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曾爱友 《中国广播》2010,(12):59-61
唤醒和强化台湾民众的中国意识,是对台广播永恒的主题之一。本届上海世博会是台湾睽违40年后再次参加,台湾各界普遍关注的一届。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在传播世博会盛况和世博理念精神的同时,针对台湾民众的特殊心理意识,以中华文化为切入口,以展现中国包容、开放的国际形象和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就为报道基调,努力增强台湾听众的中国意识,引导台湾听众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同祖国。  相似文献   

2.
海峡之声新闻广播作为对台湾广播的专业化新闻频率,其迅速、独家、丰富的新闻资讯与评论以及富有特色的广播节目内容,正伴随着多媒体融合趋势多渠道、多视角入岛服务,深受岛内民众喜爱.目前,岛内民众也对大陆新闻特别是正在发生的两岸新闻事件给予较高程度的关注,并且赞赏大陆广播在第一时间对新闻事件做较详细而生动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徐强 《中国广播》2010,(12):10-12
在上海世博会这样的重大宣传报道战役中,专业广播频率如何扬独家之优势,脱离同质化竞争,成为摆在广播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中央电台经济之声将世博会报道融入频率改革进程之中,借助世博会报道探索改革新模式,打造中国第一经济广播品牌,以改革的实践推动世博报道形成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大陆媒体如何在台湾岛内办好一档受欢迎的广播节目,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台北直播室》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个由大陆记者在台湾本土完成采访、编辑、制作的广播新闻固定栏目。经过近4年的实践探索,栏目的广播优势明显、贴近台湾民众的需求、及时深入报道有关两岸关系重大事件和岛内重点新闻、正确引导舆论的节目特色,影响力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5.
上海世博会开幕至今,国外媒体对世博会报道不断,传达了他们对于世博会的看法和见解,也是西方国家民众了解上海世博的重要信息渠道。本文就世博会开幕前后西方主流网络媒体对世博会的报道进行收集与整理,展示上海世博在西方媒体中的形象构建,并尝试探讨其中的一些缘由。  相似文献   

6.
廖一杰 《东南传播》2010,(7):179-180
近几年,两岸关系缓和,交流不断扩大,方言广播节目也得到了更好地发展。但对于方言广播的现状、定位以及其在做好台湾南部民众工作的效果方面却还有许多值得探讨和研究的。为了更好地实现方言广播在做好台湾中南部民众工作方面的效果,就应该认识方言的特点,把握方言的优势,认清受众心理,加强方言广播的编播力量,整合方言广播资源,更好实现方言广播效果。  相似文献   

7.
周海娟 《传媒观察》2014,(10):69-71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政府在台湾施行了严厉的战时新闻统制,广播成为总督府进行舆论强化与战时动员的重要工具。台湾总督府既加强海外广播,又对台湾民众实施"皇民化"教育。同时,通过广播节目的调整,强化战时舆论管制。总督府的战时广播宣传是日本实施殖民统治和战时扩张的帮凶。  相似文献   

8.
做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宣传和报道工作,是作为世博会举办地的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的特殊使命和历史责任。解放日报应当延伸党报职能,主动为全国省市党报媒体提供服务,积极供稿,更好地协同兄弟省市媒体对世博会展开有声有色的报道,提升国内民众对世博会的知晓度、关注度、支持度和参与度,为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共同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9.
大陆对台广播在台湾30万的听众,这30万听众对岛内局势有什么影响。岛内目前的局势将对台广播的发展形势产生何种影响,而作为台湾民众的母语之一的闽南话又将在对台广播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本文将就如何针对岛内受众心态、加强对台广播传播有效性,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祖国大陆在与台湾的交流过程中,文化方面的因素至关重要。而对台广播承担着沟通两岸亲情、促进两地交流的重要使命。文化交流不但可以拉近两岸民众的距离,更能够让台湾的民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中华文化的魅力,加强他们的民族使命感。因此,对台广播中应  相似文献   

11.
张彬 《中国广播》2010,(2):36-37
评论类节目在大陆对台湾广播中具有独特和重要的作用,广播评论这种节目形式,也是对台宣传中不可取代的手段。目前台湾岛内的各类广播电视评论节目五花八门,形式光怪陆离,影响了相当一批台湾民众。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对台湾广播的评论节目要在岛内获得影响,取得效果,一方面要充分研究岛内的媒体环境、台湾听众的接受特点,借鉴岛内媒体在传播手段方面的长处和牦点:一方面更要强调自身的独特性,坚持正确的观点立场,创造出既能准确传达党和国家对台工作方针政策,又为台湾听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归纳起来,对台湾广播评论类节目,要符合精确、深入、活泼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支流,由于历史、地理和政治等因素导致两岸文化产生差异性,但中华文化仍是台湾文化的主体。对此,海峡之声闽南话广播针对台湾民众的特殊心理,从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上寻找共同点,以中华文化维系民族情感,努力增强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和意识。  相似文献   

13.
在两岸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的背景下,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客观公正全面地报道台湾,形成自己的特色,加强评论员队伍的建设,并积极做好对内广播的涉台报道工作。  相似文献   

14.
黄月慧 《东南传播》2011,(4):127-129
对台湾广播是祖国大陆以居住在台湾地区的民众为目标受众的定向性广播,担负着争取民心、加强民族凝聚力的特殊作用.旅游类广播节目因其旅游题材政治关联度较低,又和中华文化传承、民族认同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具有在"随风潜入夜"中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对台宣传优势.本文以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东南广播公司在台湾26家电台"置入"播出...  相似文献   

15.
2009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中央电台对台广播开播55周年。针对目前海峡两岸的局势和台湾同胞的情感心理,中央电台对台湾广播在做好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人岛宣传报道活动(以下简称“60周年报道”)时,站在两岸和平发展的高度,以我为主,明了思路,既严格按照规定动作进行,又主动灵活地配合自选动作,有步骤分阶段进行宣传报道,在欢乐祥和气氛中确保安全顺畅,让台湾同胞与大陆民众共享伟大祖国荣光。  相似文献   

16.
孙文阁 《中国广播》2010,(10):22-23
面对世博会这样的重大新闻事件,地方广播如何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文通过总结梳理世博会报道实践,提出参与全国性重大事件报道是地方媒体打造影响力竞争力的良好机遇,应采取"走出去"战略,通过报道形态和表现方式的不断创新,在新闻大战中赢得一席之地,实现更大作为和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梁继红 《现代传播》2003,(5):110-112
对于广播业者而言 ,无论从竞争还是借鉴的角度 ,了解台湾广播业的现状都是十分必要的。 2 0 0 3年 3- 4月间 ,笔者利用赴台湾驻点采访的机会 ,走访了多家广播媒体、部分媒体学者和台湾新闻主管单位 ,实地了解台湾广播生态变化和受众需求变化 ,同时 ,身临其境地感受了台湾的电波大战。当前台湾地区广播生态状况综合来看 ,台湾经过近 10年 10个梯次的开放频率 ,广播频道已迈向多元化发展 ,调频电台成为广播主流 ;民营电台急剧增加 ,改变了公营独大的偏颇生态 ;地方性、社区性的特色 ,方便了民众接近使用媒体 ;节目主持人与听众积极互动 ;节目…  相似文献   

18.
广播电台是新闻媒体的一种,其自身具有较大的收听群体,它所报道的各类新闻对民众的工作生活有着直接影响。社会热点话题已经成为广播电台的一部分,很多民众通过这一渠道对某些社会热点话题进行了解,广播编辑的社会责任便显得十分重要。广播编辑在对社会热点内容进行报道时,需要以客观的态度对社会热点话题中的内容进行报道,不能掺杂个人情感色彩,刻意扭曲真相,让听众能够通过收听广播,对社会热点话题中的具体内容、事件原委进行了解,广播内容应符合实际,对一个广播编辑的社会责任进行承担。  相似文献   

19.
张想苹  赵新 《东南传播》2011,(11):32-34
戏曲是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的综合,在对台广播宣传中,以戏曲为载体,使两岸同胞对传统文化达成共识,这是当今戏曲广播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目前海峡两岸戏曲的现状是“最好的演员在大陆,最好的观众在台湾”,作为对台广播媒体,应该适应形势,根据台湾民众的需求传递戏曲资讯,以戏曲艺术作为媒介,传递同宗、同源、血脉相连的华夏之情。在新形势...  相似文献   

20.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台湾广播已有近6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对台湾广播为增进两岸人民之间的了解,沟通两岸人民之间的感情,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近年来,对台湾广播在两岸新的形势下开拓进取,在全面及时生动地报道两岸各项重大活动方面,在入岛宣传方面,在两岸举办各种交流活动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明显的进展。对台湾广播在对台传播中的重要性和独特作用受到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和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