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一个新的概念——移动学习(M-learning)逐渐进入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之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也正在展开。本文针对大学生的M-learning学习环境,可以实施的学习方式,开展M-learning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对策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移动学习(M-learning)作为一种崭新的学习形式,能够有效地拓展学生学习知识的空间和时间,随地学习,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大大提高.深入分析了移动学习的基本要求,针对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征与发展需要,研究与设计了基于M-learning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块.  相似文献   

3.
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以及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M-learning以其移动性、灵活性、个性化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引入移动学习的概念、系统框架,分析了移动学习中交互的特性,结合移动学习的应用情况进行了分析,以期移动学习设计者能够重新审视移动学习的优势所在,以及未来更多的可能性,设计出符合M-learning全新特点的课程。  相似文献   

4.
在21世纪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和学生分别成为数字移民和数字原住民的代名词,虽然这种二分法是否成立还值得商榷,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技术的飞速发展,M-learning成为必然。本文首先介绍了M-learning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归类了辅助高职英语教学的M-learning工具,最后提出了在应用M-learning工具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移动终端的优势分析和对翻转课堂的简单介绍,提出了在高校实施移动学习(M-learning)模式下翻转课堂教学的必要性,设计了适合于现代高校大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和个性化教学的转变,以此推动高校移动学习(M-learning)模式下的教学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U—learning是一个理念和技术双重协力的结果,是在普适计算环境下未来的学习方式,也是当代远程教育的研究热点。本文介绍了普适学习方式,并通过对传统学习,E-learning,M-learning,U-learning四种学习形式进行比较,概括了普适学习带给现代教育的变化,并指出普适教育要得到长足的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一、移动学习简介M-learning是mobile learning的简称,即移动学习,它是教育技术领域中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主要是指学习者在移动计算设备的帮助下,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因此移动学习必须基于目前较成熟的无线通信网络、互联网、各种多媒体技术的环境,为教师与学习者提供双向交流的平台,把学习内容有效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M-learning(移动学习)代表了继互联网之后教育技术新的发展方向,是一种便捷灵活、随时随地、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9.
在科技推动的助力下,"云技术"下的英语导学模式探究势在必行。开放大学的英语教育早已从狭窄的课堂中逐步走向了更广阔的世界-虚拟课堂、网络课堂、同步或异步交互课堂等等,新型的以"云技术"为网络平台的大学英语导学模式,将网络学习(E-learning)和新媒体移动装置学习(M-learning)融合一体,营造成泛在学习(U-learning)的环境模式。  相似文献   

10.
M-learning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了M-learning的定义及其特征,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主要成果,展望了M-learning的发展前景并指出了它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对国内移动学习文献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文献量、作者、期刊、主题等角度对2000-2007年间国内发表的关于"移动学习"的文献进行了定量分析,藉此总结出该领域的研究内容与特点,并对其后的发展态势做出预测,为业内学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3G技术为移动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新技术的出现,我们不能盲目地肯定或否定,而应该以一种全面的技术观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3G手机用于教育在数量、技术、资源、经济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分析发现,基于3G手机的移动教育应用形式灵活多样,虽然目前在实践中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经济、软件资源、学习观念、运营体系等等,但我们认为存在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努力解决的,3G手机给学习带来便利是可以期待的。  相似文献   

13.
移动学习是一种新型学习形式,可为学习者带来一种随时随地获取知识的新的学习体验。学习资源的有效开发是影响移动学习开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依据移动学习资源的特性,分析了LMA软件的突出功能,探讨了利用LMA软件设计移动学习资源的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14.
移动学习已经影响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移动学习技术对写作反馈途径、反馈来源、反馈形式、反馈方式以及反馈性质等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将有利于高效、积极和个性化的写作反馈模式形成。因此,结合对移动写作反馈的实现技术分析和对受试学生写作反馈需求分析,讨论了基于移动学习的大学英语写作反馈模式构建要素,以期促进适合中国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现状的写作反馈模式构建,提高写作反馈资源的利用率和共享率。  相似文献   

15.
一种基于自主短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给学生提供一种全方位的移动学习环境,设计和开发了一种基于自主短信平台的移动学习系统。客户端按照知识体系结构设计,基于J2ME技术开发。客户端植入手机中,用来提出问题和获得答案。手机短信以XML格式表达,以方便信息解析。系统通过GSM Modem连接起了计算机和移动通信网络,具有方便、易操作和低代价的特点,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相似文献   

16.
M-Learning的服务对象是中学生群体,整合的内容是中学教材及其相关知识,服务的目的是更佳优化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积极构建自己的知识域。  相似文献   

17.
移动学习(M-Learning)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也产生很大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银川大学学生移动学习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经常采用的移动学习设备、移动学习的态度与行为,以期对移动学习系统和学习资源的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8.
移动学习内容管理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学习内容管理系统是移动学习管理平台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分析研究内容管理系统、Moodle学习管理平台以及移动学习资源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MySOL数据库的移动学习内容管理系统的设计框架,并对其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The research questions being asked are: 1. How do architectural students learn with mobile technology? and 2. What predictors lead to satisfaction in a mobile learning (M-Learning) environment? It is understood that environment and culture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on. Critical pedagogical and constructivist theories ground this research with the view that "one learns from their experiences with their environments". The methodology used in this research includes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case studies and surveys. This research investigates how mobile technology is influencing learning. Outcomes of this research inclu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students learn with present technology, their preferred mobile devices, barriers to M-Learning, methods by which students learn best, and suggestions on how to improve M-Learning. Other outcomes of this research are the identification of variables leading to student satisfaction with M-Learning.  相似文献   

20.
探讨了恩格斯文论中的“典型”、“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历史观点”的概念,以及“典型环境”与“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关系。认为,在恩格斯的文论中,“典型人物”有两种,一种是“非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一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他的“现实主义”文艺观的内涵是要有细节的真实、要有标示出一时代(或社会)区别于另一时代(或社会)并标示出“历史发展趋势”的社会现实生活关系特点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来展示“典型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