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周晓燕  付爽 《现代情报》2013,33(10):92-95
本论文分析了在当前移动网络时代,作为高校图书馆主体的大学生的阅读行为习惯和特点,研究了其在网络阅读、电子阅读和手机阅读等新一代阅读方式环境下,对移动图书馆提高电子资源质量、做好读者服务的意义,以期对移动图书馆的建设,尤其是在读者定位及个性化服务方面提供相关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移动手机在学生中的使用越发普遍,手机阅读以其自身性能的强大,以及携带方便的特性,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逐渐成为人们交流学习的重要工具。目前,手机在高职院校的普及率已经很高,大学生具有的知识水平也相对较高,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手机阅读情况的调查,利用调查问卷形式,对手机阅读的使用频率、场所、阅读类型等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查和分析,从而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对手机阅读的实际使用状况,以及影响其阅读行为的关键因素等。  相似文献   

3.
彭丽君 《现代情报》2011,31(12):82-84
随着3G时代的到来,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延伸了互联网,阅读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成为可能。这给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本文首先介绍了Mobile 2.0,然后分别从移动通信技术与设备、高校图书馆读者、图书馆自身三方面加以分析图书馆开展移动阅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戴艳清 《现代情报》2014,34(3):90-92
手机阅读是颇受高校读者喜爱的一种数字阅读形式。利用SWOT分析法对高校图书馆推广手机阅读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等进行分析,发现可以从加快手机图书馆建设进程、加快阅读内容数字化的进程、重视读者需求、加强阅读引导以及加大宣传力度等几个方面推广手机阅读服务。  相似文献   

5.
针对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拓展服务范围与内容的问题,对手机阅读的优缺点及高校图书馆进行手机阅读服务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在3G技术下高校图书手机阅读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6.
"手机阅读"是当下大学生最重要的阅读方式。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手机阅读的主要原因有:"便捷性""碎片化时间的合理利用"和"互动功能"等;但"碎片化阅读""无法建立有效的个人阅读史""对文学审美感知的损蚀"等也给他们带来严重的阅读焦虑。鉴于此,我们可从顶层设计者(政府)、经典文学的讲授者和传播者(教师)、手机阅读的主体(学生)三方面着手打造良性的阅读生态。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图书馆手机阅读服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茆意宏 《情报科学》2008,26(12):1861-1864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手机阅读正成为阅读的新潮流.作为传统的信息服务机构,图书馆有必要顺应形势开展对手机阅读的研究.适时地为读者提供手机阅读服务.大学生在手机阅读的读者中所占比例较高.高校图书馆着手研究和开发手机阅读服务颇有现实意义.高校图书馆要做好手机阅读服务.需加强对手机阅读的理论研究.及时调查、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手机阅读需求.开发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先进的技术平台,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  相似文献   

8.
秦香丽 《科教文汇》2020,(1):59-60,67
“手机阅读”是当下大学生最重要的阅读方式。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手机阅读的主要原因有:“便捷性”“碎片化时间的合理利用”和“互动功能”等;但“碎片化阅读”“无法建立有效的个人阅读史”“对文学审美感知的损蚀”等也给他们带来严重的阅读焦虑。鉴于此,我们可从顶层设计者(政府)、经典文学的讲授者和传播者(教师)、手机阅读的主体(学生)三方面着手打造良性的阅读生态。  相似文献   

9.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已经进入数字时代,当代大学生的阅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手机阅读成为大学生获得信息的主要方式,为此高校图书馆应该适应数字时代发展的需求,在认真分析大学生手机阅读规律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来适应大学生们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何晓萍  黄龙 《情报探索》2014,(4):113-116
在分析阅读2.0的含义、特征以及大学生阅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高校图书馆如何从体制建设、文献资源保障、阅读环境改善、拓展服务功能4个方面,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推广。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移动阅读成为了一种越来越彰显其主流性的新型阅读方式。也因此,高校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应运而生。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法对CNKI收录的19种图书情报核心期刊中包含"移动"或"手机"(主题或关键词)的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了解到国内以手机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移动图书馆服务为主要研究内容的图书馆移动服务理论研究热度正逐年递增。总结出国内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发展过程和目前的发展现状,发现国内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发展趋势,指出不足之处,以期推动移动服务在国内高校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手机图书馆在信息传播中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陈晓美  关欣 《情报科学》2006,24(11):1687-1690
通过分析我国大众阅读现状,提出当前手机图书馆在信息传播中的主要价值在于引导大众读书,并促使公共图书馆承担起指导全民学习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3.
郭为民 《情报探索》2014,(1):105-107
阐述手机信息搜索服务的发展概况、模式及特点,并对高校图书馆开展手机信息搜索服务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刘毅力 《现代情报》2014,34(6):146-148
随着3G技术的发展,有线互联网与无线互联网逐渐更为密切,通过手机功能的阅读、购物、电视等形式的娱乐活动开始成为一种潮流,手机图书馆的功能也处于不断发展中。本文针对手机图书馆业务加以探究,对手机图书馆后续的推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王莉  陈功硕 《科教文汇》2014,(13):11-11
本文以信息传播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手机媒体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并从政府学校与教育者两个层面探讨在手机媒体环境下,拓展手机媒体教育平台,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的途径与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传统的技术采纳模型(TAM)理论基础上,结合手机图书馆的特点,从用户行为角度出发,探讨并建立了大学生接受手机图书馆服务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根据模型设计问卷对陕西省大学生采纳行为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通过SEM方法进行检验,挖掘出其中的关键因素,以期为手机图书馆可持续发展提供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网络信息污染成为网络社会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但目前研究中对这一问题的定性描述,难以让公众形成正确的认知。为了解信息污染的分布和变化趋势,本研究基于内容分析法,以12321互联网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9年间发布的70份报告为分析样本,从网络信息污染的来源、类型和变化趋势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统计检验。研究结果显示,来自移动终端的恶意手机APP已经成为网络信息污染中的突出矛盾。在此基础上,提出信息污染治理的工作重心应当向移动互联网倾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刘以研  白璐 《情报科学》2012,(4):609-612
本文在剖析了信息技术与金融创新及加强金融风险监管的基础上,分析了手机银行安全性的影响因素,继而进行了手机银行安全性的对策研究,最后,通过总结与借鉴国内外提高手机银行安全性的成功经验,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手机银行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