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给学生一个深度发挥的舞台,让他们创造一片天空。这是我在小说与戏剧教学中的深刻体会。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小说与戏剧的兴趣,让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并能走进这扇艺术之门,在小说与戏剧的教学中我强调用兴趣激发能力,让讲台成为舞台。一、让兴趣与能力并行我们回顾语文教材中的小说戏剧单元。其中不少篇章,它们不仅具备文本,更有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祝福》、《边城》、《林黛玉进贾府》、《智取生辰纲》、《失  相似文献   

2.
<正>叶圣陶很早就提出:"要让学生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这里的"自能"是指让学生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要想建设自能高效的课堂,巧用学习小组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下面我以我所教学的《口语交际:介绍世界名城》一课为例,谈谈我在语文教学中是如何巧用学习小组,使之为构建"自能"课堂服务的。一、启动:用好组长这只"领头雁"《口语交际:介绍世界名城》活动以同单元课文《音乐之都维也纳》为引子,要求学生选择  相似文献   

3.
课文朗读有多种形式,但教师在课堂操作时多根据文本学习的需要或者齐读或者点名读或者自由读或者分角色读重点段落、重点句子。而下面这两堂课的朗读设计,则令人耳目一新。其共同特点都是将课文内容变形、组合,在变化多样的朗读活动中感受体验文本。【示例一】《珍珠鸟》学习过程中,师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相关段落,教师扮演作者角色,学生扮演小鸟角色,文中出现的表示“我”“、珍珠鸟”这两个角色的相关词语,教师朗读时一律换成“我”、“你”,学生朗读时一律换成“你”、我”。原文:渐渐它胆子大了,就落在我的书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  相似文献   

4.
体验活动带有鲜明的特点,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诉求出发,对多种体验活动进行针对性筛选与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体验中形成学科能力。如视听感官体验、角色演绎体验、问题思考体验、生活实践体验等活动都带有体验属性,教师要做出合理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多训练体验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正>《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强调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学习。"角色扮演法属于情境教学的一种,即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创设或虚拟情境,让学生摆脱原有角色,置身情境中模仿或扮演境中人物、演绎剧情,为课堂教学搭建平台,并以体验感悟、观察学习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本文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第十课第二  相似文献   

6.
在教学参与中回归学习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二下学期有一戏剧单元 ,包含《雷雨》《屈原》《窦娥冤》《茶馆》等四篇课文 ,安排约 1 0课时的教学时间。这是高中阶段仅有的一个戏剧单元。我结合课本的知识短文《戏剧语言主导戏剧冲突》 ,拟定了这样一个教学主旨 :以《雷雨》的教学为核心 ,通过学生的教学参与 ,了解戏剧语言的个性化与动作性之特征。我采取了下列做法 :先组织学生学习单元知识短文《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 ,着重突出和强调了 :戏剧语言的个性化与动作性。并补充说明了戏剧对白中的情感交流。而后根据课本出现的角色让每位学生自由选择角色 ,怕羞的学生可以选择只有一句…  相似文献   

7.
<正>戏剧表演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的需要,在教师的组织下由教师或学生依据教材扮演特定的角色,在表演过程中开展学习的活动。在戏剧表演中,教师提出具体的场景,提示各角色的身份,学生经过准备,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性、积极性,通过阅读、分析、思考,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所处的位置及对事物所持的态度。戏剧表演中,应该让学生都有担当角色、理解角色、体验角色、表现角色的机会。在科学教学中,戏剧表演可用于个体通过扮演特定的学习对象,创设教学情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促进知识的迁移。  相似文献   

8.
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我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营造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学生依据课文扮演不同的角色,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画盆     
《女娲补天》是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神话故事,内容很吸引学生,学起来好懂。上课时,我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课文读通、读顺;然后让学生根据课文“阅读提示”中的问题和小组同学一起合作学习,通过读书、讨论、交流等解决问题;最后检查学习情况。当我检查完学  相似文献   

10.
一、加强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 1.教师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角色转换实践活动例如我们在学习九年级第一课<责任与角色同在>课文时,利用身边的人和事,合理开发德育资源,开展了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一些不能的角色的情感体验,达到提高德育实效性的目的.学习法律常识时,组织学生去法庭旁听;学习交通法规时,联系交警部门,利用休息日让学生体验"我是交警",在红绿灯下协助交警切实感受交警一天的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1.
教师应依据学生心态的不同特点,对课文进行精心准备,设计多样课堂形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适应教学改革方向,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 过去课堂上教师或叫同学齐读课文,或让学生以同一种方式读书,学生没有选择的空间,有的学生即使不喜欢读也一样要做张嘴哑巴,变成了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对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如学习《夜莺的歌声》,有的会四人小组来个朗读接力赛;有的会来个分角色朗读;有的默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很有兴趣地把课文读完了,还有了不少的体会.  相似文献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我非常喜欢的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堂上我兴致勃勃地和学生们一起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就是要让学生们当小解说员,运用课文中的语言介绍《清明上河图》,让学生们在此活动中进一步品读课文,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于是,我满怀期待地问:"哪位小解说员来为大家服务?"学生们的反应让我有些吃惊,平时"小手如林"的场面不见了,只是"星星点点",仅仅有几个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多样性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方式。有效的小组合作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给每位成员学习的机会,使其获得成功的喜悦,体现课堂的"真"。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还指出:"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喜欢、憎恶、向往、同情等感受."《狼牙山五壮士》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读悟、表演、评议、延伸,紧紧围绕课文挖掘文本资源,感受五壮士热爱祖国、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精神,同时注重学习特点,让学生进行选择性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卖炭翁》是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24课《唐诗二首》中的一首。在教学《卖炭翁》时,我采用了"走进角色,解读文本"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形式,还强化了学生对文本的感悟。经过实践,我发现该教学方法不啻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也指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或某一类型的人物。"走进角色"是指在文本教学中,让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进行亲密接触,抑或是将自己转换成作品中的人物,从而体验作品中人物的生活经历,感受人物的内心世界,最终达到解读文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优化师生关系。情感融于教学中就能产生驱动力。因此,教师要深爱每一个学生,特别是“贫困生”、“学困生”,要让其感受爱的温暖,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目的。创设教学情境。在语文教学中恰当运用画面、幻灯、音响等,就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的感觉。如教《小猫钓鱼》时,可播放与课文意境相符的乐曲,激起学生情感。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教学中,教师要努力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如教第六册《荷花》一课时,我指名让学生朗读,请几个学生头戴荷花,手拿荷叶,充满激情地进行表演。通过扮演角色的情感体验,学生自然…  相似文献   

17.
正一、鲜明的主题事件课例 W老师教学《珍珠鸟》一课,她从出示珍珠鸟的图片、文字导入课文,到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其中运用了象形字来认识"卷"字,运用了实物盆景来认识"蔓"字;接着,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精读感悟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读中关注时间顺序词、地点的变化,通过角色体验,感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教授所选用版本教材的内容外,我经常广泛浏览其他版本教材的内容,选取其精彩篇章用作阅读课的素材。比如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语文第二册中的一首小诗《问银河》就非常不错,我利用作文课的时间给学生上了一堂诗词鉴赏课。一、分组合作,了解大意首先,我利用多媒体将课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朗读,体验和感悟小作者那种天真、善良、亲和大自然的天性。然后,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学生合作学习,了解小作者  相似文献   

19.
《揠苗助长》是九年义务教育第五册的一则寓言故事,让学生理解寓意是教学上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学时,一位教师通过创设语境,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课文结尾续编故事,让学生在自编自演中领悟寓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师:课文结尾处写到:“第二天那个人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同学们想象一下他的儿子回到家后,会说些什么?“那个人”又会有什么反应呢?四人小组展开讨论。(教师深入小组讨论,场面热烈)师:哪两位同学上台来表演?好,你们俩上来。你们各自扮演什么角色?给我们介绍介绍。(生分别介绍自己扮演的角色。师为表演…  相似文献   

20.
角色扮演是情景教学的一种形式,通过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使其身临其境,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角色所面临的问题来达到教学目的.其形式主要有:(1)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自编自演小品,让学生当编导续故事;(2)进行角色模拟,如:模拟法庭,让学生充当原告、被告、律师、法官,让其体验"假如我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