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析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不仅可以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而且是解决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随着国家一系列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去基层就业政策的出台,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途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参加选调生等更加地丰富,毕业生的切身待遇也相应的得到了保障,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安庆师范学院以服务基层为导向,精心做好学校办学的顶层设计,全力打造“一把手”工程和就业质量工程,构建毕业生基层就业系统工程,指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基层就业观念,促进学生增强基层就业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基层就业目标。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迅速转变成为“大众教育”,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长,致使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积极拓宽就业渠道,把广大基层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向,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点。高校毕业生前往基层就业还受到就业观念、就业条件以及高校专业设置等因素的影响,因此高校、政府、基层以及毕业生四个方面都要积极转变,推动高校毕业生的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大学生就业年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月 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 2009年毕业的611万名大学生,牵动着中央高层。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称,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的首位。会议提出了“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等7项措施。  相似文献   

5.
保证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是一项艰巨任务。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质量方面还存在着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比例增加、薪酬水平总体偏低、专业对口率不理想以及劳动权益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为此,政府、学校、学生等主体应转变观念,采取措施,努力为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6.
实现“双一流”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路径,是双一流建设和检验“双一流”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指标。面对当前“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新要求和新特点,以问题导向对Z校就业工作在体制机制、毕业生就业现状、生涯教育等方面的现实困境做深度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五个方面的突破路径,以期对“双一流”高校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目标方向和路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校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的途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但是随着高校扩招以后,“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这两方面所带来的失衡状态不仅给社会的稳定和就业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也不利于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文章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存在的四大问题,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提出高校应当选择立足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人才;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建立就业基地,打通基层就业渠道;开展社会实践,树立基层就业信心等途径推进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8.
科学界定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探索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有效途径的前提和基础。"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高校毕业生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要求,具有较高的个人工作满意度,服务于国家和地方需要,对社会经济生活的贡献与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匹配。其具有阶段性与发展性的统一、普适性与差异性的统一、自主性与导向性的统一的特征。就业质量与就业率之间既有相互独立性,又有相互关联性和补充评价性;就业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之间存在着同源关系、反馈作用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国顺 《文教资料》2016,(4):123-124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高质量就业应作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衡量标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是绝对而是相对的,不是难在就业岗位绝对数量的提供,而是难在就业岗位的满意度和发展性。新形势下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既是提高劳动者生活质量的客观要求,又是保证就业公正的重要手段。文章旨在通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分析,探讨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相关策略途径。  相似文献   

10.
高质量就业是最近几年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根据工作实践,总结了一般意义上高质量就业的基本特征。结合毕业生就业前的迷茫困惑和毕业后的快速闪离现象,对如何提高就业质量给出了若干建议,尤其强调了大学应该着重培养毕业生具备正确科学的职业认识和发展定位,这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重要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1.
由于高校大规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的社会就业观念、就业方式等都面临着挑战。高校毕业生国家基层项目的就业价值取向,主要受到个人就业取向、职业胜任力、家庭背景、社会就业形式和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国家基层项目就业已成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渠道。应通过继续加大对国家基层项目的扶持力度,提高毕业生服务基层工作质量,提升高校毕业生自我认知的能力、转变就业观念,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国家基层项目的实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基于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对全国2023届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从毕业生的毕业去向、简历录用率及就业满意度三个方面来考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然后进一步从毕业生个人、家庭及学校三个方面来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因素。研究发现,高校毕业生的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及学校因素对毕业去向、简历录用率及就业满意度有显著影响。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应关注学生的群体差异,通过政府的政策引领、学校的就业帮扶、家庭的资源支持促进毕业生个人就业能力的提升,多方联动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就业。  相似文献   

13.
上海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落实伟大建党精神,通过政策上的倾斜、物质上的支持、精神上的引导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总结和梳理近年来上海高校毕业生赴西部地区基层就业工作影响力研究,一是分析德育工作对于引导毕业生赴西部基层就业的有效性;二是探讨上海现有政策和工作实践对于赴西部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全过程影响,对于新时代下高校“就业育人”的推进提升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不仅能够有效缓解就业压力,还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基于天津市39所高校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分析目前高校在促进大学生基层就业方面的具体举措及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基层就业工作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突出思想价值引领,促进基层就业教育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注重榜样文化建设,创新基层就业宣传形式与内容;提升就业服务质量,构建基层就业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丰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基层就业胜任力;用好用足国家政策,创新基层就业激励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5.
面对日益增长的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就业成为一种趋势。本文探讨了基层就业的意义,分析了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整体状况,提出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指导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报告了高校毕业生近三年就业率和2010年的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分析了2010年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现状,分析了制约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四个主要原因,最后从机制完善、权益维护、课程改革和思想引导等方面提出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数字化赋能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提升高校毕业生综合素质以及高校就业质量的“助推器”。对高校而言,数字化赋能就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就是以数字管理赋能为基础,全面提升数字化领导力;以数字培训赋能为抓手,助推教师队伍建设;以数字资源赋能为内涵,推进教育资源汇聚;以数字评价为保障,优化全过程管理服务。通过全方位发力、全链条推动、全要素重构、全过程服务,推动师生乃至全社会就业观念的重塑和就业质量提升模式的改革创新,实现数字化就业服务平台的共享共建共进,不断推进数字化赋能就业高质量发展和有效应用,推动实现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18.
关于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完全走向市场化,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对促进我国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近几年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情况,着重就如何正确引导、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文章从培养和建设更加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以及全面提高校办单位质量等方面对更好的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体现。构建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客观地对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进行科学的评价,比较全面地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为学校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提供依据,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真正实现高校毕业生“学以致用,人尽其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