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孙惠婷 《科教文汇》2009,(26):10-11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本人作为一名特殊教育工作者,现就特教教师的素质要求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特殊教育学校作为残疾儿童(盲聋哑)学习文化知识、培养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重要场所,教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强特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特教教师素质,培养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使全体教师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特教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特殊教育学校作为残疾儿童(盲聋哑)学习文化知识、培养生活能力,劳动技能的重要场所,教师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加强特教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特教教师素质,培养严谨的教风、勤奋的学风、勇于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使全体教师适应新时期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我们特教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教育是人类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师,作为一名合格的人名教师,应当具有完整的专业知识储备与扎实的教学技能;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在师范生的培养上仍相对落后,难以满足义务教育对高素质师资的需求,查阅文献发现,目前我国在师范生教学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策略的研究较少,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新课程改革及教师资格考试标准背景下,要求师范生不仅掌握教学技能,还应有教师的职业素养,师范生的培养规划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做出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教学技能是教师具备的基本技能,并能体现课堂的教学效果;职业素养是教师内在修养的体现,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及教学质量提升。本文论述师范生教学技能与职业素养培养的意义,探讨师范生培养的方法,完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护理专业职业素质培养与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的密切关系,指出把职业素质培养寓于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的教学之中的现实意义,并从教研组、护理教师、学生、学校四方面,探讨如何将职业素质培养寓于护理教学之中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今日科苑》2005,(12):I0008-I0008
邹笑客是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特教中心学校一位普通的教师。他从事特殊教育工作16年以来.有14个年头一直奋战在班主任工作的第一线。她根植教坛.蹦情洒特教事业、心系残疾学生的敬业精神,在特教这块充满真情和爱心的园地里,十几年如一日地勤恳耕耘着,现任聋生二年级班主任,并从事语、语训、思想品德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和酒店职业岗位群的岗位技能要求进行调研和分析,在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对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岗位技能训练进行研究与探索,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制定岗位技能标准和训练方案,采用教师和师傅联合传授、共同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的方式,全面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职业技术学院教学实习对指导教师的技能要求、实习对管理的要求和实习对有效监督机制的要求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张瑜 《中国科技纵横》2014,(10):253-253
职业行为习惯对于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必须通过贯穿于职业技能教育各环节的实践过程逐步养成。实训教学是中职技能教育的主要形式,可以利用营造环境、制度规范、教师示范、及时纠正等多种途径,反复强化,逐步使学生养成符合未来职业要求的良好职业行为规范。  相似文献   

10.
曾海文  甘鹏 《科教文汇》2009,(31):19-20
体验式教师单元课程是一种横向相对独立、纵向相互密切联系,有自己的评价标准的“微型”课程。它强调教师深入职业现场或在仿真模拟职业现场的环境中,通过亲历活动获得体验,结合教师已有经验,在交流、反思的基础上提升为理论或成果,最后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实践中,以提高知识、技能、改变态度和行为的教师培训模式。基于此,笔者对体验式教师培训单元课程的基本特征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周翔 《科教文汇》2013,(18):45-46
针对当代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特点,分析了该群体的特殊性格形成原因,探讨了如何开展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和施教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群体环境,通过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自身的不足,有利于大学生自身人格的完善,增强学生战胜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三孩政策的开放以及国家对幼儿教育政策的不断落实,学前教育专业已然成为当前学生报考的热门专业。这使得部分地方综合性院校竞相开设学前教育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提高学校竞争力。但从目前来看,多数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建设趋于传统、忽略创新,导致多数学生缺少创新型技能,难以在就业市场上彰显个人优势。文章以长春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共同探究地方综合性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夏丽慧 《科教文汇》2021,(11):161-162
培智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信息时代的多媒体教学扩展了现代特殊教育教学的资源,是特殊教育的有效辅助手段。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优点为教学服务。”微视频通过声音和图像的刺激,更容易吸引培智儿童的注意力,激发培智儿童的学习热情,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而有效提升培智儿童的音乐素养。该文从微视频直观动态的优势入手,对在培智儿童音乐课堂中如何善用、巧用、活用、妙用微视频有效开展教学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济南市特殊教育工作者的职业倦怠与其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工作人员的选拔和录用提供参考依据,也使更多的特殊教育教师了解和应对职业倦怠。方法:运用MBI问卷和艾森克成人人格问卷对济南市2所特殊教育机构的60名在职的特殊教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业倦怠与人格特质中的精神质、神经性呈显著正相关,与人格特质的内外向性和说谎性成负相关。结论:教师的人格特质对职业倦怠有一定的影响和中介作用,特殊教育工作者应注意培养和形成健全的人格,以减少职业倦怠对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特殊教育院校存在学生残疾类别多,学生生理、心理不同,对问题理解认知千差万别,给公寓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抓住残疾学生特点,通过公寓文化、管理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16.
李桂枝 《科教文汇》2020,(11):124-125
课程群是指以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对具有逻辑关联的三门以上的课程进行重新规划、设计,构建而成的整合型课程的有机集群。本文结合国家政策、特殊教育专业(儿童康复方向)培养目标、艺术类课程特点,深入阐述了特殊教育专业(方向)艺术类课程群建设的策略与意义,以期为专业发展与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陈晓莉 《科教文汇》2014,(6):25-25,27
要充分尊重青少年自身发展的特点,善于因势利导,把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由虚变实、由难变易、由软变硬,真正起到化解矛盾、调动积极性、激发创造性的目的。结合残疾人教育的特殊性,努力创造出友爱和谐、乐观进取的校园氛围。  相似文献   

18.
李克建  王伟 《科教文汇》2014,(24):112-113
实践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过程,是其获取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的过程。本文提出依据体验性、技能性和师范性的基本属性,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通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外活动效果和社会实践指导力度,实现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对学生专项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课程学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三个环节的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真正掌握专项知识和专项能力;通过专业实习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毕业论文写作的方式培养和检验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强 《科教文汇》2014,(25):205-205
“特岗计划”的实施为农村教育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但是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如地方在招聘过程中只看重学历、特岗教师到岗后“教非所学”的困境、特岗教师工资发放不及时、硬件配套设施滞后等。为了有效实施“特岗计划”,让这项政策真正发挥作用,需要把好招聘入口关,带动社会资本的支持,健全学校用人机制,给予特岗教师更多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20.
李杜 《科教文汇》2014,(2):215-216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决策者和核心人物。作为特殊教育听障学生在学校、班级生活中的管理者,特教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不仅体现着它的重要性,更是有着它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