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的师承     
我终于有了勇气来谈谈我在文学上的师承。小时候,有一次我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我爱你,彼得兴建的大城,我爱你严肃整齐的面容,涅瓦河的水流多么庄严,大理石铺在它的两岸……他还告诉我说,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就不够好:我爱你彼得的营造,我爱你庄严的外貌……现在我明白,后一位先生准是东北人,他的译诗带有二人转的调子,和查先生的译诗相比,高下立判。那一年我十五岁,就懂得了什么样的文字才能叫做好。到了将近四十岁时,我读到了王道乾先生译的《情人》,又知道了小…  相似文献   

2.
王小波在《我的师承》中说,查良铮和王道乾两位先生对他的帮助,比中国近代一切作家对他帮助的总和还要大。在我读书的过程中,除了少数几位语文老师对我产生影响外,心灵得以壮大的大部分营养都来自我的阅读。那些未曾谋面的作家是我的  相似文献   

3.
王小波在《我的师承》中说,查良铮和王道乾两位先生对他的帮助,比中国近代一切作家对他帮助的总和还要大。在我读书的过程中,除了少数几位语文老师对我产生影响外,心灵得以壮大的大部分营养都来自我的阅读。那些未曾谋面的作家是我的另一批老师,他们更深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六年九月承文化部沈雁冰部长致函浙江省文化局黄源局长,把我从锦州辽西省图书馆(后改名为锦州市图书馆)调来杭州浙江图书馆任副研究员;路过上海时,又承丰子恺先生为我给张宗祥老馆长写介绍信.到馆后,领导上派我做外文图书采购和分编工作.采编部金天游主任交给我一本很大很厚的英文版《杜威十进分类表》,我主要是分编西文图书,这分类表就成为我天天查阅的工具书了.外文书库排列着西文、日文和俄文的三条龙.那时日文书是采用本馆自己编制的《中文分类表》(二十大类),俄文书是用《托罗帕夫斯基分类表》,直至一九五九年这三种文字才统一采用《中小型分类表》.我还担任用专架排列有四十多种文字的毛主席著作的分编工作;也参加过审查分编三千六百多册日文旧书,在这批日文书中有山本美等编译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河上肇等著《经济学全集》(六十四册)、神田丰穗译《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5.
王小波在提及自己的文学师承时,盛赞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声称自己对小说的看法就是被《情人》固定下来的。《情人》充满诗意的语言、流动的韵律、精致的结构、适度的篇幅以及对小说创作完美化的追求.对王小波的小说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最棒的作家     
钱钟书先生逝世了。最初从新闻中得到这个消息,我的心就开始说不出地疼痛起来。待到电视上闪现出老先生熟悉的、孩子气的笑脸,我竟怎么也止不住眼泪了。记得喜欢读钱先生的书是从《围城》开始的。那时正上初一,始见钱先生精妙的文字功夫,幽默精辟的比喻讽刺,惊讶且为之倾倒。于是每每废寝忘食、茶饭不思地读《围城》,直到笑得涕泪横流、前伏后仰而止。那时还看不懂文章的味道,只知道钱先生的书有趣,就认定他是最棒的作家。后来过了几年,书又读了不少,《围城》却一直念着,敢说读过不下百遍了,慢慢品出些许滋味来,才开始懂得书中…  相似文献   

7.
<正> 江夏先生领衔主编的《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是《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的配套书。笔者已就《初中文言文评点译释》中注释,译文里的词汇、语法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本文仍就《高中文言文评点译释》中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看法,同使用该书的广大师生商榷,亦就正于江夏先生。  相似文献   

8.
我的师承     
正我终于有了勇气来谈谈我在文学上的师承。小时候,有一次我的哥哥给我念过查良铮先生译的《青铜骑士》:我爱你,彼得建造的大城我爱你庄严、匀整的面容涅瓦河的流水多么庄严大理石平铺在它的两岸……他还告诉我,这是雍容华贵的英雄体诗,是最好的文字。相比之下,另一位先生译的《青铜骑士》就不够好:我爱你彼得的营造  相似文献   

9.
这篇《天鹅脱险》原载印度的《五卷书》(季羡林译),原题为《聪明的天鹅》。为便于小读者阅读,我对译文做了改写。 《五卷书》是印度古代很有文学价值的一部故事(童话、寓言)书,故事里的主人公多为动物,有“世界上第一部童话书”之称。季羡林先生在《五卷书》译本的  相似文献   

10.
据北京文艺网消息,今年5月30日,是作家王小波诞辰60周年,由其兄长王小平撰写的《我的弟弟王小波》将由江苏文艺出版社正式出版。在这本书中王小平写了与王小波兄弟二人的童年、成长、青春,也记下了弟弟的死亡。书中首次披露了一大批王小波成长的照片。著名史学家、王小波在美国匹兹堡大学时的老师许倬云,以《忆小波》为本书代序。小时候经常发呆,被家人称为"傻波子";用长竿捅马蜂窝,捅完之后抱头逃窜;看大人们大炼钢铁割伤了手臂;大饥荒时,半夜到人大的枣林偷枣吃……这样的童年,与后来评论界关注的作家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内第一篇研究王小波小说的博士论文,韩袁红先生的《批判与想象——王小波小说研究》一书是王小波研究中的巨大突破。本书作者以对王小波生命体验的关注、儿童情结的深层阐释以及对其创作谱系的细致勾勒取得全面而深入的剖析之功。此外,作者一个显著的优点是:不拘泥于本土经验,将王小波的创作放在世界文学的视野中去作人类精神的普遍关照,发现其宽广的写作情怀。  相似文献   

12.
解放那年,我才11岁,刚上初中。那时有很多苏联译过来的书,我记得有一本伊林写的书《人怎么变成巨人》,是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沿着科学发展史介绍了很多科学家.如法拉第、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这本书给我的影响,一是对大自然的奥秘充满了好奇,发现大自然的美,并由此爱自然,追求大自然给自己心  相似文献   

13.
《朝花夕拾》是一部温暖的书。我喜欢先生的文字背后深蕴的思想,先生思想之刀锋利得可一刀致死。然而我也爱《朝花夕拾》,我从这部书中读出温暖,以及温暖中透着的温情。先生的文笔一向以冷峻犀利著称,而《朝花夕拾》却一反这样的风格。作为斗士的先生不知怀着怎样的心态完成了这样一部作品,它构成了另一道风景,另一种意义。《朝花夕拾》是鲁迅创作的以回忆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生活为主的散文集,据先生自己说《,朝花夕拾》的文章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而郭沫若先生评价这本集子道“:鲁迅先生无心做诗人,偶有所做,每臻绝唱。”我始终觉得先生…  相似文献   

14.
近代以来,对《越绝书》校勘、译注及翻译等方面的著作不少。本文以张仲清先生的《越绝书校注》为底本,以李步嘉先生《越绝书校释》为主要对校本,以张仲清先生《越绝书译注》及俞纪东先生《越绝书全译》为参校本,采用本校、对校、他校等方法,商讨里面的十点不足,以更好地明确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我和李霁野先生通信,缘自一本旧书《外套》。 五十多年前,我的家乡河南南阳东门外沿着护城河一带是旧市场,集中了说评书、拉洋片、卖艺、售旧书的各色人等。当时,我在一高中读书,课余常跑去溜达。《外套》就是在旧书摊上淘到的,俄国果戈里著,韦素园译。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儒家所传的《五经》中,《尚书》残缺最多。秦始皇烧 天下诗书及诸侯史记,并禁止民间私藏一切书。到汉惠 帝时,才开发书禁;文帝更鼓励人民献书。书才渐渐见得 着了。那时传《尚书》的只有一个济南伏生。伏生本是秦 博士,秦皇下诏烧诗书的时候,他将《书》藏在墙壁里。后 来兵乱,他流亡在外,汉定天下才回家;检查所藏《书》,  相似文献   

17.
父亲     
读朱自清先生的《父亲》已经好多年了,可以坦白地说,那时或许是被动地感动着,而自己的父亲,就像一部深沉的书,虽然这部书里页页都只是白纸,但我可以感觉,那里面织满了对孩子们密密麻麻的感情。在我的记忆中,自我懂事开始,  相似文献   

18.
周启群 《初中生》2015,(15):47-48
最初接触《初中生》,是上小学五年级的时候.那时,看着哥哥姐姐看书,便偷偷地站在旁边看.有时,趁哥哥姐姐没在家就私自拿着看.虽然书中有关数学和英语的文字看不懂,但一部分叙述性的故事却吸引了我,让我爱上了阅读.  相似文献   

19.
关于书的话     
传说苍颉造字的当晚,有鬼哭泣?文字里藏有被泄漏的天机。文字写成的书在古时候金贵异常,刻在龟甲兽骨上的《诗经》《周易》只存在王宫豪宅;写在羊皮上的一本《圣经》要用去三十只小羊。那时候,有一本书不异于现在有一辆奔驰600或是三桅游艇。那时  相似文献   

20.
读书,要读各种各样的书,读务了,才有比较,才有借鉴……讲到读书,许多朋友总是讲学以致用,我却恰恰相反,常常是为用而学,有的地方几乎是现按现卖,急来抱佛脚。我幼年失学,只上了五年小学,就去做学徒了,而且那五年也还断断续续,不能善始善终,因此做学徒的时候,非常羡慕读书,凡是弄得到的书,总要想方设法,把它读一遍。那时我们店里订有一份《新闻报》,经理先生只看看商情,其他是不看的,我却每天晚上,如饥如渴地读得非常仔细,张恨水的《啼笑因缘》,顾明道的《荒江女侠》,都使我津津有味,那时有一个邻居,订了一份《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