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Science     
<正>人工智能改变科学Science封面:科学家的学徒,大数据遇到了对手。Science杂志第6346期封面文章报道了人工智能改变科学。越来越多的领域,收集数据的能力已经超过人类的洞察力和分析。然而,研究者开始逐渐解开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特别在人造神经网络领域的应用。不像早期在AI的尝试,这种"深度学习"的系统不需要一个人类专家知识的编程。相反,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17,(5)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人工智能已经开始加速发展并将深刻地影响人类社会,甚至会给人类带来某种挑战。事实上,人工智能已经在很多领域与人类形成竞争甚至开始替代人类。以至于比尔盖茨甚至发表了应该给机器人征税的观点。对于一些科学家和具有远见卓识的人来说,他们已经意识到机器人将主宰未来世界。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面对这种局面,究竟该如何面对人工智能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在智能机器人尚在萌芽时就扼杀其于摇篮,还是为了眼前商业利益的需要加速其发展,必将是我们人类不得不做出的抉择。  相似文献   

3.
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人工智能时代,社会对具有人工智能素养的人才需求巨大,亟须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以提高全民的人工智能素养。本文分析了科技馆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的价值意义,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馆在开展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的基本经验,探讨了面临的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内容和形式亟需加强、活动覆盖面和影响力不足、师资力量薄弱和硬件设施有限等问题。提出规范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动开发,重构人工智能学习空间,多元主体协同培育人工智能师资三方面优化科技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推动科技馆人工智能科普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全民人工智能素养提升。  相似文献   

4.
正人工智能(AI)已经成为科学前沿最热点的研究领域,它构成许多光怪陆离的科幻故事,人们醉心其中。然而,一些著名科学家和科技先驱,却认为人工智能的终极影响非常不好,将给人类带来十大危害。No.10致人大量失业近年来,机器代替人,已成事实。大到汽车制造,小至自助服务终端,都有这种趋势。当机器配上人工智能,它就能自动更新,人类被代替的趋势,愈  相似文献   

5.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发现基本原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尽管人类在发现基本原理和解决实际问题上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有效工具和有效科研组织模式的缺乏仍然是制约科研效率的主要瓶颈。人工智能(AI)的迅速发展为改变这种状况提供了新的可能。近年来,深度学习方法在科学研究领域大放异彩,不仅助力解决了一些核心科学问题,扩展了科学方法,也开始带动科学研究从传统的“作坊模式”转向“平台模式”。目前,我国已在人工智能驱动的科学(AI for Science)领域打下良好基础,应把握机遇,争取引领科技创新,为人类的科技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技术发展到现今,呈现出一种规模:在许多国度都是一种事业,堪与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相并论;也呈现出一种规范:科学与技术已经脱离了个人作坊经营,走上集团试作的道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经不再是局部的、个别的或被动式的,它的影响超过了人类自身的想像,对人类社会起着巨大的推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表现出与人类历史上以往技术变革迥然不同的特征,正在重塑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空间。人工智能不仅具有深度学习能力,而且将具有主动学习与创新能力,未来甚至可能拥有超级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社会进步,同时也将引发社会变革和各种新的风险,应该未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类科技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基础科学对技术创新的推动作用也愈发显现。本文围绕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发展,基于WOS数据库,以及USPTO数据库,构建了人工智能基础科学合作网络和专利技术合作网络,系统分析了人工智能科学与技术全球区域发展格局,以及其他多样性网络特征,探讨了人工智能基础科学网络与专利技术网络的相互影响。研究显示,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美国依然是世界第一;中国在论文发表上占优,但技术创新较弱,而印度则技术转化能力强;英、法和意大利等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上失去了领先优势。模型研究发现,基础科学网络中心性程度高的国家对技术创新有显著帮助,而科学网络结构洞和聚集系数对技术创新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科学与技术发展到现今,呈现出一种规模:在许多国度都是一种事业,堪与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相并论;也呈现出一种规范:科学与技术已经脱离了个人作坊经营,走上集团试作的道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经不再是局部的、个别的或被动式的,它的影响超过了人类自身的想像,对人类社会起着巨大的推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技术发展到现今,呈现出一种规模:在许多国度都是一种事业,堪与工业、农业、教育、文化相并论:也呈现出一种规范:科学与技术已经脱离了个人作坊经营,走上集团试作的道路。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已经不再是局部的、个别的或被动式的,它的影响超过了人类自身的想像,对人类社会起着巨大的推进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人工智能与人类智能本质上的不同在于对语义的理解上。人工智能尚不完全具备人类智能对语义理解的意向性或语义性,更欠缺人类理解语义时的思维推理能力。本文从讨论语义Web的运作机制入手,探讨其运作机制的认知语义学基础,旨在阐释人类对语义理解的认知过程,以期能将此认知过程应用到人工智能语义Web的运作设计中,最终使其更加具有人类的意向性。  相似文献   

12.
谢琪彬  石宇 《情报杂志》2021,40(4):5-12
[目的/意义]人工智能是美国情报界正在推动的重要技术之一,无论是学界还是官方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分析人工智能融入美国情报体系的现状和发展困境,对未来正确运用人工智能、合理有效规避风险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方法/过程]从美国情报界运用人工智能的相关报告和研究成果出发,探究人工智能在不同情报手段中的运用现状,并分析其融入情报界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结果/结论]美国情报界对人工智能的研究与运用居于世界前列,不能否认人工智能在情报工作中有较好的应用,但也必须重视其带来的一系列伦理和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各种智能技术的研究都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但这些技术本身都存一些局限性,因此目前出现了不少将不同的智能技术结合起来,组成多种新的能够解决复杂问题混合型智能系统。本文在对各种智能技术进行介绍的基础上,对几种常用的智能技术做了一定的对比,进而对混合智能系统的一些发展现状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人工智能已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和社会发展加速器,必将对就业产生深远影响。近年来,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应用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和WOS核心集合中关于人工智能影响就业主题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发现核心研究国家,对比国内外的研究机构分布和关键词共现状况,分析关键节点文献,追溯研究源起、梳理研究现状、热点及发展趋势。研究发现,当前各国、各研究机构间的联系较为松散,缺乏多学科领域合作。就业极化和收入极化成为重要研究视角,技术进步、数字化转型、工作时长和常规性结构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人工智能对就业影响的“情景化”、 “异质化”研究、 “重塑效应”、人机协同情景下的人机“共生关系”、基于人类价值的就业质量提升、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转化、人工智能下的就业心理、就业领域的伦理道德、基于产业与就业动态匹配的应对政策以及人工智能与就业关系的跨学科交叉研究将成为未来的十大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5.
If, as a number of writers have predicted, the computers of the future will possess intelligence and capacities that exceed our own then it seems as though they will be worthy of a moral respect at least equal to, and perhaps greater than, human beings. In this paper I propose a test to determine when we have reached that point. Inspired by Alan Turing’s (1950) original “Turing test”, which argued that we would be justified in conceding that machines could think if they could fill the role of a person in a conversation, I propose a test for when computers have achieved moral standing by asking when a computer might take the place of a human being in a moral dilemma, such as a “triage” situation in which a choice must be made as to which of two human lives to save. We will know that machines have achieved moral standing comparable to a human when the replacement of one of these people with a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eaves the character of the dilemma intact. That is, when we might sometimes judge that it is reasonable to preserve the continuing existence of a machine over the life of a human being. This is the “Turing Triage Test”. I argue that if personhood is understood as a matter of possessing a set of important cognitive capacities then it seems likely that future AIs will be able to pass this test. However this conclusion serves as a reductio of this account of the nature of persons. I set out an alternative account of the nature of persons, which places the concept of a person at the centre of an interdependent network of moral and affective responses, such as remorse, grief and sympathy. I argue that according to this second, superior, account of the nature of persons, machines will be unable to pass the Turing Triage Test until they possess bodies and faces with expressive capacities akin to those of the human form.  相似文献   

16.
人工智能在未来10年可能形成大规模的产业,同时可大幅度提高经济质量。简述人工智能的发展的起伏历程,对人工智能产业结构以及人工智能发展管理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和思考。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的商业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管理问题提出应善用科技发展指数规律促进人工智能发展,鼓励交叉学科的研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模式为制造与服务并驾齐驱,应建立技术成熟度分级评估机制、人工智能企业认定标准以及相关产业统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17.
Eth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is increasingly inputting into various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RM) functions, such as sourcing job applicants and selecting...  相似文献   

18.
论知识管理与人工智能技术的"近亲"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不同于传统的文档管理,也不等同于信息资源管理,它是信息资源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人们进行知识管理必须要用到知识处理技术,而人工智能技术不仅仅对知识管理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将更加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9.
为全面分析国内人工智能的研究现状和研究热点,运用Vosviewer与Citespace软件对CNKI数据库中1992-2020年国内人工智能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绘制作者共现图谱、关键词共现标签视图、关键词时区图谱.在此基础,对人工智能在过去二十多年间的研究主题演化、内容分支、跨学科融合等问题进行介绍;换言之,我国人工智能研究正经历着从工程技术领域向人文社会领域的融合发展,从单一智能技术向智能应用社会化的"泛智"发展;打破学科知识藩篱,"智能+"时代的人工智能将会带来持续性涌现的创新发展模式以及颠覆性认知.  相似文献   

20.
摘 要:文章以中国、美国、英国、德国、印度等主要人工智能大国为研究对象,通过钻石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五国人工智能产业国际竞争力进行分析。总结借鉴其他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劣势与形成原因,从人工智能经历的 “概念化——商业化——产业化”发展三阶段周期入手,明确不同发展阶段起着关键作用的有利要素类型,提出了三种不同实现路径下的分类政策思路。最后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提出在“双循环”战略下提升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依据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