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罕默德·阿里·真纳(Mohammed Ali Jinah,1877—1948)是印巴分治以前印度伊斯兰教的一个资产阶级政治家,巴基斯坦立国运动的领导人。 1877年12月25日,真纳出生于当时只是一个约有五万居民的小镇卡拉奇(今是巴基斯坦拥有一百多万人口的最大城市)。他六岁入学,先后在卡拉奇、孟买读完小学、中学课程。1892年赴英国入林肯法学协会攻读法律,两年后以出色的成绩结业并取得律师资格,当时年仅十八岁。为完成林肯法学协会规定的手续,他又在英国住了两年,1896年回印度,在孟买当律师。  相似文献   

2.
1498年5月17日,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航海队,绕道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从此,葡萄牙、荷兰、丹麦、英国和法国的殖民者,就相继沿着这条新航线来到印度,对印度展开了殖民活动。十六世纪,正是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英国商人在国家的保护下纷纷向海外发展,成立了许多享有特许专利权的垄断贸易公司。1588年,英国在海上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清除了海外发展的巨大障碍,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沙白批准伦敦富商的请求,允许组织“伦敦督办及商人东印度公司”,这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历史的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成立之初,还是一个单纯的海外殖民贸易公司,它没有固定的资本,每次航海去  相似文献   

3.
在发现通往印度的航路以后,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西欧殖民者相继侵入印度。他们为了对印度和其他东方国家进行殖民掠夺,都组织了有政府参与的、以垄断贸易为目的的“东印度公司”。在这些公司之中,规模最大、寿命最长、名声最坏的是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英国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0年,到1858年才被撤销,对印度进行了长达258年的侵略和奴役。这个组织,起初是一个商业资本的垄断公司,后来变成了主宰印度的“商人政府”,最后又变成了没有商业性的、纯粹的军事行政机构。从其整个的发展过程来看,英国东印度公司既非单纯的商业组织,亦非正式的政权机构,而是既有商业性又有政权性的混合体,是英国侵略印度的开路先锋和主要工具,是“英领印度的真正开  相似文献   

4.
荷兰东印度公司将政治和商业集权化带到亚洲水域,一起带去的还有远超过葡萄牙东印度公司的暴政。他们向先到的葡萄人发起了全方位进攻,获取了在亚洲贸易的主导权。很快,他们遇到了更强劲的挑战——英国人来了。靠着自身的强大实力和印度的巨大重量,英国人最终在亚洲胜出。  相似文献   

5.
茶叶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茶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象征之一。中国早在传说中神农时代就知道以茶入药的妙用,到南北朝时,更盛行把茶清谈之风。中国的饮茶习惯传入英国,最早有文字记录可寻的是1615年。1660年5月,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妻子—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将饮茶的习惯从葡萄牙带到了英国宫廷。从此,饮茶成为英国  相似文献   

6.
英国殖民者征服印度花费了100年时间(1757—1858年),并在逐渐占领的印度领土上建立起压迫、剥削印度人民的庞大的殖民国家机器。笔者就此问题作粗略探讨。一英国殖民者在印度的出现,是与1600年创立的英属东印度公司的侵略活动紧密联系的。1613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度西海岸苏拉特建立第一个采购站;17世纪末又在印度南海岸建立  相似文献   

7.
港脚贸易,即亚洲内部贸易,17世纪英国在亚洲兴起了港脚贸易.虽然有葡萄牙、荷兰等外部因素的刺激,但更为重要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内部原因促使它积极开展港脚贸易.  相似文献   

8.
学界普遍认为英国人是中国近代鸦片问题的始作俑者,并把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确立鸦片政策视为中国鸦片输入史上的分水岭,认为鸦片问题发轫于此.实际上,最早向中国输入鸦片的欧洲人是葡萄牙商人,而1773年东印度公司确立鸦片政策时也无意开拓中国市场.18世纪80年代单纯吸食鸦片方法的发明是中国鸦片泛滥的催化剂,而英方对此推波助澜并不惜以战争手段阻止中国禁毒政策的实施,是其罪责所在.  相似文献   

9.
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开始调整其在印度的殖民统治政策。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后,继续对印度进行殖民主义改造。维多利亚时代前期(1837—1857)英国对印度政策的调整,主要体现在1853年法案,以及根据法案精神进行的一系列改革上。英国政府继续进行殖民主义改造,实现了英国工业资本对印度的剥削。但是与此同时,英国在印度的统治出现了危机。1857年印度民族大起义既是这种危机的一种极端表现,又成了英国对印殖民统治历史的大界标。  相似文献   

10.
本书的作者是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 凯恩斯,英国人,毕业于剑桥大学并在该校执教。1906年通过英国文官考试,进入英国统治印度的机关;1913—1914年间,为印度通货和财政皇家委员会的成员;第一次世...  相似文献   

11.
英国对印度的长期殖民统治,使印度的工业分布极不合理,工业高度集中在几个沿海的大城市.沿海地区的孟买、加尔各答、阿默达巴德所在的三个邦的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工业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的状况已经有所改善,工业分布趋于合理.目前,印度已经形成了五个重要的工业区.  相似文献   

12.
在亚洲第二大国印度旅行,最方便、最经济、最有趣的交通工具是火车。1853年印度沿着平缓的西海岸铺设了从孟买到塔纳(Thana)一段长度为34公里的铁路,这是印度的第一条铁路。从时间上看,比中国杰出的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要早50多年,不  相似文献   

13.
詹西女王——拉克西米·芭伊是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的民族英雄。詹西本是印度班得尔汗的一个土邦。拉克西米·芭伊是这个邦土王甘加塔尔·拉奥的王后。1853年当芭伊仅十八岁时,这个土王死去,由她执政。詹西女王参加起义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领地被夺的旧恨。本来土王死后无嗣,可由养子继承,但从1848——1856年英国驻印总督大贺胥借“权利丧失说”,取消了这种继承权,如无嫡子继承,土邦领地一律由东印度公司归并。在其后的十年内,在全印度三万五千个大小土邦中有二万一千个被归并,詹西就是其中的一个。另一个原因是英国殖民  相似文献   

14.
鸦片输入中国,究竟使中国流失了多少白银?这是一个很难统计的数字。本文试对1859年前,鸦片输入中国流失白银的情况做一粗略估算。最早向中国输入鸦片的国家有葡萄牙、荷兰,英国较晚。有记载有是1727年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200箱,其它国家无记录可查,估计也没有超过200箱的。因为当时中国进口鸦片为医疗使用。此时期的鸦片输入量不在本文主旨范围内。 1767年,英国已占领了印度鸦片产地孟加拉,运到中国来的鸦片每年达到1000箱。但此时清政府  相似文献   

15.
美国福布斯杂志2008年4月4日公布了全球人口最稠密城市排行榜,并指出:排名比较靠前的城市。由于发展太快.地方基础设施无力满足居民需求.因此生活品质大都不是很高,交通经常堵塞。20个全球人口最稠密的城市及概况如下:No.1印度孟买密度:29 650人/平方千米;土地面积:484平方千米。孟买是印度最大的城市,是该国马哈拉施特拉邦的首府,  相似文献   

16.
高良 《现代语文》2013,(4):51-54
哈罗德·品特(Harold Pinter,1930——)英国当代著名剧作家,荒诞派戏剧的代表人物,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1]。生于英国伦敦东部哈克尼地区一个葡萄牙——犹太人的家庭。父亲是一个女装裁缝,家境并不富裕。他的青少年时期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云下度过的。1948年,他到英国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学习。1957年开始戏剧创作。迄今为止,品特一共创作  相似文献   

17.
据联合国统计,当今世界上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52个,其中我国有9个。前20名的排列顺序是: 上海(中国)、墨西哥城(墨西哥)、加尔各答(印度)、汉城(南朝鲜)、东京(日本)、莫斯科(苏联)、孟买(印度)、北京(中国)、纽约(美国)、圣保罗(巴西)、伦敦(英国)、雅加达(印尼)、新德里(印度)、里约热内卢(巴西)、  相似文献   

18.
印度莫迪政府上台后大力推进"印度制造"运动,究竟有何战果?2月中旬在孟买举行的"印度制造周"就是展示和检验一年多来运动成果的舞台。用莫迪政府的话说,这是印度政府组织的有史以来最大的跨部门展会。大则大矣,"印度制造"到底有多少分量?对外国投资者来说有多少吸引力?招商引资的"狮子"2月13日至18日,"印度制造周"在印度金融和商业中心、印度最发达地区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买举行。  相似文献   

19.
牛患了“疯”病“疯牛病”,医学上又称牛海绵状脑病(BovineSpongiformEncephalitis,简称,BSE),1985年4月在英国发现的一种新病。专家在对始发病例作了组织病理学检查后,于1986年11月将该病定名为BSE,并于1987年首次报道。10年来,英国每年有成千上万头牛精神错乱、痴呆和死亡。此外,法国、爱尔兰、加拿大、丹麦、葡萄牙、瑞士、阿曼和德国也曾相继报道有该病发生,其中加拿大、丹麦、葡萄牙、德国等国明确该病是因为从英国进口活牛而引起的。BSE的病程一般为14—90天,但潜伏期长达4—6年,甚至几十年。该病多发生于4岁左右的成年牛,其临床…  相似文献   

20.
通信趣闻     
写信成癖 印度孟买有一位退休职员叫安东尼·帕雷卡,每天都要给当地报纸写信,整整坚持了三十八年之久,从未间断过。他每天步行二公里,到孟买的报摊前,专门浏览当天各报的读者来信这一栏,凡看到登有他署名的信时,他就买下这张报纸。自一九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