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已在南阳日报社工作27年了,二十多年的编辑记者生涯目睹了不少地方党报《读者来信》专版由无到有、由有到无或者更名的过程。几年前,《南阳日报》取消《读者来信》专版,由《新闻调查》专版取而代之,这里笔者暂且不去考究《新闻调查》专版与《读者来信》专版有何同异,只是认为地方党报砍掉《读者来信》专版太可惜了。  相似文献   

2.
2002年12月,《衢州日报》进行了第三轮竞争上岗,重新设置了部室机构,采编部门设立了新闻采访、专刊副刊、编辑出版三大中心,同时撤销了摄影美术部,摄影记者分流到了各个采编部门。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衢州日报》首席记者鲍卫东到了我们专刊副刊中心,他同时提出了创设彩色摄影专版《记录》的想法。不久,他便从无锡带回了一组照片《六旬技师徐乐三:“我在无锡读研究生”》。就这样,每月2个整版、记录百姓“新鲜事、有趣事、感人事、突发事”的摄影专版《记录》悄悄地诞生了。  相似文献   

3.
宁波日报的《读者来信》专版设置于1980年宁波日报复刊之时,每周一期。这个专版至今已逾千期,成为本报存续时间最长的专版之一,在历年举办的读者最喜爱的专版专栏评选中获得第一或第二。它之所以能获得读者的欢迎和爱戴,笔者以为,正视读者需求,强化“版性”意识,为读者提供参与舆论监督的阵地,乃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衡水日报编委会,为进一步提高编校质量,围剿报纸文字差错,在建立健全严格的规章制度和出版程序的基础上,于1995年8月份,又在报纸《读者来信》专版中,新开辟《文字病院》专栏。该专栏每月初将上月编辑部内部评报和读者来信挑出的报纸  相似文献   

5.
《甘肃日报》近几年经历着渐进式的发展, “采编合一”、“中层干部竞聘上岗”、“社会招聘”尝试、“奖金激励制”、“集团财务统管”、经营业务革新、报道宣传形式的更新,等等内部机制的调整都在表征着《甘肃日报》运作水平的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6.
1991年,元月中旬。西北陇原,滴水成冰。甘肃日报群工部,继中共甘肃省委1990年授于全省新闻先进集体称号之后,又荣获全国先进新闻集体桂冠。意想不到的是,佳音从北京传来,诉状也由法院送达,两位记者和甘肃日报社第一次被拖入“新闻官司”之中,群工部喜忧参半。一篇获奖的好稿成了被诉的根由下面这篇批评报道,由读者来信和记者调查附记组成,发表于1990年11月27日甘肃日报读者来信专版头题位置。此稿因其批评的尖锐性和事件的独特性而获甘肃日报好稿奖,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然而,恰恰是这篇获奖的好稿,却成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新闻官司”的“祸根”——  相似文献   

7.
吴江日报社从2010年12月10日采编出版《深度星期五》专版,至2014年12月上旬,正常出版了71期,该专版以专业、深度、思想性为旗帜,对吴江区内几乎所有重大的经济宏观问题进行调查报道,不仅深得读者喜爱,也为吴江区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提升质态,起到资政作用,更为提升《吴江日报》的综合竞争力作出了贡献。《深度星期五》出版概况2010年12月10日,《深度星期五》专版正式出版。在发刊词中明确:《深度星期五》"记录事实,透析现象,挖掘最深度的本土新闻,以期探寻本土新闻的本  相似文献   

8.
报纸在按计划版面做好经常性采编出版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围绕一个较大主题,适时推出超常规的较大容量的特刊,这在报界业内已是屡见不鲜。而《三峡日报》在重大新闻事件上接连采用特刊专版的形式,结合报纸"双改",特事出特刊,特刊出特色,在纸质媒体竞争中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2010年,《三峡日报》相继推出了  相似文献   

9.
《读者来信》是《宁波日报》1980年复刊之初就设置的一个专版,每周一期。这个专版至今已发到680多期,成为该报时间最长的专版之一,并在历年举办的读者最喜爱的专版专栏评选中获得第一或第二。许多读者称赞它是自己的知心朋友和正当利益的保护者。党政部门和各社会团体对它产生的积极作用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它之所以能获得读者的欢迎和爱戴,笔者以为,正视读者需求,强化“版性”意识,为读者提供参与舆论监督的阵地,乃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通过发表读者来信反映群众的呼声,实行舆论监督,架起党和政府跟群众联系的桥梁,这是党报的一个特点,也是报纸吸引读者的一个优势。 我作为河北日报《读者来信》版编辑,近两年来在采编来信反映的单个问题报道的同时,以来信为线索采写了一些从多方面反映问题的深度报道。这些报道都  相似文献   

11.
去年,上海文汇报和甘肃日报开辟了很受读者欢迎的专版,分别叫《文荟》、《文摘》,一月之中出版2——4期,内容是从全国公开发行的报章杂志上选择摘抄的有特色的文章。读者从中获益不浅,认为它是传授百科知识的好老师。  相似文献   

12.
信息窗     
甘肃日报全面改版甘肃日报从去年10月29日起对版面进行全面调整,由原来的每周40版扩大为48版。调整后的前四个版,扩大了新闻容量,及时报道国际国内和甘肃省的重大事件;后四个版更广泛地反映群众的愿望和心声,更全面地关注人们的思想感情,不断开掘新闻事件的广度和深度。改版以来,该报提供给广大读者的是更权威更准确的新闻,更迅速更全面的信息,更灵活更周到的服务,更科学更深刻的思想,更高雅更生动的娱乐。该报增设了《纪事》和《观察》专版,《纪事》专版表现人们的生活状态、生存状态和感情世界,真实地记录社会变革时…  相似文献   

13.
《陕西日报》在“读者来信”专版里,把省内外读者来信情况,分月进行综述,在报纸上公开发表。继5月份公布之后,“6月份本报读者来信情况综述”又在7月12日的报纸上和读者见面了。这种做法是可取的。读者来信是报社编辑部来稿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写信人来自各个方面,反映的内容广泛,几乎天天有。有表扬、有建议、有批评。这是群众相信信任报纸的表现,是报社了解群众心声的渠道,是为领导和有关部门提供线索,发挥报纸监督的重要方  相似文献   

14.
时下,许多媒体都在绞尽脑汁挖掘各种新闻资源,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而很容易被现代报人所忽视的读者来信,恰恰是一种开掘不完的新闻资源,它所折射的新闻信息也取之不尽。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和《解放军报》的《读者之友》等专栏和专版,之所以能够赢得广大受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就因为这些专栏或专版紧紧依托了读者来信(包括读者的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抓住了受众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当今社会,许多媒体千方百计去挖掘各种新闻资源,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满足受众日益增长的求知需求。很容易被报人所忽视的读者来信,恰恰是一种开掘不完的新闻富矿。 各新闻单位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纵横》、人民日报的《读者来信》和解放军报的《读者之友》等专栏和专版,所以能够赢得受众的普遍欢迎和喜爱,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专栏或专版依托读者来信包括读者的电话、电子邮件和传真,抓住了受众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 读者来信所蕴含的信息是非常广泛而宝贵的。…  相似文献   

16.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服务人民作为出发点、落脚点和着力点,是《三峡日报》民生新闻一直以来坚守的情怀和价值标准。《三峡日报》"百姓心为民情"专版,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百姓之心为心"要求中,突出主题教育"为民服务解难题"这个具体目标,推动一批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共为群众解决实事、反映诉求300多件,问答群众来访来电400多件,其中见报近百件,化解较大舆情3起。《三峡日报》记者在服务民生的采编实践中,“四力”得到磨炼和提升。  相似文献   

17.
2003年9月8日,《经济日报》在头版二条的显著位置刊登了一封题为《铁路会不会拖小康建设后腿》的读者来信,并配发编辑点评《我们能无动于衷吗》。这是多年来在报纸上很少看到的喜人景象,令读者为之感动。读者是报纸忠实的受众,报纸理应充分反映读者的建议和呼声。很多报纸开辟了《读者来信》专版,使之成为连接读者的纽带和桥梁。但是,往往一些很有新闻价值的“读者来信”,却被圈在了固定的专版中,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影响了“读者来信”作用的发挥。“读者来信”是一座“新闻富矿”,尚需慧眼的编辑们去开采。《经济日报》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1996,(4)
立意正,形式活,文风新——《汉中日报》理论专版《学习与思考》述评■文/谢克恒地方报纸如何准确而有效地搞好理论宣传,为干部和群众学习、理解、运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服务,《汉中日报》的理论专版《学习与思考》显示了如下特色:立意正确宣传邓小平...  相似文献   

19.
方田  刘荔  孙永军 《新闻前哨》2011,(10):87-88
近年来虚假新闻报道屡禁不止.久禁不绝。2010年更是先后涌出了多起“重量级”的假新闻,在社会上引起了恶劣的影响。当年10月,新闻出版总署就《甘肃日报》、《华西都市报》、《重庆时报》、《新疆日报》和《商务周刊》等6家报刊刊载严重虚假失实报道向全国新闻出版界发出通报批评。针对近年来存在的报刊未核实即引用、转载网络虚假信息,造成虚假新闻被放大,媒体公信力下降等问题,新闻出版总署表示将加大行政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报刊采编活动。  相似文献   

20.
1月21日和1月30日,《新疆日报》分别在一版和二版,用整版的篇幅推出了“春节专版”。 这两期专版刊出后,就像一只报春的燕子,飞入寻常百姓家,人们纷纷争相阅读,给予很高的评价,并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广大读者纷纷来电来信,称“春节专版是贴近群众的新尝试”。认为“《新疆日报》放下大报架子,大胆突破模式,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心声,为报纸改革带了个好头。” 这次成功的尝试,是报社总编辑与经济部部分采编人员集体策划和组织的,作为其中一员,我也有许多新的感触,即《新疆日报》作为党委机关报。在深化新闻改革中,如何探索出一条贴近群众的新路子。 改变形象 让群众唱主角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年年有,岁岁过。春节报道怎么搞?是每年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令人挠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