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近年来,古代文化散文在全国各地高考卷中频频出现,为方便同学们备考,我们推出这期“古代文化散文”专号,将《孟子》《墨子》《荀子》等十余部文化经典中的近四十个精彩选段呈现给大家。  相似文献   

2.
一、散文巨匠的纯美情愫 朱自清先生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散文巨匠,写出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如《春》、《绿》、《荷塘月色》,还有《背影》、《威尼斯》等等,由此他被称为“美文大家”。郁达夫先生曾评价他说:“文学研究会的作家中,除冰心外,文章之美。要算他了。”当我们沉浸到朱先生的作品中时.我们不由得会在内心发出这样的感叹:“它们美得像诗一样!”的确,朱自清先生的精品佳作都给人以“诗”的美妙。  相似文献   

3.
从“仁爱”出发的中国文化强调“忠”和“孝”的重要性,孝道作为美好的伦理道德一直被历代所标举。李密为了对故国尽忠,充分利用晋武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略,上呈《陈情表》,用委婉的言辞,陈“祖慈孙孝”之情,达到了“辞不就职”的目的,其孝道被大家称颂,《陈情表》更是和《出师表》一道,成为“表”类的古散文名篇,历代传诵。  相似文献   

4.
心存敬畏     
黄明 《山东教育》2005,(1):20-20
最初喜欢上余秋雨,是在《新华文摘》上读到他的散文《一个王朝的背影》,后来又读了他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大呼过瘾;而后又读了他的《文明的碎片》,逐感到一个新的散文时代来临了。自此我对余秋雨一直心存敬畏,以致对自己涂抹的那些“散文”惶然不忍再读。后来我渐渐理解了,我对余秋雨的敬畏,其实是他用敬畏的心情所描述的那些更令我敬畏的中国文化——那山、那水,  相似文献   

5.
刍议余秋雨散文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美玲 《阅读与鉴赏》2007,(11):29-30,45
余秋雨先生是文化学者,也是一位散文大家。他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思维敏捷、知识丰厚、见解独到而备受万千读者喜爱。他善于将睿智和学识在“人文山水”间邀游,使他的历史散文别具一格,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又善于在美妙的文字中一步步将读者带人文化意识的河流,启迪哲思,引发情致。国内外不少评论家都把余秋雨作为一代散文大师,余光中先生在《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曾把余秋雨与梁实秋、钱钟书相提并论:“比梁实秋、钱钟书晚出三十多年的余秋雨,把知性融人感性。举重若轻。衣袂飘然走过他的《文化苦旅》。”  相似文献   

6.
《背影》教学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代散文大家朱白清先生在他不很长的一生中,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散文作品,如大家熟知的《春》《绿》《荷塘月色》《匆匆》等,其中《背影》一文是不着粉黛,纯用白描的诚朴之作,被誉为“天地间第一等至情文学”。为什么一篇短小的文章会有如此之大的感染力,以至于具有超越时空的不朽的艺术价值呢?笔者试图从两个层面来解读一下这篇著名的抒情散文。  相似文献   

7.
《阅读与鉴赏》2009,(7):50-53,109
查一路:安徽作家,《读者》等知名杂志签约作家、千龙网“特约撰稿人”。迄今为止,他写了大量的散文、小品文、随笔类作品。在《散文》、《读者》、《杂文月刊》、《中国青年》、《人民日报》等海内外数百家华文报刊上发表、刊载的作品迭两千余篇。作品曾在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电视散文栏目中播出。  相似文献   

8.
孟子是战国时代的散文大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雄辩家.其门人公子都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孟子回答:“我岂好辩哉?不得已也!”,郭沫若在《苟子的批判》(《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苟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孟子的雄辩才能.犀利的笔锋。由此可见一斑。[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986年,《科技日报》的前身《中国科技报》创办《文化》副刊。包括我本人在内的一些编委共同倡议.将“把科学注人我们的文化”作为办刊要旨之一。因为大家觉得.在我们的文化中.科学的东西毕竟太单薄了。后来。又有了实质相同的另一种提法.即“在大文化的框架中注入科学的精华”。  相似文献   

10.
林春曹 《江苏教育》2008,(13):79-80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西汉刘向的这句话不知成了多少读书人的座右铭。我爱书,也爱读书,经史子集、中外名著类的书也曾泛读过一些.但至今仍觉愚根未除。每每回味自己所读过的书,自觉得益最多、医愚颇深的是篇不足干字的小散文——《养花》。这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于1956年10月写的一篇生活随笔,最早见于《文汇报》,文章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像是清泉自然而然缓缓流出.看不到一点斧刻痕迹。但却又无处不让你感受到大作大家的风范。老舍先生把花草当作自己的好朋友来关切,把养花当作自己生活中的一大乐趣来体味,他说:“有喜有忧。  相似文献   

11.
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和散文家,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出版的《文化苦旅》一面世,便在读者群中造成空前的轰动效应。可以说,《文化苦旅》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散文的一元化创作模式,使散文走向多元化、复调化。更重要的是,余秋雨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融人到散文创作中,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文化散文系列。本文试图从《道士塔》一文出发,管中窥豹。简要谈谈余秋雨在散文创作手法上的一些革新。  相似文献   

12.
姜友芝 《学语文》2011,(5):52-53
归有光是明代著名散文家。钱基博称他是明代最杰出的散文家.这种评价是中肯的。归有光在散文方面推崇司马迁的《史记》,“得其神理”,同时也尊崇唐宋诸家。他的著名作品有《先妣事略》、《寒花葬志》、《项脊轩志》等,其中《项脊轩志》是他的杰作。  相似文献   

13.
作为当代京派散文的代表人物,汪曾祺被选入新教材的作者名目。汪曾祺优美的散文很多,《胡同文化》是其中一篇代表作。《胡同文化》较全面地反映了汪曾祺散文的审美思想、取材特色和语言韵昧。下面就从这三个角度品味一下汪曾祺的“胡同味”。恬退隐忍的审美思想。文中说:“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连用三例证明北京人这种隐忍,一是老舍《茶馆》里王利发的“顺民”说,一是自己《八月骄阳》  相似文献   

14.
高中时,初读秋雨老师的《文化苦旅》就成了他的书迷。秋雨老师擅长以灵动的散文书写厚重的历史文明,从《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历史的脸谱》到《中华文化的四十七堂课》等,廿载光阴转瞬而逝.秋雨老师从不惑之年而过甲子,他的历史散文早已成为了经典。  相似文献   

15.
《项脊轩志》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表达了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文章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平静而不动声色地叙写往事.言近旨远.辞浅义深。寓丰富于单纯。在平淡中见浓郁,是古今散文中难得的珍品。  相似文献   

16.
归有光的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风格朴实,感情真挚,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明文综序》),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有人称赞他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项脊轩志》是一篇记叙性的抒情散文,“项脊轩”是作者青少年时代读书的书斋,可以说是作者家  相似文献   

17.
余秋雨先生作为当代文坛著名学者,他在15年间完成了考察中华文明的《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考察伊斯兰文明的《千年一叹》以及西方文明的《行者无疆》。从而完成了对人类历史三大文明的关注和思考。他的散文看似随意却内涵深刻,对历史文化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其中《文化苦旅》中的《信客》被选入八年级语文课本,从而提出了一个有关“信”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
张奠宙  赵小平 《数学教学》2007,(2):F0004-F0004
这一期恰逢春节,又是万象更新的时候.大家在忙碌之余,正趁春节享受一下休闲生活.环顾四周,在娱乐类活动中,麻将也是最具群众性的活动之一.最近,《自然辩证法通讯》编辑部的马惠娣女士告诉我,大学问家于光远先生担任“国际麻将组织主席”,在“中华麻将论坛”提倡“健康、科学、友好的麻将文化”.中央党校的龚育之先生,前国家体委李梦华主任也同声附和,欣然题字.马女士认为“麻将是智慧的花朵”.麻将是中国的文化创造,以麻将赌博乃是它的异化.  相似文献   

19.
董仲舒是汉代著名散文家之一,他的《春秋繁露》,运用“比物联类”的思维方式和论证方法,以《春秋》为依托,构筑了关于哲学、政治、道德、人性的庞大思想体系,并据之对当时社会进行全面观照。他的散文,运用多种技巧,准确地表达了他的思想观念,显示了他的精神风貌,在风格上代表了汉代散文众多风格中的一格。  相似文献   

20.
查一路,安徽怀宁人.高校副教授,《读者》杂志签约作家,搜狐网“中国时事评论员”,千龙网“特约撰稿人”。大学期间开始发表诗歌。写了大量的散文、小品文、随笔类作品。迄今为止.在海内外数百家华文报刊发表过作品两千余篇。有作品收入《2004中国年度最佳小小说》、(2005中国年度最佳微型小说》、《2006中国年度杂文》。文章被大量报刊转载并收入各种选本。散文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子午书简”栏目中播出。作品获多种文学大奖。语言隽永、风格唯美、内容深刻、表述睿智是他作品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