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上报道员,踏上新闻这条路,多亏了新兵班长为我找到“良师”,多亏了《新闻与成才》助我一臂之力。刚入伍听班长说,到政治处干报道能成才,并列举连队历史上选为报道员的战士如何成才的实例来吊我的胃口。于是,当报道员成为我唯一的心愿。但酷爱报道员工作的我却一次次与报道员失之交臂,为此我感到心灰意冷,干工作也提不起半点精神。班长看出我的心思,把我拉到一旁:“当不成报道员有什么好伤心的?不是‘正规军’也可以干出个样子来让别人瞧瞧。”接着班长又和颜悦色地鼓励我:“只要你能吃苦学,吃苦写,稿子肯定能见报。”班长真…  相似文献   

2.
写这个题目时,似乎和《新闻与成才》毫无关系,然而我讲的这个故事,他却真真实实地把我和《新闻与成才》联系起来。每每看到《新闻与成才》,那段往事使历历在目,让我怎么也挥之不去。因为它使我改变了自己的人生,也延续着一段永恒的爱。那是1992年的一个春天,我刚从鄂西南一个村庄走入军营。来军营不到两个月的我,也许是我爱看书的缘故,班长李连奇发现了我的特长,而且在一个特殊的时间,在一个特殊的场合为我送了一件改变我人生命运的礼物──《新闻与成才》。那天从训练场回来,吃晚饭前班长宣布了一件事,说今天晚上班里有一个“…  相似文献   

3.
第57个信封     
“我们排的骨干都是粗人,舞枪弄炮、组训管理没得说。但与二排最大的差距就是宣传报道,连个广播稿都上不了。排长你来了,我们都放心了。”刚到连队报到的第一天,班长张勇便向我讨好。班长是个三级士宫,中等个头,胖胖的圆脸,微笑中带着一股凶相,但通过刚才他说的话,我原先准备讨好班长的“帝豪”烟最终没有掏出来,也坚定了用自己的实力在班长面前树威信的信心。  相似文献   

4.
《军事记者》2001,(7):44-44
收到你的来信和来稿,我深受感动。尤其是当我得知你从1988年起一届不落连续参加了11届军报的新闻函授时,我被你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染。你入伍19年来,先后调动了8个单位,可无论走到哪里,也没有忘记自己一直酷爱的新闻工作,每届新闻函授招生,你都积极报名参加,并坚持业余学习和采写新闻。你把新闻陪伴着你,当做乐趣,当成战胜困难的动力,所以,尽管你的道路充满酸甜苦辣,可你仍然热情依旧,苦中有乐。你的这种永不退缩的顽强精神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新闻是找出来的。对这个观点,我不完全赞同.因为你没有新闻敏感,新闻在你眼皮底下也识别不出来。同时没有一定的多思路捕捉意识,盲目地寻找,也是写不出有份量、有指导性的新闻来的。做为一名记者,要想写出好的新闻,就要增强多思路捕捉新闻的意识,把自己大脑中各方面的思维细胞全部用上,多留心、多观察、多学习。全方位多触角地捕捉线索,这是抓新闻的关键。我在地  相似文献   

6.
勤跑腿     
一年多来,我在新闻报道实践中,悟出一点新道道:新闻,是靠跑出来的。不是么,当初,我刚坐机关办公室时,曾暗自庆幸自己的消息来源会更加广泛,肯定大有新闻可写。然而,当我搞起新闻报道时,却常常为自己抓不住新闻而苦恼。有一次,我翻阅  相似文献   

7.
李文同志 :  你好。来信收到。你在来信中说,看了我上次给你的信,增强了你当一名好通讯员的信心。但是,你看到许多通讯员采写的新闻稿件源源不断地在报、台发表,自己却为“没有什么可写”而烦恼。这是初涉新闻报道的通讯员大都会遇到的事,这封信打算从怎样获得新闻信息和如何以“土”制胜谈谈自己的体会,供你参考。   通讯员怎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新闻信息呢 ?我是通过采访活动广交朋友来实现的。不少新闻同行都有这样的体会:在社会上多交一个朋友,就多一个耳目,也就多开辟了一条新闻信息的来源。通讯员交朋友,首先要放下架子,…  相似文献   

8.
去年五六月间,北京一位新闻学者来乌鲁木齐,同新疆主要新闻单位搞了一次受众调查。返回北京时,我握着她的手说:“欢迎你明年再来新疆。”出乎我的意外,她却说:“新疆的瓜果虽好,可你们的新闻思想保守得全国少有,呆在这里会闷死,我再也不来了!”这一席话使我想得很多。我是学新闻的,时刻关心着我国新闻改革的进程,了解关于新闻改革的各种观点,懂得经济、政治、文化改革的深化在呼唤着新闻改革。在工作中,自己也一直嚷嚷着新闻改革。可  相似文献   

9.
卞振 《军事记者》2011,(5):67-68
许多初学新闻的同志,一个最大的难题就是不知道新闻在哪里。其实,新闻就在我们身边,就看你能不能发现它、抓住它。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要学会在新闻的海洋里淘宝。根据笔者多年来新闻淘宝的实践,下面我来谈谈自己这方面的体会,以期抛砖引玉,引发一些新闻初学者新闻淘宝的兴趣与热情。  相似文献   

10.
一次,在南京偶遇济南军区的退伍兵,他居然拿出了一本保存完好的《答你一句话》文章剪贴——这是我在《前卫报》工作时开办并主编的一个小栏目。他告诉我:“在部队时,好多战友都曾将《答你一句话》剪贴成册,我感到它满有意思,退伍时就带了回来,一直珍藏着。”时隔不久,我带领学员到驻河南部队实习,又在一个连队看到了《答你一句话》剪贴本——是一个退伍班长留给连队的礼物。事过数年,见到自己经营的小栏目《答你一句话》的影响仍然留在读者之中,欣慰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1.
认识你是在年前某师召开的新闻报道工作表彰会上,那天,当上级首长把一枚金光闪闪的二等功奖章,佩戴在你胸前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面对荣誉和掌声,你却显得那么平静和自然。更令我钦佩的是,那凝聚了你11年心血和汗水、用辛勤劳动换来的6本厚厚的剪贴本和1000多篇新闻作品。采访你时,你用王国维的人生三境界,诠释了你对新闻的理解。独上高楼,是尽天涯路──你说:“我与新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缘。”1980年11月,为圆文学梦的你从山东潍坊走进了北京军区某部,当了一名电话兵。工作之余,你写下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平时…  相似文献   

12.
从2010年9月份正式进入张刚工作室工作至今,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从一个初出校门、不知深浅的学生,成长为一名社区记者. 刚进入张刚工作室从事杜区工作时,我不知道社区新闻该怎么跑,张刚主任告诉我一句话:有事没事,你多和老百姓聊聊,自然就知道社区应该怎么跑了.但是说实话,跑社区新闻,采访的大都是些琐碎的小事,接触的都是社区里的大爷大妈,总觉得自己做出来的新闻不如同事做出来的劲爆、有价值.  相似文献   

13.
赵雷 《军事记者》2006,(11):66-66
我入伍后不久,被吸收进了通讯员队伍。然而,新闻写作这条路并不好走,我甚至不知从哪儿下手。两个月过去了,我连一篇“本报讯”都没发出来。我有些心浮气躁,向一位老通讯员请教。他没有直接告诉我如何写新闻,而是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年冬季新兵分到了连队。有一天,班长让每个人交一篇初入军营的感想。有一名来自偏远山区的战士对班长说:“不会写。”班长就问他:“会不会写一句话?”他说:“这行。”于是这名战士的第一篇体会只有一句话:“今天我走入了军营。”到第二天晚上的时候,班长对这名战士说:“能不能再添上一句话?”那位战士爽快地答应…  相似文献   

14.
函授之页     
《军事记者》2004,(6):69-69
每每捧读着自己厚厚的剪贴本,抚摸着胸前那闪光的军功章时,我不禁想起政治处张贵国主任曾用一台凤凰照相机吸引我走上新闻写作道路的往事。 4年前的初冬,他得知我喜欢在业余时间里练习新闻写作,就要看我那些从来发表过的新闻稿件。我不好意思拿出来,但张主任执意要看,他仔细地翻看了几篇后,对我说:“不错,基础很好!两个月内必须有新闻稿件在报纸上刊登,哪怕只是一块小小的‘火柴盒’,我也会奖你一台凤凰照相机。” 说心里话,我一直在偷偷地坚持练习新闻写作,可是没有一篇能够变成铅  相似文献   

15.
我能在郑州金山集团公司担任宣传科长,首先得谢谢《新闻与成才》杂志,是地帮助我走上领导岗位的。我1983年入伍到青海某部服役。记得是1984年11月份,我在连长那里看到《新闻与成才》,心想如果利用业余时间写写文章,不仅能充实自己的业余生活,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而且对我这个当班长的来说,还能提高一下管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于是,我自费订阅了1985年的《新闻与成才》杂志。每期到手,我都从头至尾细读几遍,边看边学写,边摘录,我像进了大学一样激动万分。有段时间,我数次投稿均石沉大海。当我心灰意冷时,便细读每期的《录与…  相似文献   

16.
许多人在批评某一新闻事件时,容易先站队、再批评。当批评陷入"站队思维"时,你站的队完全有可能是别人引导的结果,你的脑袋站过去后就没有了自己的独立思考,而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所控制:站这边还是那边。以"站队思维"来解读新闻事件,自然少了理性与真正的思考,甚至  相似文献   

17.
邵天红 《军事记者》2012,(10):69-69
初学新闻时,战友们都说,新闻工作是件苦差事。估计我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我告诫自己,既然选择了。就要干出样子来。我在新闻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6年,几次面临转业,几次面对地方报社抛来的橄榄枝,我都选择了留队。这是因为我舍不得离开军事新闻岗位,舍不得脱下身上这套空军蓝。  相似文献   

18.
我有位天天见面不说话的老师。从入伍至今,它一直伴随我身边。在我高兴时,它和我分享喜悦;在我失落忧伤时,它鼓励我、安慰我;在我遭遇挫折时,它耐心地教育我、启迪我。特别是它教会我如何带兵。它,就是《解放军报》。2004年连队让我担任新兵班长,自己虽然有过当班长经历,可带新  相似文献   

19.
李强 《军事记者》2014,(12):64-64
入伍前,我在山东菏泽市一所私立中专院校学习新闻专业,每次听新闻摄影课,总是如痴如醉,期望将来能从事与摄影有关的工作!毕业当年的冬天,我应征入伍到驻新疆空军某部。新兵下连,我被分配到机务大队炊事班做了一名炊事员。那时,团里组织集体活动,总能看到政治处有个班长拿着相机拍照的身影,我非常羡慕,默默祈祷自己以后也能像他一样。  相似文献   

20.
人生就是选择。投身新闻业,一干就是近25年。回溯已经走过的路,感触良多。邹韬奋先生在一篇《有志于做新闻记者》的答读者问中说:要当记者的话,新闻界人士可以与你谈关于采访新闻、编辑新闻以及写新闻的一般技术上的要点,“此外恐怕还需要你自己多阅有益的书报杂志,充实自己的知识。”确实,“充实自己的知识”,是干新闻的基础条件。我踏进文汇报,一直在理论部工作,当理论编辑。刚上手时,不少有新闻资历的朋友对我说,当编辑就是要成为杂家,什么都要懂,什么都不必专。我是学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听了这个“门道”受到启发,于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