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广播专业化、类型化潮流中,经济广播的定位始终左右摇摆、模糊不清,这是导致其日见萎缩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经济广播定位于专业的财经投资,是一种市场前景广阔、值得坚守的选择。文章对经济广播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对如何做好财经投资定位的经济广播进行了论述,并从打造专业收听蓝海、建好通道、借好势等方面,提出了操作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世界范围的金融危机让人们更加关注财经世界,财经媒体也迎来发展新机遇。财经广播人要想抓住这个机遇。首先要明确财经广播的定位,坚持专业化道路,以有“速度、深度、粘度”的财经报道吸引听众,增强财经广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作为广播专业化改革的引领者,各地经济广播曾经以在线直播、即时互动等生动活泼的形式风光无限。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主题逐渐成为所有媒体共性的内容,"处处皆经济,经济又何在?"经济广播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专业化定位变得模糊起来。中国股市的兴起,一度使经济广播的专业化重新找到了支撑点,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和上海第一财经为代表的专业化财经广播纷纷涌现,以股市为主体的交易信息成为经济广播重新确立差异化定位的主  相似文献   

4.
作为广播专业化改革的引领者,各地经济广播曾经以在线直播、即时互动等生动活泼的形式风光无限。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经济主题逐渐成为所有媒体共性的内容,"处处皆经济,经济又何在?"经济广播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专业化定位变得模糊起来。中国股市的兴起,一度使经济广播的专业化重新找到了支撑点,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之声和上海第一财经为代表的专业化财经广播纷纷涌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重庆经济广播走财经证券类专业节目与经济服务类节目并驾齐驱的路子,在节目生产制作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包括优化节目,突出专业定位;提升品位,彰显精英境界;强化服务,突围大众基础;创新营销,拓展市场新路等,扩大了营销渠道,提升了重庆经济广播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广播发展到今天,走频道专业化的路子,已成为新时期广播再创辉煌的必然选择。一、频道专业化适应了当前广播市场发展的客观要求1.受众个性化需求的需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听兴趣、需求也越来越趋向多样化。人们对广播节目的欣赏,显示出个性化的需求。走系列化、专业化、对象化的路子,让不同的频道面向不同的受众成为可能。同时也对频道的专业化以及各频道的准确定位和合理分工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7.
张勤 《中国广播》2006,(10):39-40
根据国内广播的发展现状,我们把类型化电台、格式化电台、专业台、专业频率统称为广播专业化。广播专业化可说是本轮广播中兴过程中用的最多的词。然而,如何科学地界定广播专业化,广播专业化的本质是什么,广播专业化的路该如何走,业内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并不多。中国广播人在缺少明确坐标的情况下,在广播专业化的道路上摸索前进,既有成功运作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到目前,在广播专业化的运作中,仍存在很多盲区、误区。笔者根据自己在广播专业化道路上的实践和思索,作一些理论上的探索,希望引起广播学术界的关注。一、广播专业化的本质广播专业化的本质是广播的市场定位问题。广播  相似文献   

8.
新频率:定位明确特色明显 2002年上半年,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着手酝酿新一轮广播专业化频率的改革。7月15日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10套广播专业频率(上广:新闻、交通、戏剧、文艺;东广;新闻综合、流行音乐、综合音乐、财经、浦江之声、金色)启用新呼号全新亮相,上海的天空被焕然一新的电波覆盖,上海文广集团广播频率专业化改革架构基本完成。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呼号的文艺频率也于当天顺利开播。  相似文献   

9.
陈小蓉 《视听》2016,(6):44-45
互联网蓬勃兴起,媒体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广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广播如何生存发展?广播频道的专业化成为改革的重点。随着频率专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内容专业化、对象专业化、服务专业化的理念越来越清晰。突出频率的特色定位,以分众化、地方化、精品化来保持自己的不可替代性,成为全国广播频率改革的首选。笔者结合潮州电台的实际,从"广播频率专业化""专业化频率要打造品牌节目"等方面分别阐述走专业化道路、提升品牌效应的必要性和做法。  相似文献   

10.
毛晓静 《声屏世界》2003,(10):50-50
实践证明,频率专业化是世界广播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广播事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在地方台专业频率迅速增长的同时,不少专业频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定位欠佳、特色不鲜明、节目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地方电台频率专业化优势的发挥,如何与时俱进,全面提高地方电台频率专业化水平,已成为新时期地方广播工作面临的新课题。具体讲,随着专业化办台的深化,在频率定位上,必须重点处理好两个关系:(一)专业化与非专业化内容的关系。在频率专业化后,一方面专业化节目增多,满足了目标听众的需求,提高了频率在目标听众中的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1.
在频率专业化被广为提倡的今天,各地新闻、交通、文艺、音乐等系列专业频率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在大部分电台中,长期以来,经济广播虽然也作为一个专业频率命名且存在着,但时下大多数经济广播都面临着同一种尴尬:即经济广播作为专业广播的非专业化形象,与作为窄播媒体的大众化生存状态。通俗地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经济节目(财经证券)工作委员会2010年会“证券广播20年·媒体动作”高峰论坛2010年10月29日~11月2日在福建武夷山召开。来自全国30多家电台的70余名代表出席会议。会议就目前全国经济广播的整体格局、栏目设置、经营特点和经验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改革目标组织了主旨演讲和交流探讨。 上世纪90年代初期,广东珠江经济广播引领全国广播媒体步入频率专业化,以至呈现出目前全国各电台多专业频率广播的格局。20年问,起先处于领头地位的经济广播面临交通广播、音乐广播、城市广播等等后来的崛起,遭遇了多种尴尬和重围,一度陷入低谷,甚至有的改弦易辙。但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在世界影响力的提升,自强不息的财经广播人与时俱进,奋力开辟出一条条适宜自己生存发展的道路。面对财经节日,特别是证券节目日显活跃和壮大的今天,财经广播人跃跃欲试想引领新时期广播媒体走向高品质!本期特别策划,请阅:读7家经济广播的代表在高峰论坛上发表的主题演讲。  相似文献   

13.
张新新 《大观周刊》2011,(16):80-80
体的财经版所提供的财经报道,一定程度上都存在着定位上的失误。由于定位上的失误导致财经报道内容和形式上产生缺陷。财经报道究竟该怎样定位?走专业化道路还是走大众化之路,似乎成了目前财经报道定位的一个难题。笔者认为.专业化和大众化不是绝对对立的。只有深刻认识财经报道大众化与专业化的关系,中国的财经报道才能走出困境.找出自己的目标受众,最终形成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财经报道.  相似文献   

14.
广播实现类型化、专业化操作是近些年来发展的热点.广播的"窄播"定位使得广播的分化越来越多样和细微,随着专业类形态的基本格局逐步形成,频率经营者根据社会的需求、市场的变化以及效率原则对频率的内容进行大胆的调整.通过对听众类型的细分.从而确定电台的节目架构、播出方式、广告设置等,以达到最大的收听可能性和经济效益,这在广播的地位不断受到质疑的今天尤为重要.当然,各地广播专业化改革都已经陆续进行了10多年,电台改革和实践者们反复进行摸索,专业台陆续出炉;面对不断出现的新挑战.电台类型化、专业化的走向和发展空间如何更成为让人思考的新课题;而面对各种新媒体、新传播渠道的出现,广播更应考虑如何与之结合、形成自己新的特色,结合广播的传统优势达到对受众的更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杭敏  李成章 《传媒》2016,(23):57-61
近年来,传媒专业化的趋势推动了财经媒体的发展.综合性媒体的财经报道部门、专业财经媒体、财经信息服务集团,以及细分市场中的财经新闻机构等,都在传媒专业化的浪潮中不断追踪受众市场的变化、发掘专业财经信息内容生产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国际财经媒体的发展.本文对国际财经媒体的基本情况进行介绍和评述,并探讨财经媒体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作为国内出现的第一个专业化频率,全国经济广播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困惑。笔者认为,要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广播专业化频率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经济广播想要迎来新的发展,比较务实可行的是,突出经济特色,走大专业、小综合之路,努力搭建理财交流、维权互动、消费服务三个平台。  相似文献   

17.
作为国内频率专业化发轫者的经济广播,时至今日,已经滑落至“非专业化”的境地,摆脱目前“泛经济化”、专业广播边缘化、竞争中的弱者的困境已成当务之急。应该看到,经济广播走出困境的机遇依然存在,面对机遇,竞合发展、创新求变是经济广播的唯一生存发展途径。这需要解决好经济广播的定位、专业形象和经营理念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面对全国性专业财经媒体和晚报(都市报)类报刊民生财经的双重挤压,地方党报财经新闻报道的空间受到一定制约。地方党报须立足本地区,走高端、专业化的差异化竞争之路,做区域性主流财经大报,为地区经济发展造势,为工商界人士解渴。  相似文献   

19.
我国广播频率的专业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广东珠江经济台是我国广播媒体走上专业化道路的先导。但是就我国广播系统整体而言,十几年过去了,还没有完成专业化的进程。具体表现为:专业频率办成了综合频率,一些新闻频率除了有纯新闻和新闻性专题以外,还开办有纯文艺节目和纯广告节目,面面俱到,节目时间平均分配,实际上还是综合台;内容撞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节目游离于频率定位之外,专业频率风格不突出。造成广播频率专业化步履艰难的原因很多,一是观念的束缚。首先,因为专业频率对听众进行了分化,担心专业频率不能…  相似文献   

20.
我国广播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有相当一部分广播电台先后实行了专业化系列广播,由原来的综合台转变为分设若干个专业频率,实践证明.它的优越性是能够更好地适应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迅速发展的社会要求,能够更充分地满足广大受众对精神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多层次、多样化的不同需要。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在专业频率迅速增加的同时,不少专业频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定位欠佳,特色不强,节目质量不高等问题,影响了广播频率专业化优势的发挥。可以说。我国广播频率的专业化已从数量的扩充进入以提高质量为主的新的发展阶段。在经历了几年的实践之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广播频率的专业化水平,使之更加特色鲜明,已成为广播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