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2019年4月28日,习近平主席出席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时指出:“现在,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中国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建设美丽中国已经成为中国人民心向往的奋斗目标。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快车道,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将不断展现在世人面前。”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崇尚绿色生活方式、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和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等生态文明理念,都是环境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所谓环境素养,就是人对环境正确的认知和对环境负有的义务和责任。加强生态文明教育、提升学生的环境素养已经成为地理教育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将其有机融入高中生物学课程,能够提升教师自身生态文明素养,对培养具备生态文明素养的美丽中国未来建设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全面领导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把舵定向”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力求高质量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命题从历史与实践出发,围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等重大理念,明确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突出位置的战略地位,有利于提高党领导生态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指引了科学方向、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  相似文献   

4.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青年兴"重要的是精神世界的丰富,"青年强"首要的是精神力量的强大。重视青年理想信念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优良传统。青年理想信念建设思想是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着青年理想信念建设问题,习近平阐述了青年理想信念的深刻内涵、理论渊源、价值意蕴和实现路径等内容,构建了习近平青年理想信念建设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5.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秉持生态文明理念,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给出的明确方向。分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阐述了扬州市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一个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科学体系,它内涵“五位一体”的框架结构和“十个坚持”的理论内容,包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与“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的生态经济理论、“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与“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政治理论、“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与“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化理论、“坚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与“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的生态社会理论,以及“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与“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生态治理理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科学性与实践性有机结合,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迈向新时代提供了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7.
沙海行绿舟     
正"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水土流失导致了土地沙漠化,每一片沙漠都曾是昔日的人类家园。从两千年前的水草丰美,再到百八十年来的风蚀沙埋。荒漠化,已向人类亮出"黄牌"警告,值得我们警醒,必须倍加重视。遏制沙漠、改变环境已经成为中国科学家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向土地荒漠化要绿色,也是人类维护共同家园、守卫共同命运的全球共识。  相似文献   

8.
“六个必须坚持”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所概括总结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遵循“六个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求。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根本立场,坚持自信自立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立足基点,坚持守正创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态度,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要求,坚持系统观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思想方法,坚持胸怀天下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宏大格局。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推进生态文明体制建设,指导生态文明建设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从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9.
习近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观,蕴含深刻的生成逻辑: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理论之源,黄河泛滥成灾的历史教训与中华民族的治黄方略是历史之鉴,中国共产党领导治理黄河的长期探索是实践之基,防洪形势不容乐观、生态保护刻不容缓、协调发展短板突出、黄河文化根基深厚构成现实之需。探赜习近平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观的生成逻辑,对于深入理解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统筹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借助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12-2020年间CNKI数据库中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619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此后文献发文量呈爆发式增长趋势;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核心理念、思想特征、实践向度、时代价值和国际意蕴等方面.展望未来研究趋势和方向,应强化理论的深刻性、方法的科学性、思想的指导性研究,不断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深入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1.
借助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对2012-2020年间CNKI数据库中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619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此后文献发文量呈爆发式增长趋势;研究热点主要聚焦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成逻辑、核心理念、思想特征、实践向度、时代价值和国际意蕴等方面.展望未来研究趋势和方向,应强化理论的深刻性、方法的科学性、思想的指导性研究,不断推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的深入性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12.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系统地反思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异化劳动现象,深刻揭示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关系,并将共产主义的生产方式作为克服劳动异化、实现社会和谐的根本指向。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生命共同体”理念为理论基石,汲取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资源,以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为源泉,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论,整体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最新成果。探析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生态文明思想先声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于丰富和发展生态文明理论,指导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回答了为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指引了方向。准确把握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基本逻辑,对于更科学、更深刻地认识这一思想,从而有力地推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从唯物辩证法出发,以统筹兼顾方法来分析和处理问题,鲜明地突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特色。具体来说:立足全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配合,辩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统筹宗旨。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总书记深刻地指出:"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驰,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依法治党治国是人民之福,反之则是人民之祸。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这对于树立全民法治信仰具有极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的重要论断,形成了新时代科学的生态文明思想。从生成逻辑看,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国历届领导人的生态理念、欧美生态马克思主义者的生态批判理论为其理论渊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现实威胁、国内主要矛盾及生态领域的新变化催发的现实诉求、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客观昭示为其现实基础。从逻辑主线看,人民至上理念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逻辑主线,答“为何建设生态文明”之问、表“讲政治、重民生”之态、遵“六个重大”之则。从价值指向看,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中国智慧的理论价值、为世界各国的生态建设贡献中国方案的实践价值、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构建提供中国范式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生态文明建设思想。本文将这些论述主要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生态环境就是生产力"思想是对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发展;二是"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思想是对民生理论的创新;三是系统工程思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南;四是制度化、法治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保障。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中多次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生命共同体"概念具有深刻的生态哲学内涵.生态系统是"生命共同体"的物质载体和实践对象,生态系统整体论是生态学界近年来对生态系统的研究中产生的重要理论,其在整体论方面的追求引起了激烈的争论,通过系统梳理生态系统整体论的演进历程,区分了"生态系统能量...  相似文献   

19.
赵江涛  张冉  沈小婷 《教师》2023,(5):12-14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文章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以及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以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为契机,提出了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强化生态平等意识、营造学习生态氛围、形成绿色生活方式、推进绿色学校建设等路径,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高校思政教育,以期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论、实践论、方法论的总集成,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建设人类美好地球家园的助推器,是我们党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成果。这一科学理论具有鲜明的问题导向,从认知维度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从目标维度擘画生态文明建设的美好蓝图,从策略维度深刻指明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涵要义,需要从发展与保护、环境与民生、生态与政治、中国与世界等维度深入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为解决全球生态环境治理问题提供了中国智慧和实践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