队伍建设、借助常规工作、充分运用传统与新型服务载体的互补及生活环境文化建设等,阐明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嵌入的可行路径,为服务育人提出理论依据及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在后勤服务管理工作嵌入育人功能是当代高校后勤工作需要深入研究并实践的重点。通过论述服务育人队伍建设、借助常规工作、充分运用传统与新型服务载体的互补及生活环境文化建设等,阐明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功能嵌入的可行路径,为服务育人提出理论依据及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1.
李朝敏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0):152-156
在浙江物流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企业不仅对物流从业人员整体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且需要大批熟悉港口、专业市场、产业集群或快递配送等某一领域背景,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尤其是急需引进或培养具有丰富物流从业经验和全球战略眼光的高级物流人才,然而,当前浙江物流人才供给远不能满足物流产业升级的需要。为建立适应物流产业升级需求的现代物流人才队伍,浙江要结合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和区域物流发展特色,明确人才开发目标,设计开发内容,拓展开发途径,完善现代物流人才引进、培养及培训措施,规范物流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大人才开发资金投入,并为现代物流人才创业就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相似文献   

12.
网格影响下的物流网络及其对物流企业运作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网格作为一种新兴的资源共享理念和开放的基础设施环境,将对国民经济各行各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尤其对于物流行业。本文首先对网格与物流网络的联系、网格影响下的物流网络和传统物流网络的区别.以及网格在发挥物流网络功能中的作用等进行理论探究。然后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网络模型的建构,基于这些模型我们得出了很多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由于成本高、管理水平低等问题存在,传统物流业的发展已经偏离时代发展,并且严重限制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通过建立科学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很大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社会进步。通过建设四大系统(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物流作业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和物流信息系统)、三大网络(基础设施网、运营组织网和智能信息网),实现各个系统与网络的互联互通,从而构建现代物流体系,对如何保障现代物流体系的构建提供思路,提高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效率。将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在各个系统网络中,创造性地提出基于互联互通的现代物流体系,以提高物流产业管理水平,降低物流费用,达到促进传统物流产业尽快转型,提高物流产业信息化程度与运营效率,促进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张中强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1):102-104,125
现代物流业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地位,现代物流业是高能源产业,同时也是实现低碳经济的关键产业。文章首先提出低碳经济的实现急需建立以环境共生为特征的循环物流系统;接着通过对循环物流系统的分析,指出只有包含逆向物流的物流系统才是与环境共生的循环物流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物流技术在物流各个环节的使用,指出物流技术的创新与使用为循环物流系统的构建创造了坚实的技术平台;最后从政府与企业两方面提出了构建循环物流系统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得目标,解决建筑业建筑垃圾问题,文章基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和逆向物流理论,构建了建筑业逆向物流系统。首先从参与主体、回收对象、回收目标和系统功能四方面对逆向物流系统环境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以回收系统、资源化系统、信息系统、政策法规系统为主体结构的逆向物流系统。通过系统的构建,提高逆向物流的运作效率,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16.
张瑜 《科教文汇》2012,(27):66-67,73
为了使校企合作深度展开,有效培养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人才,本文基于系统理论,分析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要素及其联系,勾画出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系统图,根据系统要素提出应用型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即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2)设置合理的教学体系,构建有效的评价机制;3)完善教学团队建设,实现知识、信息共享;4)有效利用实训基地,提高学生技能水平。  相似文献   

17.
李树刚 《科教文汇》2012,(25):198-199
本文通过对我国电子商务环境下的企业物流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的建议,以期使现代物流管理适应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低碳物流文化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领域。文化因素虽难以量化、操作,但却是推动低碳物流发展的重要手段与动力。通过低碳文化功能与物流文化要素的结合,指出低碳物流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提出一些促进低碳物流发展的文化手段,以此达到提高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与社会物流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物流业信息化发展对策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物流业迅猛的发展,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以合肥市为例,通过分析合肥市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总结了发展物流业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并结合自身的优势,从规范物流行业管理、加强物流标准化基础建设、建立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完善公共交通信息系统、重视现代化物流管理理念、着力解决资金和技术问题、建立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加快合肥市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的若干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我国物流业发展形势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现代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预计2008年我国物流业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社会物流总额将达到90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物流业增加值达到1.9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同时,物流市场将呈现出竞争日趋激烈、增值服务潜力巨大、区域物流合作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